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戲作雜言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舟中戲作雜言原文

昨日觀畫筴,李成山水真難忘。

寒林遠近煙暗澹,絕壑稠疊雲微茫。

忽看清溪下野艇,驚殘鷗鳥不成行。

我嘗指此語座客,安得仙骨來中央。

此事數日爾,忽落圖上鳴漁榔。

山重水複灘瀨急,雅飛不過吳天長。

嗟予老矣兩鬢蒼,放浪自得宜深藏。

煩於畫筴試檢校,恐我割取附益歐峰旁。

詩詞問答

問:舟中戲作雜言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舟中戲作雜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參考注釋

日觀

泰山 峰名。為著名的觀日出之處。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汶水》引 漢 應劭 《漢官儀》:“ 泰山 東南山頂名曰 日觀 。 日觀 者,雞一鳴時,見日始欲出,長三丈許,故以名焉。” 南朝 宋 顏延之 《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詩:“ 元天 高北列, 日觀 臨東溟。” 清 顧炎武 《酬歸祚明戴笠王仍潘檉章四子見懷二十韻》:“ 岱宗 臨 日觀 , 梁父 躡雲梯。”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難忘

(1) 無法忘記

難忘的時刻

(2) 永遠留在腦海里

一個具有政治膽識的難忘行動

(3) 值得記憶的

難忘的歲月

寒林

(1).稱秋冬的林木。 晉 陸機 《嘆逝賦》:“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翹而有思。” 唐 王維 《過李揖宅》詩:“客來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趙學士探梅》詩之二:“靜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慾看 壽陽 粧。” 瞿秋白 《餓鄉紀程》六:“車站前一片大曠場,四圍寒林蕭瑟,曉霜猶凝,颼颼的西北風吹著落葉掃地作響,告訴我們已經到了北國寒鄉了。”

(2).梵語音譯。棄屍之處。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七:“屍陀林,正言屍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側,死人多送其中。今總指棄屍之處名‘屍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遠近

(1) 遠處和近處

遠近聞名

(2) 指距離的長短

(3) 指關係的親疏

暗澹

亦作“ 暗淡 ”。不鮮艷;不明亮。 唐 元稹 《送孫勝》詩:“桐花暗淡柳惺愡,池帶輕波柳帶風。” 宋 歐陽修 《雁》詩:“水闊天低雲暗澹,朔風吹起自成行。” 曹禺 《日出》第四幕:“屋內燈光暗淡,簾幕都深深垂下來。” 巴金 《楊林同志》:“廊上長條桌上燭光暗淡,搖晃得厲害。”比喻沒希望或前景不光明。 魯迅 《華蓋集·“碰壁”之後》:“而許多媳婦兒,就如 中國 歷來的大多數媳婦兒在苦節的婆婆腳下似的,都決定了暗淡的運命。”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 祁 家過了個頂暗淡的秋節。 祁老人 和 天佑 太太都病倒,沒有起床。”如:資本主義國家前景暗淡。

稠疊

稠密重迭;密密層層。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始寧墅》詩:“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緜。”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忠弼》:“三軍晦光彩,烈士痛稠疊。” 宋 梅堯臣 《和楊子聰會董尉家》:“古辭何稠疊,無乃惜芳菲。” 清 納蘭性德 《鳳凰台上憶 * ·除夕得梁汾信》詞:“稠疊頻年離恨,匆匆里一紙難題。”

微茫

迷漫而模糊

煙濤微茫信難求。——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月色微茫

看清

(1) 清晰地看見;看清楚

(2) 認識清楚

他看清了問題的本質

野艇

指野船。 唐 張志和 《漁父》詩:“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雲依依。” 宋 梅堯臣 《小村》詩:“野艇鳥翹唯斷纜,枯桑水齧只危根。” 清 陳大章 《戊子生日書懷》詩之二:“野艇籠煙催放鶴,斷槎欹石坐垂綸。”參見“ 野船 ”。

成行

指旅行、出訪等出發上路;啟程旅行

年底恐難成行

座客

在座的客人。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 嵩 ( 薛嵩 )以歌送 紅綫 ,請座客 冷朝陽 為詞曰:‘採菱歌怨木蘭舟,送別魂消百尺樓。’”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九:“每一演其撰劇,座客笑駡百端。”

得仙

(1).成仙。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 赤松子 ﹞……至 崑崙山 ,常入 西王母 石室中,隨風雨上下。 炎帝 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 晉 陶潛 《連雨獨飲》詩:“故老贈余酒,乃言飲得仙。”

(2).用作去世的婉詞。 唐 王建 《溫泉宮行》:“ 武皇 得仙 王母 去,山雞晝鳴宮中樹。”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範圍內適中的統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離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獄中雜記》

