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

作者:王良佐 朝代:明代

舟次原文

社公祠前五日雨,白馬湖頭三尺潮。

客子掀篷正無賴,隔船何處一聲簫。

詩詞問答

問:舟次的作者是誰?答:王良佐
問:舟次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舟次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蕭韻 出處:御選明詩卷一百六

參考注釋

社公

(1).舊謂土地神。《禮記·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陰氣也” 孔穎達 疏引 漢 許慎 曰:“今人謂社神為社公。”《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 長房 ﹞遂能醫療眾病,鞭笞百鬼及驅使社公。” 宋 范成大 《與王夷仲檢討祀社》詩:“社公亦塞責,醉此豐年樽。”《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但見土牆砌的三尺高,一個小小廟兒。廟中社公坐於傍邊。”

(2).舊俗用以稱生而眉發白、面顏赤的男子。 宋 俞琰 《席上腐談》卷上:“又有頭如雪而肌肉純白者,或者以為社日受胎,故男曰社公,女曰社婆。”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三:“ 知常 ( 劉知常 )始生,皓首赭面,里俗謂之社公兒。”

(3). 宋 李濤 的小字。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 五代 李濤 有《春社從李昉求酒》詩云‘ 社公 今日沒心情,為乞治聾酒一瓶。’…… 濤 性疏達不羈,善諧謔,與朝士言,亦多以 社公 自名,聞者無不以為笑。”

五日

(1).指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唐 馮贄 《雲仙雜記·靈運須》:“ 中宗 時, 安樂公主 五日鬥百草。” 宋 姜夔 《訴衷情·端午宿合路》詞:“石榴一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淒涼心事,山雨打船篷。”

(2).謂任職不會長久。即將去職。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懷》詩:“兩衙決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問誰?”參見“ 五日京兆 ”。

白馬

(1).白色的馬。《左傳·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國 魏 曹植 《白馬篇》:“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明 高濂 《玉簪記·鬧會》:“分經來白馬,洗鉢起黃龍。” 方然 《白色花·報信者》:“我底白馬喲!大風來了,別讓細砂與你長長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

(2).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史記·呂太后本紀》:“ 高帝 刑白馬盟曰:‘非 劉氏 而王,天下共擊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禹 乃東巡,登 衡岳 ,血白馬以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騂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3).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凶事。 唐 陳子昂 《祭孫府君文》:“白馬故人,青鳥送往。” 唐 李白 《古風》之三一:“白馬 華山君 ,相逢 平原里 。”參見“ 白馬素車 ”。

(4).見“ 白馬氐 ”。

(5).古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滑縣 北。《戰國策·趙策二》:“今 秦 以大王之力,西舉 巴蜀 ,併 漢中 ,東收兩 周 而西遷九鼎,守 白馬 之津。”《韓非子·初見秦》:“決 白馬 之口以沃 魏氏 ,是一舉而 三晉 亡,從者敗也。”

(6).古縣名。 春秋 衛國 曹 (一作“漕”) 邑 。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二月, 紹 ( 袁紹 )遣 郭圖 、 淳于瓊 、 顏良 攻 東郡 太守 劉延 於 白馬 。”

(7).古驛名。 唐 末 朱全忠 殺 裴樞 等三十餘人於此,並用 李振 言,沉其屍於 黃河 ,驛由此著名。 清 鈕琇 《觚賸·虎丘題詩》:“ 虞山 錢宗伯 ( 錢謙益 )以譴歸,有題詩 虎丘 刺之者曰:‘……昔去尚寬沉 白馬 ,今來應悔賣 盧龍 。’”參見“ 白馬清流 ”。

(8).複姓。見《通志·氏族四》。

三尺

(1) 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2) 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客子

旅居異鄉的人

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無賴

(1) 放刁;撒潑;蠻不講理

素無賴。——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獷悍無賴。——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耍無賴

