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遼作十四首·其八

作者:劉跂 朝代:宋代

使遼作十四首·其八原文

鼓角霜初曉,簫笳日欲曛。

莫為天外意,只作夢中聞。

問道無人跡,嘶風有馬群。

山高飛鳥急,決眥入層雲。

詩詞問答

問:使遼作十四首·其八的作者是誰?答:劉跂
問:使遼作十四首·其八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使遼作十四首·其八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劉跂的名句有哪些?答:劉跂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文韻

2. 《永樂大典》卷一○八七七作虜中作十八首

參考注釋

鼓角

戰鼓和號角的總稱。古代軍隊中為了發號施令而製作的吹擂之物

前面鼓角齊鳴,一彪軍出,放過馬謖,攔住 張郃。——《三國演義》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唐· 杜甫《閣夜》

簫笳

管樂器名。笳即胡笳。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若夫觴酌凌波於前,簫笳發音於後。” 唐 盧綸 《送張郎中還蜀歌》:“須臾醉起簫笳發,空見紅旌入白雲。” 宋 蘇舜欽 《游南內九龍宮》詩:“簫笳迭終日,旌仗展無窮。”

天外

(1).天之外。極言高遠。 戰國 楚 宋玉 《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

(2).謂極遠的地方。 唐 岑參 《送崔子還京》詩:“匹馬西從天外歸,揚鞭只共鳥爭飛。” 戴望舒 《示長女》詩:“然後,緬想著天外的父親,把疲倦的頭擱在小小的繡枕。”

(3).謂意想不到之處。《後漢書·西域傳論》:“神跡詭怪,則理絶人區;感驗明顯,則事出天外。”

夢中

(1).睡夢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極之南隅有國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國 ,陰陽之氣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晝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 南朝 梁 沉約 《別范安成》詩:“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説著,便把他夢中所聞所見,雲端里的情節,詳細告訴了那 畢生 一遍。” 陶鑄 《一室》詩:“ 井岡 曉日 延河 月,莫嘆相逢是夢中。”

(2).比喻懵懂糊塗,受人欺騙。《三國演義》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 * ;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 操 躍起拔劍斬之,復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3). 夢澤 之中。《左傳·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棄諸 夢 中。”

問道

(1).請教道理、道術。《晏子春秋·問上十一》:“臣聞問道者更正,聞道者更容。”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蓋聞帝之元儲,必入太學,承師問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睢水》:“ 先 ( 寇先 )好釣,居 睢水 旁, 宋景公 問道不告,殺之。” 北周 庾信 《賀傳位於皇太子表》:“皇帝邈然 姑射 ,正當乘雲馭龍,問道 崆峒 。”

(2).猶問路。《二刻拍案驚奇》卷三:“﹝翰林﹞結束整齊,一直問道 徐 家來。”

(3).問,詢問。道,語助詞。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二折:“俺孩兒未經滿月,蚤問道我十數遭,今日個浪包婁到公庭混賴著。”

人跡

人的足跡;指人

荒無人跡

嘶風

(馬)迎風嘶叫。形容馬勢雄猛。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嘶風的驕馬弄風珂,雄雄軍勢惡。” 宋 無名氏 《金明池·春遊》詞:“縱寳馬嘶風,紅塵拂面,也則尋芳歸去。”《三國演義》第五回:“﹝ 呂布 ﹞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賺將》:“ 宛 馬嘶風緩轡來, 黃河 冰上北門開。”

馬群

指一群同族野馬,包括一匹公馬、幾匹母馬和一些幼駒

飛鳥

(1).會飛的鳥類。亦泛指鳥類。《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呂氏春秋·功名》:“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惕飛鳥之跱衡。”

(2).指古代藏鉤遊戲中不固定屬於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貶誤》:“《風土記》曰:藏鉤之戲,分二曹以校勝負。若人耦則敵對,若奇則使一人為游附,或屬上曹,或屬下曹,名為飛鳥。”

決眥

亦作“決眥”。見“ 決眥 ”。

亦作“ 決眥 ”。亦作“決眥”。1.裂開眼眶。《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弓不虛發,中必決眥。” 李善 註:“《説文》曰:‘眥,目匡也。’眥、眥俱同。”

(2).常用以表示盛怒的情緒。 三國 魏 曹植 《鼙鼓歌》之五:“張目決眥,髮怒穿冠。” 明 俞國賢 《軍中》詩:“決眥誓滅此,掃穢驅腥膻。”

(3).表示極目遠視。 唐 杜甫 《望岳》詩:“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4).謂眼珠突出。《淮南子·墬形訓》:“南方陽氣之所積,暑溼居之,其人修形兌上,大口決眥。”

(5).喻洞穿。 漢 賈誼 《新書·諭誠》:“ 楚 軍敗, 昭王 走,屨決眥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

層雲

一種雲形,其特點是水平伸展範圍較大並且比層積雲或卷層雲的高度較低

詩詞推薦

使遼作十四首·其八原文_使遼作十四首·其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