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雀瓦硯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銅雀瓦硯歌原文

偶憶瓦硯或尚有,居然此器呈座右。

未央銅雀各存一,貯之乾清題句久。

斯蓋其次未經詠,徒命西清試吟手。

重觀歷歷作古人,不覺悵然為搔首。

四時代嬗刻無停,信哉何物如汝壽。

然予更復致疑焉,瓦片識年理難剖。

即今宮殿黃瓦覆,何曾一一年歲鏤。

或雲六朝好事者,所仿為之志不朽。

此事雖假亦久哉,惡知非真亦非苟。

詩詞問答

問:銅雀瓦硯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銅雀瓦硯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二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三

2. 乾清宮貯有未央瓦硯銅雀瓦硯各一向俱曾題句

參考注釋

瓦硯

亦作“ 瓦研 ”。以古宮殿瓦製作的硯。 漢 未央宮 、 魏 銅雀台 等諸殿瓦,瓦身如半筒,厚一寸弱,背平可研墨, 唐 宋 以來人取以為硯。亦指陶製的硯。《新唐書·地理志二》:“ 虢州 弘農郡 ……土貢:絁、瓦硯、麝、地骨皮、梨。” 宋 歐陽修 《硯譜》:“ 青州 濰州 石末研,皆瓦硯也。” 明 馬愈 《馬氏日抄·李廷珪墨》:“予一日至 英國府 中,見勛衛留 馮損之 作字,出 建安 瓦研、御府長毫雉花筆。” 清 朱棟 《硯小史·古磚古瓦》:“瓦硯與澄泥石末類也,而甚不同。石末諸品起後世;瓦則自 魏 而 漢 而 周 ,歷年甚久。”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這么重的擔子,他居然挑著走了二十里

座右

座位的右邊。古人常把所珍視的文、書、字、畫放置於此。 唐 杜甫 《天育驃騎歌》:“故獨寫真傳世人,見之座右久更新。”《舊唐書·劉子玄傳》:“居史職者,宜置此書於座右。” 宋 晁迥 《慎刑箴》:“願布斯文,置諸座右。”

未央

未已;未盡

夜如何其?夜未央。——《詩·小雅·庭燎》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楚辭·離騷》

此恨未央

銅雀

(1).銅製的鳥雀。《三輔黃圖·建章宮》:“古歌云:‘ 長安 城西有雙闕,上有雙銅雀,一鳴五穀成,再鳴五穀熟。’” 南朝 梁簡文帝 《和藉田詩》:“鰩魚顯嘉瑞,銅雀應豐年。”

(2).指 銅雀台 。 南朝 陳 張正見 《銅雀台》詩:“淒涼 銅雀 晚,搖落墓田通。” 唐 杜牧 《赤壁》詩:“東風不與 周郎 便, 銅雀 春深鎖二 喬 。”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蔣珊漁殘稿》:“淚盡英雄公一笑, 魏 家 銅雀 晉 銅駝 。”參見“ 銅雀臺 ”。

(3).亦作“ 銅爵 ”。傳說中的 秦始皇 名馬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 秦始皇 有七名馬:追風、白兔、躡景、犇電、飛翮、銅爵、神鳧。”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秦始皇馬》:“有七名馬……六曰銅雀。”

題句

(1).謂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圖寫上一句(或幾句)話以表示自己想法。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訪僧 紅葉寺 ,題句 白雲房 。”

(2).指題寫的字句。 宋 委心子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讖兆門下·遐周阿環》引《青瑣》:“ 李遐周 有道術, 天寶 中作題句以兆 祿山 之亂,曰:‘ 燕 市人皆去, 函關 馬不歸;若逢山下鬼,環上記羅衣。’”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死魂靈百圖>小引》:“移譯序文和每圖的題句的,也是 孟十還 君的勞作;題句大概依照譯本,但有數處不同,現在也不改從一律;最末一圖的題句,不見於第一部中。” 魯迅 《書信集·致孟十還》:“倘有,乞借給我一用,照出後即奉還,如能將圖下的題句譯示,尤感。”

