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蕙岩常簿二首·其一

作者:釋元肇 朝代:宋代

方蕙岩常簿二首·其一原文

名教非無樂,何緣事上眉。

不閒因接物,先老為憂時。

兩郡垂棠蔭,東園長桂枝。

用公渾未盡,一世有餘悲。

詩詞問答

問:方蕙岩常簿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釋元肇
問:方蕙岩常簿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方蕙岩常簿二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釋元肇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元肇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名教

以“三綱”、“五常”為主要內容的封建禮教。西漢武帝時,把符合封建統治利益的政治觀念、道德規範確立和制定為名分、名目、名節等,以進行教化,習稱“以名為教”。後受到進步思想家的抨擊。

無樂

不舉樂。《大戴禮記·公符》:“公冠四加玄冕,饗之以三獻之禮,無介無樂。”

(1).沒有欲樂。《列子·仲尼》:“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淮南子·原道訓》:“能至於無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

(2).指無可樂之事。 晉 陶潛 《雜詩》之五:“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何緣

怎么;為什麼。《晉書·桓沖傳》:“ 沖 性儉素,而謙虛愛士。嘗浴後,其妻送以新衣, 沖 大怒,促令持去。其妻復送之,而謂曰:‘衣不經新,何緣得故!’ 沖 笑而服之。”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不然,則 山 東之盜, 二世 何緣不覺? 南詔 之敗, 明皇 何緣不知?” 章炳麟 《文學總略》:“必以儷辭為文,何緣《十翼》不能一致,豈波瀾既盡,有所謝短乎?”

事上

事奉尊長。《莊子·天道》:“以此事上,以此畜下。” 漢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事上謂之義,親親謂之仁。”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方於事上,好下規己。”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傅閣峰尚書》:“公寬於接下,太雜;剛於事上,太戇。”

不閒

不嫻熟,不精通。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以 孔璋 之才,不閒於辭賦,而多自謂能與 司馬 長卿 同風,譬畫虎不成反為狗也。”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文若春華,思若湧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何道不洽,何藝不閒。”

不得閒暇。《楚辭·九歌·湘君》:“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閒。” 王逸 註:“閒,暇也。” 唐 盧綸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詩:“道合偏多賞,官微獨不閒。”

接物

(1) 交往;交際

(2) 與客觀事物接觸

先老

謂先世長老。《禮記·文王世子》:“適東序,釋奠於先老。” 孔穎達 疏:“天子親自釋奠於先世之老。”

憂時

憂念時事。 明 劉基 《次韻和孟伯真感興詩》:“避難移家適遠鄉,憂時一夜百迴腸。”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於是朝廷贈答之風衰,草野憂時之言作矣。”

東園

(1).泛指園圃。 晉 陶潛 《停雲》詩之三:“東園之樹,枝條再榮。競用新好,以怡余情。” 唐 李白 《古風》之四七:“桃花開東園,含笑夸白日。”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同夢》:“草草言非謬,似 莊周 ,東園蝴蝶兩悠悠。”

(2).園名。在 江蘇省 儀征市 東。 宋 施昌言 建。 歐陽修 作《真州東園記》, 蔡襄 書,後人稱園、記、書為三絕。

(3).官署名。 秦 漢 置。掌管陵墓內器物、葬具的製造與供應,屬少府。《後漢書·皇后紀下·孝崇匽皇后》:“﹝ 匽後 ﹞ 元嘉 二年崩,以帝弟 平原王 石 為喪主,歛以東園畫梓壽器、玉匣、飯含之具。”參見“ 東園祕器 ”、“ 東園溫明 ”。

(4).指 漢 孝宣王皇后 陵墓。因位於 宣帝 陵東,故稱。《漢書·外戚傳上·孝宣王皇后》:“ 邛成太后 凡立四十九年,年七十餘, 永始 元年崩,合葬 杜陵 ,稱 東園 。” 顏師古 註:“雖同塋兆而別為墳, 王后 陵次 宣帝 陵東,故曰 東園 也。”

桂枝

(1).傳說月中有桂樹,因以“桂枝”指月。 唐 盧照鄰 《明月引》:“橫桂枝於西第,繞菱花於北堂。” 唐太宗 《遼城望月》詩:“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

(2).“桂林一枝”的省言。喻登科及第。 唐 孟浩然 《送洗然弟進士舉》詩:“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飛。” 唐 司空曙 《下第日書情寄上叔父》詩:“欲歸江海尋山去,願報何人得桂枝。” 宋 梅堯臣 《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詩:“無忘桂枝榮,舉酒一以送。” 元 楊弘道 《幽懷久不寫一首效韓子此日足可惜贈彥深》詩:“明年桂枝春,兄弟雙翱翔。”參見“ 桂林一枝 ”。

(3).中藥名。即肉桂。可作中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桂》﹝集解﹞引 陶弘景 曰:“單名桂者,即是牡桂,乃《爾雅》所謂侵木桂也。葉長尺許,花子皆與菌桂同,大小枝皮俱名牡桂,但大枝皮肉理粗。虛如木而肉少味薄,名曰木桂,亦云大桂,不及小嫩枝皮肉多而半卷,中心皺起,其味辛美,一名肉桂,亦名桂枝,一名桂心。出 融州 、 桂州 、 交州 ,甚良。”

(4).古代婦女首飾步搖上的飾物。《後漢書·輿服志下》:“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

一世

(1).猶一代。《左傳·昭公元年》:“一世無道,國未艾也。”《戰國策·韓策三》:“ 昭釐侯 一世之明君也; 申不害 一世之賢士也。”《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夫 匈奴 難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盜侵驅,所以為業也。”《新唐書·郭子儀傳贊》:“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世而上不疑。”

(2).三十年。 漢 王充 《論衡·宣漢》:“ 孔子 所謂一世,三十年也。” 唐 權德輿 《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宋史·張詠傳》:“初, 詠 與 青州 傅霖 少同學。 霖 隱不仕, 詠 既顯,求 霖 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來謁。閽吏白 傅霖 請見, 詠 責之曰:‘ 傅先生 天下賢士,吾尚不得為友,汝何人,敢名之!’ 霖 笑曰:‘別子一世尚爾耶?是豈知世間有 傅霖 者乎?’”

(3).一生;一輩子。《史記·魏豹列傳》:“一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裴回悲生離,侷促老一世。”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三折:“我與你這把鑰匙,你一世兒吃不了。”《兒女英雄傳》第九回:“這句話要問一個村姑蠢婦,那自然一世也莫想明白了。” 歐陽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場:“就是做一個安順良民,也不枉人生一世。”

(4).舉世;全天下。《莊子·天地》:“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為己處顯。”《呂氏春秋·用民》:“古昔多由布衣定一世者矣。”《漢書·禮樂志》:“述舊禮,明王制,驅一世之民,濟之仁壽之域。” 宋 曾鞏 《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范君墓志銘》:“一世之棄,君獨從之;一世之慕,君獨違之。”

詩詞推薦

方蕙岩常簿二首·其一原文_方蕙岩常簿二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