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遼作十四首·其六

作者:劉跂 朝代:宋代

使遼作十四首·其六原文

神水堅冰合,沙場寸草無。

長疑淚是血,誤喜唾成珠。

晝出驚貂鼠,宵鳴厭訓狐。

悲歌人不應,自覺寸心孤。

詩詞問答

問:使遼作十四首·其六的作者是誰?答:劉跂
問:使遼作十四首·其六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使遼作十四首·其六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虞韻

2. 《永樂大典》卷一○八七七作虜中作十八首

參考注釋

神水

(1).古指有神奇功效的靈水。 北周 庾信 《溫湯碑》:“醴泉消疾,聞乎 建武 之朝;神水蠲痾,在乎 鹹康 之世。” 唐 韓鄂 《歲華紀麗·正月》:“貯神水以效祥。”原註:“﹝《四時纂要》﹞立春日貯水謂之神水。釀酒不壞。” 宋 陳元靚 《歲時廣記·端午中·瀝神水》:“《金門歲節》:‘端午日午時有雨,則急斫竹一竿,竹節中必有神水,瀝取獺肝為丸,治心腹積聚病。’”

(2).唾液的別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人一·口津液》:“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道家謂之金漿玉醴。”

冰合

冰封。 唐 虞世南 《擬飲馬長城窟》詩:“有月 關 猶暗,經春 隴 尚寒。雲昏無復影,冰合不聞湍。” 唐 李白 《夜坐吟》:“冬夜夜寒覺夜長,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閨,金釭青凝照悲啼。”

沙場

(1) 平沙曠野

(2) 古時多指戰場

久經沙場

寸草

(1) 小草

吳人種菱,春輒芟除,不遺寸草。——《宋史·蘇軾傳》

尺草不留

(2) 比喻微小(多用於兒女自比於父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寸草之心

出驚

猶吃驚。 魯迅 《吶喊·故鄉》:“我看時,不由的非常出驚,慌忙站起身,迎著走去。” 茅盾 《子夜》八:“她不懂得父親為什麼那樣慌張出驚。” 樓適夷 《戰地的一日》:“我這樣地感慨著,也如他們出驚地看我的一樣,出驚地看著他們。”

貂鼠

即貂。古以貂為鼠類動物,故稱。《說文·豸部》:“貂,鼠屬。” 唐 岑參 《胡歌》:“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宮錦醉纏頭。”《紅樓夢》第四九回:“一時 湘雲 來了,穿著 賈母 給他的一件貂鼠腦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發燒大褂子。” 清 宋犖 《吳漢槎歸自塞外作歌以贈》:“魚皮之衣捕貂鼠,曾披榛莽尋黃龍。”

訓狐

鴞的別名。俗稱貓頭鷹。 宋 黃庭堅 《演雅》詩:“訓狐啄屋真行怪,蠨蛸報喜太多可。”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四·鴞》:“梟,訓狐其聲也。” 清 吳省欽 《慰忠祠》詩:“肉為飢鳥銜,骨為訓狐擸。”

悲歌

哀聲歌唱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樂府詩集·悲歌行》

不應

(1).不回響;不應和。《墨子·旗幟》:“當應鼓而不應,不當應而應鼓,主者斬。”《荀子·正論》:“彼將聽唱而應,視儀而動……不應不動,則上下無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應。《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 去 齊 ,宿於 晝 ,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几而臥。”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儘夫人問當,夫人説話,不應一句。” 清 王韜 《淞隱漫錄·陳霞仙》:“女力勸之納簉室,生終不應,曰:‘百歲歡娛,能有幾何,豈可使他人間之哉!’”

(3).不符合;不應驗。《韓非子·存韓》:“若臣斯之所言有不應事實者,願大王幸使得畢辭於前,乃就吏誅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訓》:“風興雲蒸,事無不應。”

(1).不應該。 宋 蘇軾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懷子由》詞:“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古今小說·李公子救蛇獲稱心》:“千載難消亡國恨,不應此地著 鴟夷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甄后》:“仙人不應若是。”

(2).不須。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評請序解經詩》:“訓釋雖工君尚少,不應急務世人傳。” 宋 蘇軾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詞:“ 西州 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贈趙子野歌》:“書來不應寄他物,只要秋林一雙笛。”

(3).不是。 宋 黃庭堅 《王立之詩報梅花已落盡次韻戲答》:“定是 沉郎 作詩好,不應春能生許愁。” 宋 陳師道 《十五夜月》詩:“不應明白髮,似欲勸人歸。” 宋 陸游 《九月晦日》詩:“自是老來多感慨,不應蕭瑟為秋風。”

(4).不曾;未嘗。 唐 韓翃 《送客之江寧》詩:“春流送客不應賒,南入 徐州 見柳花。” 宋 晁補之 《洞仙歌·詠菊》詞:“不應夸絶艷,曾妬春華,因甚東君意不到?” 宋 辛棄疾 《新荷葉·再和趙德莊韻》:“細數從前,不應詩酒皆非。”

(5).不知;不顧。 宋 陳師道 《河上》詩:“還家慰兒女,歸路不應長。” 宋 謝薖 《定風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陳虛中》詞:“寂寞江天正雲霧,回顧,不應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詞:“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遠,橫槊看詩成。”

(6).古代法律名詞。謂非有意犯罪。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四折:“失誤了官身,本該扣廳責打四十,問你一個不應罪名。”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問個不應。”《水滸傳》第三回:“原告人保領回家,鄰佑杖斷有失救應。房主人並下處鄰舍止得個不應。”

自覺

(1) 自己有所認識而主動去做

自覺地遵守紀律

(2) 自己感覺到;自己有所察覺

疾病的個人自覺症狀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裡

得失寸心知

詩詞推薦

使遼作十四首·其六原文_使遼作十四首·其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