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歲暮八詠擬樂府·其六·供天地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新年淑氣靄百祥,虔供天地通萬邦。

由來帝里制更詳,中宵華燭紛煒煌。

屏風設列庭中央,盤堆果實羅酒漿。

主人前跪燒瓣香,一年戶口安且康。

荷神之德報所當,今值除夕歸帝鄉。

更迎龍駕錫福長,五更曉起未出房。

迎喜避鶴擇向方,後趨庭院拜玉皇。

送神爆竹聲硠硠,夙興歡喜謹立旁。

遙瞻爐煙縹緲光,靄靄天門辟九閶。

詩詞問答

問:《帝京歲暮八詠擬樂府·其六·供天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二部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十七

參考注釋

新年

一年之始,指元旦及其後的幾天。舊按農曆,今亦按公曆

淑氣

(1).溫和之氣。 晉 陸機 《悲哉行》:“蕙草饒淑氣,時鳥多好音。” 唐 柳道倫 《賦得春風扇微和》:“青陽初入律,淑氣應春風。” 宋 朱淑真 《冬至》詩:“黃鐘應律好風吹,陰伏陽升淑氣回。”《白雪遺音·馬頭調·消魂二月》:“消魂二月春光明媚,淑氣陣陣催。”

(2).指天地間神靈之氣。《舊唐書·音樂志四》:“祥符淑氣,慶集柔明。” 明 鄭仲夔 《耳新·藹吉》:“勁骨幹霄,品業兼擅,非鍾川岳之淑氣者不能。”

百祥

(1).各種吉利的事物。《書·伊訓》:“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唐 權德輿 《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獻替均三壤,貞明集百祥。”

(2).眾神。 唐 李嶠 《汾陰行》:“回旌駐蹕降靈場,焚香奠醑邀百祥。”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萬邦

(1).所有諸侯封國。後引申為天下,全國。《書·堯典》:“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詩·大雅·文王》:“儀刑 文王 ,萬邦作孚。” 鄭玄 箋:“儀法 文王 之事,則天下鹹信而順之。”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詔詩表》:“君臨萬邦,萬邦既化。” 唐 白居易 《賀雨》詩:“遂下罪己詔,殷勤告萬邦。” 明 張居正 《恭勵聖學詩》:“元後輔萬邦,綏猷良不易。” 劉師培 《古書疑義舉例補·虛數不可實指之例》:“古代邦國狹小, 虞 夏 之交,計有萬國,而後世遂有萬邦之語。”

(2).泛指眾多的國家。 郭沫若 《新華頌·毛 * 的旗幟迎風飄揚》:“我們反抗侵略,睦鄰萬邦,要保衛世界和平,必須有力量。”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帝里

猶言帝都,京都。《晉書·王導傳》:“ 建康 ,古之 金陵 ,舊為帝里,又 孫仲謀 、 劉玄德 俱言王者之宅。” 唐 李百藥 《賦得魏都》詩:“帝里三方盛,王庭萬國來。” 明 張居正 《祭封一品嚴太夫人文》:“跂予望之, 章江 之陬;白雲紫氣,帝里皇州。” 清 金人瑞 《春感》詩之一:“忽承帝里來知己,傳道臣名達聖人。”

中宵

中夜,半夜。 晉 陸機 《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之二:“迅雷中宵激,驚電光夜舒。”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大赦制》:“中宵屢興,終食累嘆。” 清 龔自珍 《懺心》詩:“經濟文章磨白晝,幽光狂慧復中宵。” 陳毅 《滿江紅·游廣東旋到海南島度假》詞:“應中宵起舞到雞鳴,練腰腳。”

華燭

(1).光彩映照。

(2).華美的燭火。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華燭爛,幄幙張,動朱脣,發清商。” 唐 鮑溶 《雜歌謠辭·李夫人歌》:“璿閨羽帳華燭陳,方士夜降夫人神。”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和楊民瞻送祐之弟還侍浮梁》詞:“珠淚爭垂華燭暗,雁行欲斷哀箏切。”

(3).舊時結婚所用的畫有彩飾的蠟燭。借指婚禮。《剪燈餘話·洞天花燭記》:“丈人讀既,稱嘆再三,遂留宿,以光華燭之會。”

煒煌

(1).猶輝煌。 唐 寒山 《詩》之一○四:“富兒會高堂,華燈何煒煌。”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誌二》:“時見有簾幃,燈燭煒煌,皆莫知何處。” 明 何景明 《荷花賦》:“呈紅顏以流曄兮,麗繁星之煒煌。”《古今小說·張道陵七試趙昇》:“只見廟中香菸繚繞,燈燭煒煌。”

