偶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偶見原文

肩輿問景傍山行,偶見羍麑樹根委。

試尋其母那見蹤,應畏人多避林里。

弱毛淋滲尚帶濕,脆支竛竮未能徙。

終日無乳將餓斃,設遇野狐且齧死。

命人遙立護視之,待其母來領去耳。

其或牝鹿忘相尋,抱去乳育亦誠美。

才過半時視者報,牝鹿出林旋顧子。

舐之哺之腓字之,須臾能行隨去矣。

吁嗟獸尚有天倫,儼若人害弗知是。

於物不忍有若斯,況敢酷吏聽用彼,時臨大暑思及此。

詩詞問答

問:偶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偶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九十一

參考注釋

肩輿

代步工具,由人抬著走

導使睿乘肩輿,具威儀。——《資治通鑑》。胡注:“肩輿,平肩輿也,人以肩舉之而行。

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登嶺始山行,野曠沙岸浄。” 元 劉迎 《車轣轆》詩:“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車轣轆。”

樹根

樹的根部

淋滲

羽毛初生貌。《文選·木華<海賦>》:“鳧雛離褷,鶴子淋滲。” 張銑 註:“淋滲,毛羽初生貌。”

竛竮

(1).孤單貌。《法華經·信解品》:“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捨吾逃走,竛竮辛苦五十餘年。”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序:“年未髫齔,內失所恃,餘喘竛竮,嬭媼相長。”

(2).行走不穩貌。 宋 蘇軾 《芙蓉城》詩:“遶樓飛步高竛竮,仙風鏘然韻流鈴。” 元 黃溍 《陪仇仁父先生登石頭城》詩:“薄游成汗漫,高步覺竛竮。”

終日

從早到晚

終日忙忙碌碌

終日而思。——《荀子·勸學》

野狐

(1).即狐狸。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州橋夜市》:“ 王樓 前貛兒野狐肉,脯鷄。”

(2).見“ 野狐禪 ”。

護視

亦作“ 護眎 ”。護衛照看。《東觀漢記·馬嚴傳》:“ 嚴 年十三至 雒陽 。留寄郎 朱仲孫 舍,大奴 步 護視之。” 宋 曾鞏 《謝杜相公書》:“明公獨於此時,閔閔勤勤,營救護眎,親屈車騎,臨於 河 上。” 清 震鈞 《天咫偶聞》卷二:“或擕嬰稚,護視益當謹。”

相尋

(1).相繼;接連不斷。 南朝 梁 江淹 《效古》詩之一:“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北史·源賀傳》:“ 陳 將 吳明徹 寇 淮 南, 歷陽 、 瓜步 相尋失守。”《花月痕》第四六回:“覆轍相尋,曾不知戒,內閣耳目猶人有先機議處,以肅戎行者乎?”

(2).尋訪;找尋。 唐 韋瓘 《周秦行紀》:“今夜風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嘉賓,不可不成一會。” 宋 朱熹 《麗澤堂》詩:“感君懷我意,千里夢相尋。”《水滸傳》第十九回:“到得那裡,相尋著 吳用 、 劉唐 船隻,合做一處。”

乳育

哺育。 清 唐甄 《潛書·有為》:“物非牝牡不相求,非乳育之時不相愛,人則無不通也。” 許地山 《商人婦》:“我每天的生活就是乳育孩子,此外沒有別的事情。”

過半

超過總數的一半以上

行程過半

腓字

庇護憐愛。腓,通“ 庇 ”。《詩·大雅·生民》:“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朱熹 集傳:“腓,芘;字,愛。”

須臾

(1) 片刻

須臾不可離

(2) 一會兒

須臾,蛇不見了。——《三國演義》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

(2).嘆詞。表示讚美。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紅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

天倫

(1) 指父子、兄弟等親屬關係

天倫之樂

(2) 自然的道理

合於天倫

儼若

(1).恭敬貌。語出《禮記·曲禮上》:“毋不敬,儼若思。” 晉 葛洪 《抱朴子·譏惑》:“故儼若冠於《曲禮》,望貌首於五事,出門有見賓之肅,閒居有敬獨之戒。” 宋 范仲淹 《君以民為體賦》:“心和則其體儼若,君惠則其民晏如。”

(2).宛若,好象。《西京雜記》卷三:“復鑄銅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築笙各有所執,皆綴花采,儼若生人。”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小西天》:“ 石經山 峰巒秀拔,儼若 天竺 ,因謂‘小西天’。” 蕭紅 《夏夜》:“她依著一株花枝,花枝的影子抹上牆去,那樣她儼若睡在荷葉上。”

不忍

(1).不忍心,感情上覺得過不去。《穀梁傳·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記·項羽本紀》:“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

(2).不忍耐;不忍受。《論語·衛靈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二:“ 阮士瑀 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 宋 蘇軾 《休兵久矣而國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

(3).不收斂。《楚辭·離騷》:“ 澆 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漢 朱浮 《為幽州牧與彭寵書》:“高論 堯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願意。《孟子·離婁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記·亷頗藺相如列傳》:“ 相如 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

(5).捨不得。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予初閲時,不忍釋卷。”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香山 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 郭小川 《木瓜樹的風波》詩:“此刻呀,他還不忍和同志們告別。”

若斯

如此。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苟可貴其若斯,孰亦有雲而不珍。” 三國 魏 曹植 《公宴》詩:“飄颻放志意,千秋長若斯。”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酷吏

用殘酷的方法進行統治的官吏

聽用

(1).聽從並予採用或任用。《書·多士》:“予一人惟聽用德,肆予敢求爾於天邑 商 。” 孔 傳:“言我 周 亦法 殷 家,惟聽用有德。”《詩·大雅·抑》:“於乎小子,告爾舊止,聽用我謀,庶無大悔。”《史記·商君列傳》:“王即不聽用 鞅 ,必殺之,無令出境。”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五:“ 高宗 臨朝,嘗曰:‘朕即位聽用非人,至今痛恨之。’”

(2).聽候使用或任用。 明 羅貫中 《風雲會》第二折:“某一向就在軍門聽用。”《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奉聖旨: 權 某準回籍調理,病痊赴京聽用。”京劇《楊門女將·靈堂》:“太君,此番出征,老朽雖然年邁,也要與你解押糧餉,軍前聽用。”

大暑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7月23日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這時候最熱

詩詞推薦

偶見原文_偶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