(2) 遊手好閒,刁滑強橫的人

地痞無賴

(3) 無奈;無可奈何

(4) 頑皮

最喜小兒無賴。——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詩詞推薦

  • 偈頌一百零二首

    釋紹曇宋代〕三伏炎蒸,汗流如雨。老倒白雲,說迷說悟。一莖草上建瓊樓,熟睡饒譫語。
    舟次原文_舟次的賞析_古詩文
  • 贈李森幞頭

    姚勉宋代〕如龍驕馬出東華。競指橫烏席帽遮。盡道李家模樣好,最宜頭上帶宮花。
  • 劉智社

    乾隆清代〕古社界燕齊,舊名存劉智。聞昔呂思誠,令蓨稱循吏。五馬巡民間,曾以行田至。均徭勸樹畜,彰善與農器。吾黨
  • 和西湖竹枝詞·其一

    楊慶源元代〕小姑女兒住里湖,年來十八十三餘。自從湖口送郎去,馬上金錢不受呼。
  •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李白唐代〕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凋。別君若俯仰,春芳辭秋條。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散為飛雨川上來,遙帷
  • 孤山

    林景熙宋代〕回首鹹平夢,清風自滿湖。乾坤一士隱,身世此山孤。鶴去空秋影,梅開尚舊株。耳孫今白髮,持酒酹寒蕪。
    舟次原文_舟次的賞析_古詩文
  • 春秋戰國門再吟

    周曇唐代〕幾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報反亡身。誠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
    舟次原文_舟次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周著作萃賢亭

    蔡襄宋代〕君家作虛亭,獨得江山清。四向各有適,萬趣合自呈。夜深蟲鳥息,漸聞泉石鳴。日高煙靄去,始見峰巒生。之人
  • 題高皇過沛圖

    方岳宋代〕芒碭真人赤龍子,一劍入關秦鹿死。黥王菹醢過故鄉,仍冠竹皮相爾汝。故人父老喜欲狂,至尊含笑袍花光。酒酣
  • 秦淮雜詩十四首·其九

    王士禎清代〕舊院風流數頓揚,梨園往事淚沾裳。樽前白髮談天寶,零落人間脫十娘。
  • 用前韻以小春茶餉子象

    韓元吉宋代〕仙花不用惱詩人,亦有靈芽特地春。數朵嬌花真綽約,一甌釅白更清新。眼明共識西都艷,齒冷應懷北苑珍。佳茗
  • 呈和仲

    方岳宋代〕何須不踏東華土,何須不吃吳山水。同時輩流半霄漢,徑上銀台彼鳳尾。幾曾禮部奏第一,十載青衫百寮底。相公
  • 贈廬陵三劉神童

    姚勉宋代〕唐時劉正字,今復見廬陵。珠樹三根秀,金門一日登。贈君無句錦,覓我到溪冰。不為炎涼變,童年有此能。
    舟次原文_舟次的賞析_古詩文
  • 壬午再過西禪超師化去一年追感遂賦庭字

    黎廷瑞宋代〕昔詣超師院,聽雨眠疏欞。微吟得深警,小瀹開孤醒。四極何浮浮,織烏飛不停。重來未三年,杯度已西溟。巾屨
  • 賀人生孫

    卓田宋代〕德積千門後必昌,孫枝此日果儲祥。休夸注水生麒驥,自度丹山產鳳凰。蓬矢桑弧今已舉,犀錢玉果孰能忘。寒荄
  • 題希夷堂贈周道正

    王珏宋代〕仙骨清泠道氣濃,餌芝深隱括蒼東。醉游鰲頂三山綠,吟對神爐九轉紅。千古遺音生指下,一天星斗在壺中。蕭然
    舟次原文_舟次的賞析_古詩文
  • 惜黃花 和師韻贈長安范公

    馬鈺元代〕棄財戒酒。藥囊系肘。常清靜,便把虎龍引逗。心起大慈悲,人人盡欲救。化愚迷、詩詞如咒。休要攀花柳。速修
    舟次原文_舟次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堯章

    蘇泂宋代〕聞似磻溪隱姓名,阿鬟仍是許飛瓊。涼風昨夜驚新雁,想見 * 又月明。
  • 詩二首

    方回宋代〕鸚鵡籠開彩索寬,一宵飛去為誰歡。早知黠賊心腸別,肯作佳人面目看。忍著衣裳辜舊主,便塗脂粉事新官。丈夫
    舟次原文_舟次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日偕秦丈對岩小飲寄暢園

    尤直清代〕主人能好客,園樹亦先紅。魚意空秋水,琴聲散晚風。心知上下古,人老去來中。山色常如舊,神光自內充。
舟次原文_舟次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