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翠羽平明轉蹕輪,河乾別館駐逡巡。
憶來林態才仲夏,重到山光釀小春。
瞥眼便為經歲事,問心底是惜陰人。
甌香研淨多清暇,點筆聊因紀此辰。
詩詞問答
問:《九月十六日避暑山莊回蹕駐喀喇河屯行宮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
參考注釋
翠羽
(1).翠鳥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飾物。《逸周書·王會》:“正南: 甌鄧 、 桂國 、 損子 、 產里 、 百濮 、 九菌 ,請令以珠璣、瑇瑁、象齒、文犀、翠羽、菌鶴、 * 為獻。”《文選·曹植<七啟>》:“戴金搖之熠燿,揚翠羽之雙翹。” 劉良 註:“金搖,釵也;熠爍,光色也;又飾以翡翠之羽於上也。” 唐 盧照鄰 《劉生》詩:“翠羽裝劍鞘,黃金鏤馬纓。”
(2).翠鳥。 唐 顧況 《芙蓉榭》詩:“文魚翻亂葉,翠羽上危欄。” 宋 楊萬里 《憩懷古堂》詩:“便有白鷗下,驚起翠羽飛。” 清 曹寅 《二十八日偕朴仙看梅清涼山》詩:“飛來翠羽正啁啾,冉冉斜陽坐衰草。”
(3).綠色的羽毛。 唐 羅隱 《鸚鵡》詩:“莫恨雕籠翠羽殘, 江 南地暖 隴 西寒。”
(4).指鳥翼。 前蜀 韋莊 《歸國謠》詞:“早晚得同歸去,恨無雙翠羽。”
(5).比喻青蔥的樹葉。 唐 楊炯 《折楊柳》詩:“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唐 杜甫 《行官張望補稻畦水歸》詩:“芊芊烱翠羽,剡剡生銀漢。” 宋 蘇軾 《浣溪沙》詞:“廢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凍真珠。”
(6).借指珍寶。《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金膏翠羽將其意,脂韋便辟導其誠。” 李周翰 註:“將其意,謂以寳幣申厚意也。” 唐 高適 《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翠羽乾平法,黃金撓直繩。”
明轉
清亮婉轉。 唐 陸龜蒙 《大子夜歌》之一:“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
河乾
河邊;河岸。《詩·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乾兮。” 明 徐禎卿 《留別邊子》詩:“孤楊生河乾,嫋嫋何參差。”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某官舟泊河乾,聞汝善彈詞,邀往一試。”
別館
(1) 帝王在京城主要宮殿以外的備巡幸用的宮室;離宮別館
(2) 別墅
(3) 招待賓客的住所
逡巡
(1) 因為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進。——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大閹亦逡巡畏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逡巡不前。
舅犯謝罪,逡巡河上。——《三國演義》
(2) 一剎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鉤引徐寧大解危。——《水滸傳》
(3) 時光消失
逡巡過了一年,當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仲夏
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五月
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約 《泛永康江》詩:“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來。” 唐 岑參 《郡齋平望江山》詩:“山光圍一郡,江月照千家。”
小春
指農曆十月
瞥眼
轉眼,極言時間之短;忽然,迅速地
歲事
(1).一年中應做的事。《禮記·王制》:“成歲事,制國用。” 孔穎達 疏:“‘成歲事’者,斷定計要,一歲事成,乃制來歲之國用。”
(2).多指一年的農事。《尚書大傳》卷五:“耰鉏已藏,祈樂已入,歲事已畢,餘子皆入學。” 鄭玄 註:“祈樂當為新穀。” 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書》:“薄從歲事,躬歛山田。” 宋 蘇轍 《送龔鼎臣諫議移守青州》詩之二:“新絲出盎冬裘具,貢棗登場歲事休。” 清 趙翼 《恭紀》詩之二:“滄溟無警妖氛熄,絢甸鹹登歲事豐。”
(3).指諸侯每年秋天朝見天子的事。《詩·商頌·殷武》:“歲事來辟,勿予禍適。” 孔穎達 疏:“常以歲時行朝覲之事,來見君王。”《周禮·秋官·小行人》“令諸侯春入貢” 孫詒讓 正義引 清 林喬蔭 曰:“歲事者,君親行之。《大宗伯》‘朝覲宗遇會同’,以其或一歲一行,或數歲一行,故為歲事。”
(4).每年祭祀的事。《儀禮·少牢饋食禮》:“用薦歲事於皇祖伯某。”《漢書·武帝紀》:“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為歲事。”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為農祈也。於此造之,歲以為常,故曰為歲事。”
(5).一年的時序。 宋 梅堯臣 《自感》詩之二:“有生無不老,歲事看秋籜。” 宋 蘇轍 《次韻王鞏元日》:“春風娜娜還吹霰,歲事駸駸已發機。”
問心
反省、檢查自己的良心
我已盡全力,即使失敗,我也問心無愧
惜陰
珍惜時間。 唐 楊發 《太陽合朔不虧賦》:“遂使皆仰之人,既無虞於薄蝕;惜陰之士,鹹有望於再中。”參見“ 惜寸陰 ”。
清暇
清靜安閒。亦指清閒之時。 元 喬吉 《兩世姻緣》第一折:“解元,趁此清暇,好歹多飲幾杯咱。”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四海昇平,翠幄雍容探六籍;萬幾清暇,瑤編披覽惜三餘。” 清 姚鼐 《偕一青仲郛應宿登城北小山至夜作》詩:“情集交悲歡,生得幾清暇。”
點筆
猶染翰。 唐 杜甫 《重過何氏》詩之三:“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宋 蘇軾 《次前韻送程六表弟》:“憶昔江湖一釣舟,無數雲山供點筆。” 清 鈕琇 《觚賸·湯素畹》:“畫軫文楸,藉以永日,偶爾點筆,輒亦悲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