(2).華盛貌。 唐 溫庭筠 《鴻臚寺四十韻》:“錫宴得佳致,車從真煒煌。” 明 楊慎 《庭中有奇樹》詩:“春風一披拂,花葉何煒煌。”

屏風

(1).室內陳設。用以擋風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畫。《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待客坐語,而屏風后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問親戚居處。”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太宗 令 虞監 寫《烈女傳》以裝屏風,未及求本,乃暗書之,一字無失。” 清 李漁 《玉搔頭·抗節》:“只好算個畫裡鴛鴦,便做他屏風上的侍妾。” 茅盾 《手的故事》:“ 陸紫翁 和 周老九 挑中了右面那架屏風背後的好地方,悄悄說著話。”

(2).即荇菜。又名鳧葵,莖呈紫色。《楚辭·招魂》:“紫莖屏風,文緣波些。” 王逸 註:“屏風,水葵也。” 洪興祖 補註引《本草》:“鳧葵,即莕菜,生水中,俗名水葵。”

(3).中草藥防風的別名。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範圍內適中的統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離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獄中雜記》

圓柱矗立在市廣場中央

(2) 指國家或黨派政治權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韓非子·揚權》

果實

同“果 1 ”

大黃其實是一片葉子的葉柄,卻被當成果實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業活動中接待客人或顧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財物的所有人

無罪於主人。——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3) 權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馬等的所有者

國家的主人

主人與僕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賓客的人

主人下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5) 又

主人忘歸客不發。

瓣香

(1).佛教語。猶言一瓣香。 宋 陳若水 《沁園春·壽游侍郎》詞:“丹心在,尚瓣香歲歲,遙祝 堯 齡。” 清 計東 《再與宋牧仲書》:“乃於郡署旁廢圃中,西向設瓣香,流涕再拜而去。”《紅樓夢》第一一四回:“昨日知老太太仙逝,謹備瓣香至靈前拜奠,稍盡微忱。”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附錄二《庚子送灶即事》詩:“隻鷄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參見“ 一瓣香 ”。

(2).師承;敬仰。 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卷一:“近來 浙中 詩人,皆瓣香 厲鶚 《樊榭山房集》。” 胡適 《西遊記考證》六:“盡登其詩入《山陽耆舊集》。擇其傑出者各體載一二首於此,以志瓣香之意雲。”

(3).喻崇敬的心意。 郭沫若 《參觀劉胡蘭紀念館》詩:“五洲萬國佳兒女,海角天涯獻瓣香。”

戶口

(1) 指一地住戶及其人口。一家叫一戶,一人叫一口

不敢斂戶口。——《聊齋志異·促織》

言其戶口。——清· 洪亮吉《治平篇》

戶口消落。

戶口則增。

(2) 居民

自從拗相公當權,創立新法,傷財害民、戶口逃散。——《警世通言》

除夕

元旦前夜

帝鄉

傳說中天帝住的地方

帝鄉不可期。——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龍駕

(1).龍拉的車。《楚辭·九歌·雲中君》:“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 王逸 註:“言天尊雲神,使之乘龍。”後泛指神仙的車駕。 唐 元稹 《古決絕詞》:“虹橋薄夜成,龍駕侵晨列。”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一:“龍駕朝紫微,後天保令名。”

(2).天子的車駕。《藝文類聚》卷四引 南朝 齊 謝朓 《七夕賦》:“迴龍駕之容裔,亂鳳管之淒鏘。” 唐 喬知之 《侍宴應制得分字》詩:“豫游龍駕轉,天樂鳳簫聞。”

錫福

賜福。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天上福星恆錫福,人間徽士愛流徽。”

五更

(1) 舊時把一夜分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達五更。——《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迎喜

見“ 迎喜神 ”。

向方

(1).歸向正道。方,義方。《文子·符言》:“開道之於善,而民向方矣。” 徐靈府 註:“正道而可以誘民。”《南史·梁始興忠武王憺傳》:“ 憺 至州……又興學校,祭 漢 蜀郡 太守 文翁 ,由是人多向方者。” 明 歸有光 《送吳純甫先生會試序》:“自少年學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進之。”