其次

(1) 在時間、地點或次序方面鄰接或緊接發生的

首先改革管理制度,其次再考慮人選問題

(2) 然後就;隨之立即就;接著又

先參觀生產車間,其次參觀幼稚園

(3) 第二地

內容是主要的,形式還在其次

(4) 次第在後的,較前差一等的

其次伐交。——《孫子·謀攻》

其次伐兵。

其次利道之。——《史記·貨殖列傳》

其次教誨之。

西清

(1).西廂清淨之處。《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青龍蚴蟉於東葙,象輿婉僤於西清。”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西清者,葙中清浄處也。”後指帝王宮內游宴之處。 宋 徐鉉 《茱萸》詩:“長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2). 清 代宮廷內南書房。 清 趙翼 《辰州吊諸桐嶼》詩:“我來東道誰為主,君在西清最有聲。”

觀歷

察訪。《後漢書·羊續傳》:“﹝ 續 ﹞當入郡界,乃羸服閒行,侍童子一人,觀歷縣邑,採問風謡,然後乃進。”

作古

逝世,死亡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悵然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搔首

以手搔頭。焦急或有所思貌。《詩·邶風·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唐 高適 《九日酬顏少府》詩:“縱使登高只斷腸,不如獨坐空搔首。” 清 納蘭性德 《霜天曉角》詞:“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 歐陽予倩 《關王廟》:“看起來絕瞭望生機已斷,對蒼天我這裡搔首無言!”

四時

(1).四季。《易·恆》:“四時變化而能久成。”《禮記·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 前蜀 韋莊 《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

(2).指一年四季的農時。《逸周書·文傳》:“無殺夭胎,無伐不成材,無墯四時,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積者王。”《淮南子·本經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取予有節,出入有時,開闔張歙,不失其敘,喜怒剛柔,不離其理。”

(3).指一日的朝、晝、夕、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樂舞名。 漢文帝 作。《漢書·禮樂志》:“ 孝文廟 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武德》興乎 高祖 ,《四時》廣於 孝文 。”參見“ 四時舞 ”。

代嬗

指前後遞遷、演變。 清 顧炎武 《墟里》詩:“春秋相代嬗,激疾不可止;慨焉歲月去,人事亦轉徙。” 劉師培 《文說·和聲》:“然水土氣別,則音分清濁;古今代嬗,則聲有異同。同一字而音韻互歧,同一音而形體各判。”

物如

事物的本源。 章炳麟 《建立宗教論》:“顧以為必有本體,名曰物如。物如雲者,猶淨名所謂色如耳。”

瓦片

鋪屋頂用的瓦。亦指碎瓦。舊題 宋 蘇軾 《物類相感志·身體》:“腳跟生厚皮者,用有布紋瓦片磨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山神》:“餚酒一無所有,惟有破陶器貯溲浡,瓦片上盛蜥蜴數枚而已。” 老舍 《駱駝祥子》八:“這(悶葫蘆罐)比什麼都牢靠!多咱夠了數,多咱往牆上一碰;拍喳,現洋比瓦片還得多!”

即今

今天;現在。 唐 高適 《送桂陽孝廉》詩:“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里人。” 宋 陸游 《連日有雪意戲書》詩:“壯歲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時,即今就去。”

宮殿

帝王處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築物

紫禁城是 明朝和 清朝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故宮博物院》

何曾

反問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

一一

一個一個地;依次地

一一檢查

好一一聽之。——《韓非子·內諸說上》

一一以葉自彰。——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一一為具言。——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一一詳述之。——清·方苞《獄中雜記》

年歲

1.猶年月。歲,年。 2.指年頭。 3.猶年成,年景。 4.年紀。

六朝

(1)

(2) 六個朝代

(3) 合稱中國歷史上均以建康(南京)為都的吳、東晉、宋、齊、梁和陳

(4) 南北朝

六朝法典

好事

喜歡多事。愛參與他人事務的

不朽

存在於人類的記憶或記載中

人類願望通過他的行動而不朽,這是建立金字塔的特徵

知非

(1).五十歲的代稱。《淮南子·原道訓》:“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謂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後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唐 白居易 《自詠》:“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余自少 陸機 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鈕琇 《觚賸·除夜覘士》:“﹝ 陳楚產 ﹞齒踰知非,始補弟子員。”

(2).省悟以往的錯誤。 唐 趙嘏 《東歸道中》詩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寧調元 《東蛻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遙想待他年。”

詩詞推薦

銅雀瓦硯歌原文_銅雀瓦硯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