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酲

作者:汪廷訥 朝代:明代

解三酲原文

炊藜火把瑤編曾映今做了。

撻良人夏楚之刑古來只有。

伯俞受杖遵慈命幾曾見。

甘痛決被妻荊。

旦大叫:藜杖現放在那壁。

怎么不快拿來。

生:來了。

來了低唱:我非無。

斬釘截鐵剛方氣都只為。

惹草沾花放蕩情。

權支應。

旦:這個卻權不得。

要打便打。

生遞杖與旦介:倘違約束。

任爾施行。

詩詞問答

問:解三酲的作者是誰?答:汪廷訥
問:解三酲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汪廷訥的名句有哪些?答:汪廷訥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獅吼記 第九出

參考注釋

藜火

晉 王嘉 《拾遺記·後漢》載: 漢 劉向 校書 天祿閣 ,夜默誦,有老父杖藜以進,吹杖端,燭燃火明。取《洪範五行》之文,天文輿圖之牒以授焉, 向 請問姓名。雲“太乙之精”。後因以“藜火”為夜讀或勤奮學習之典。 明 李東陽 《劉太宰入閣後省墓》詩:“ 天祿閣 中藜火動, 相州 堂上錦衣歸。” 清 姚鼐 《自嘲》詩:“雖讎《七略》無藜火,未證《三轓》愧苾蒭。”

瑤編

珍貴的書冊。亦為書籍的美稱。 唐 李嶠 《為百僚賀瑞石表》:“考皇圖於金冊,搜瑞典於瑤編。”《宋史·樂志十四》:“玉璽瑤編,禮容畢具。” 元 陳樵 《東陽縣學暉映樓賦》:“積縹囊與緗帙,藴瓊軸與瑤編。”

良人

(1) 古時夫妻互稱為良人,後多用於妻子稱丈夫

(2) 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區別於奴、婢)

(3) 清白人家的婦女

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調戲。——《水滸傳》

夏楚

(1).古代學校兩種體罰越禮犯規者的用具。後亦泛指體罰學童的工具。《禮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鄭玄 註:“夏,槄也;楚,荊也。二者所以扑撻犯禮者。”《明史·職官志二》:“有不率者,撲以夏楚;不悛,徙謫之。其率教者,有升堂積分超格敘用之法。課業倣書,季呈翰林院考校,文冊歲終奏上。”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爾敢下,我且以夏楚撲爾。”

(2).泛指用棍棒等進行體罰。多用於對未成年者。《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後性莊嚴,頗達古今。 金 主已立為太子,有過,尚切責之;及即位,始免夏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張誠》:“午前不知何往,業夏楚之。” 林紓 《薛則柯先生傳》:“若將歸,當請杖於若母,吾不忍夏楚若矣。”

古來

自古以來

古來如此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唐· 李白《將進酒》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清· 林覺民《與妻書》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條件,下文常用“才”、“方”呼應

只有依靠民眾,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僅有

只有他知道內情

伯俞

亦作“ 伯瑜 ”。 漢 代人,姓 韓 。古代有名的孝子。 漢 劉向 《說苑·建本》:“ 伯俞 有過,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甞見泣,今泣,何也?’對曰:‘他日 俞 得罪,笞,甞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三國 魏 曹植 《鞞舞歌·靈芝篇》:“ 伯瑜 年七十,采衣以娛親。慈母笞不痛,歔欷涕霑巾。” 黃節 註:“ 朱緒曾 曰:《困學紀聞》雲,采衣娛親,今人但知 老萊 之事而不知 伯瑜 。按此即《説苑》 韓伯俞 泣杖之事,但彼無‘采衣’二字。”

慈命

對尊上命令的敬稱。《清史稿·禮志八》:“ 高宗 內禪,稱太上皇帝。具賀表式云:‘……子臣某敬承慈命,謹率同王公文武大臣等奉表賀者。’”《清史稿·醇親王奕譞傳》:“仰懇皇太后將臣此摺,留之宮中……果蒙慈命嚴切,皇帝敢不欽遵。”《鏡花緣》第十回:“老伯説那裡話來……今蒙慈命帶回家鄉,自應好好代他擇配,何須相托。”

幾曾

何曾;何嘗

在他重病期間,我幾曾安睡過一夜

痛決

猶痛打。謂狠狠地處以杖刑。 元 施惠 《幽閨記·幽閨拜月》:“姐姐,望高抬貴手饒過些……若再如此呵, 瑞蓮 甘痛決。”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台省·按臣笞將領》:“旨下即行御史逮問。至日便捕 文治 痛決三十板,下之獄,窮治問斬。”

大叫

(1) 號叫,呼喊,發出大聲的叫喊或呼叫,通常表示強烈的感情(如激動、痛苦或害怕,高興或快樂)

這兩個小孩怕得大叫起來

(2) 叫喊

看台上的觀眾高興地大叫大喊

藜杖

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質輕而堅實。《晉書·山濤傳》:“ 魏帝 嘗賜 景帝 春服,帝以賜 濤 ,又以母老,並賜藜杖一枚。”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敘飲》:“藜杖西山且挾書,蹉跎光景徂。” 陳毅 《夏夜由王家坪歸楊家嶺》詩:“ 延水 波濤翻駭浪,一燈藜杖送人歸。”

怎么

(1) ——詢問情狀、性質、方式、原因、行動等

他們怎么還不回來?

(2) ——用於虛指

不知怎么,她很氣惱

(3) ——用於任指,其前常用“不論”、“不管”等詞,其後常用“都”“也”等詞相照應,或“怎么”連用

他怎么也不肯休息

(4) ——表示某些程度

也許它留給你的印象仍然不怎么深

(5) ——用於反問或感嘆,表示肯定、否定,或加強語氣

怎么,你不認得我了?

(6) 猶如何,怎樣

不快

(1)

不愉快

(2)

不舒服

(3)

(4)

刀不鋒利

低唱

輕柔地歌唱。 宋 蘇軾 《趙成伯家有麗人仆徒吟春雪美句次韻一笑》:“試問高吟三十韻,何如低唱兩三杯。” 元 薩都剌 《游西湖》詩之六:“水面夜深銀燭小, 越 娘低唱月生眉。”

斬釘截鐵

比喻處理事情或說話乾脆利索,毫不猶豫

剛方

剛直方正。《後漢書·祭肜傳論》:“ 祭肜 武節剛方,動用安重。” 唐 元稹 《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公之氣性剛方,理家理身廉儉峻直。” 宋 范成大 《方竹杖》詩:“竹君箇箇麵團團,此士剛方獨凜然。” 章炳麟 《革命道德論》:“ 鍾 、 陳 、二 荀 皆剛方皎白士也。”

惹草沾花

見“ 惹草拈花 ”。

放蕩

(1) 任意妄為,淫樂放縱

(2) 行為不加檢點

放蕩不羈

支應

(1) 應付,處理

支應一番

(2) 搪塞

(3) 守候;伺侯

今天晚上我來支應

(4) 供應

強迫老百姓支應他們

這個

(1) 目前的、附近的或心中想到的或剛才提到的人、物或想法

坐在我旁邊的這個人是出價最高的人

(2) 已經或正在談及、暗示或舉例說明的人或事物

這個就是他努力的成果

不得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違約

不遵守條約、契約的規定

違約行為要受處罰

施行

執行,實施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三國蜀· 諸葛亮《出師表》

詩詞推薦

解三酲原文_解三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