圓柱矗立在市廣場中央

(2) 指國家或黨派政治權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韓非子·揚權》

事數

(1).佛家語。指一切事物的名相。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殷中軍 ( 殷浩 )被廢,徙 東陽 ,大讀佛經,皆精解,唯至事數處不解。” 劉孝標 註:“事數,謂五陰、十二入、四諦、十二因緣、五根、五力、七覺之屬。”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三講:“原來般若學對於‘性空’講得比較空泛,要揭示其內容,必須把‘事數’(即名相)弄清楚。”

(2).指用以推測人事吉凶的一種術數。《梁書·司馬褧傳》:“ 褧 學尤精於事數,國家吉凶禮,當世明儒 明山賓 、 賀瑒 等疑不能斷,皆決焉。”

漁榔

(1).漁人捕魚時用以敲船舷、驚魚入網的長木。 清 趙翼 《馮涇道中》詩:“村火有時閃,漁榔何處敲。”

(2).指漁船。 清 魯超 《賣花聲》詞:“咿軋弄漁榔,搖漾雲光,隔溪蓉柳學新妝。” 清 吳泰來 《題王德甫<三泖漁莊圖>》詩:“吾家亦住香水曲,門前欸乃漁榔停。”

山重水複

謂山巒重迭,水流盤曲。 宋 陸游 《游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清 戴名世 《意園制義自序》:“其或為山重水複,幽徑相通,明月青松,清冷欲絶也。”

不過

(1)

——用在形容詞性的詞組或雙音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過了

(2)

——作連詞,表示轉折,只是

然亦不過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還不錯,不過胃口還不好

(3)

副詞,指明範圍;只,僅僅

不過是個小孩子

放浪

(1).放縱不受拘束。 晉 郭璞 《客傲》:“不恢心而形遺,不外累而智喪,無巖穴而冥寂,無江湖而放浪。” 唐 吳筠 《高士詠·柏成子高》:“ 大禹 受禪讓, 子高 辭諸侯。退躬適外野,放浪夫何求。”《明史·文苑傳二·唐寅》:“ 寅 恥不就,歸家益放浪。” 丁玲 《韋護》第二章三:“他早先對於她的印象,只以為是有點美好和聰明而放浪的新型女性。”

(2).指行為不檢點。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韓樾子》:“適 小紅 送茶至, 韓 戲捻其腕, 紅 微笑睨之曰:‘小娘甫出門,郎君便爾放浪耶!’” 茅盾 《子夜》八:“﹝ 馮雲卿 ﹞仿佛覺得自己的‘運氣不好’和姨太太的放浪多少有幾分關係:幾曾見戴了綠頭巾的人會走好運的?”

(3).浪遊;浪跡。 宋 陸游 《齋中雜興》詩:“孤舟小於葉,放浪煙水間。”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趙牧》:“有俊才,負奇節,遂捨場屋,放浪人間。”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續集·陶莊》:“每午餐後,必芒鞋竹笠,放浪於山巔水涯。” 郭沫若 《蒲劍集·關於屈原》:“其實‘放流’只是放浪, 屈原 被疏之後居於閒位,曾向四處遊歷過而已。”

自得

自覺得意、開心

意氣揚揚,甚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檢校

審查核對;核實

割取

從整體中取出部分。《太平御覽》卷九百引《玄中記》:“ 大月支 及 西胡 有牛名日支牛,今日割取其肉三四斤,明日其肉已復,創即愈也。” 魯迅 《書信集·致金肇野》:“但我看別人的作品,割取名作之一角者也不少。”

附益

(1).增加,增益。《論語·先進》:“ 季氏 富於 周公 ,而 求 也為之聚歛而附益之。”《漢書·蕭望之傳》:“少史冠法冠,為妻先引,又使賣買,私所附益凡十萬三千。” 顏師古 註:“使其史為 望之 家有所賣買,而史以其私錢增益之,用潤 望之 也。”《晉書·元帝紀》:“昔 吳起 為 楚悼王 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除廢公族疏遠,以附益將士,而國富兵強。”

(2).附會,誇大其辭。《後漢書·郭太傳》:“其奬拔士人,皆如所鑒。後之好事,或附益增張,故多華辭不經,又類卜相之書。” 唐 柳宗元 《非國語上·卜》:“ 左氏 惑於巫而尤神怪之,乃始遷就附益以成説。” 清 惲敬 《<楞伽經>書後二》:“蓋佛經多為無識者附益,故陋而且妄如此。”

詩詞推薦

舟中戲作雜言原文_舟中戲作雜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