(2).謂遵循正確方向。 明 高攀龍 《答何府尊書》:“卻如無舵之舟,莫知把握;無鍼之盤,莫知向方。”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藉書園書目敘》:“專門之業失傳,古職之失守,而學者無所向方故也。”

(1).崇尚正直,遵循正道。 唐 白居易 《田穎可亳州刺史制》:“故臨戎則士樂為用,撫下而眾知嚮方。” 宋 范仲淹 《代人奏乞王洙充南京講書狀》:“士務稽古,人知嚮方。” 明 唐順之 《葛母傳》:“自是書院成而 揚 之士彬彬多嚮方者。”

(2).指方向,前進的目標。 元 揭傒斯 《送張都事序》:“天下郡縣不患無賢守令,患上之人不能正其好惡以示其嚮方。”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上》:“掇遺逸,抉隱幽,榷嚮方,樹懲勸。”

庭院

正房前面的寬闊地帶;也泛指院子

庭院納涼。——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玉皇

中國道教崇奉的天帝,即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簡稱玉皇大帝或玉帝。原是光嚴妙樂國王子,後捨棄王位到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輔國救民,濟度眾生。又經歷億萬劫才修成“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玉清境三元宮,是總管天上、人間一切禍福的尊神

送神

(1).古代祭神,祭畢送之使去,謂之“送神”。《後漢書·禮儀志上》:“夜漏未盡七刻初納,進熟食,送神,還,有司告事畢。” 唐 韓愈 《柳州羅池廟碑》:“作《迎享送神詩》遺柳民,俾歌以祀焉。”《清嘉錄·念四夜送灶》引 清 郭麐 《送灶詞》:“千家送神爆竹齊,小兒索飯門東啼。”

(2).指驅送鬼神。 逯斐 《獵人小屋·椰林喜曲》:“一鑼鳴百鑼和,用來驅鬼送神。”

爆竹

古時用火燒竹,畢剝有聲,火花迸裂,稱為爆竹。今人用紙卷火藥,點燃發響,也稱爆竹,或稱爆仗

硠硠

(1).石相擊聲。 唐 柳宗元 《晉問》:“羅列而伐者……聲振連巒,柹填層谿。丁丁登登,硠硠稜稜,若兵車之乘凌。” 唐 鮑溶 《雲溪竹園翁》詩:“硠硠雲溪里,翠竹和雲生。”

(2).形容他物相擊聲。 唐 楊炯 《渾天賦》:“聞雷霆之隱隱,聽枹皷之硠硠。” 清 錢謙益 《嫁女詞》之一:“中堂何喧闐,明燭耀銀缸。箱簾啟萎蕤,刀尺聲硠硠。”

(3).堅強。《文選·潘岳<馬汧督誄>》:“慨慨 馬生 ,硠硠高致。” 李善 注引《廣雅》曰:“硠硠,堅也。” 清 龔自珍 《懷我生之先箴》:“天干硠硠,地支氣昌;帝組織我陰陽,庸詎知非我符?” 清 馮桂芬 《按察司銜署安徽廬鳳潁道天津剛愍金公墓志銘》:“硠硠 金公 ,傲若有餘。指揮料量,苗薅髮梳。”

夙興

早起。《禮記·昏義》:“夙興、婦沐浴以俟見。” 孫希旦 集解:“夙,早也,謂昏明日之早晨也。興,起也。”《漢書·武帝紀》:“今朕獲奉宗廟,夙興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淵水,未知所濟。” 顏師古 註:“夙興,早起也。” 清 方文 《潛山道中》詩:“策蹇愁荒道,聞鷄戒夙興。”

歡喜

(1) 喜愛、愛好

她歡喜拉手風琴

(2) 喜歡、喜愛

歡喜滑水

謹立

謂嚴守立身為人之道。 宋 歐陽修 《集賢校理丁君墓表》:“君為人,外和怡而內謹立,望其容貌進趨,知其君子人也。”

遙瞻

向遠方看;凝目遠視

爐煙

見“ 爐煙 ”。

亦作“ 爐煙 ”。1.熏爐或香爐中的煙。 南朝 梁簡文帝 《曉思詩》:“爐煙入斗帳,屏風隱鏡臺。” 宋 蘇軾 《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詩:“暮歸走馬沙河塘,爐煙裊裊十里香。” 清 支機生 《珠江名花小傳》:“爐煙暗遞浩歌聲。”

(2). 廬山 香爐峰 的雲氣。借指 香爐峰 。 宋 梅堯臣 《寄王江州》詩:“何嘗聞堠火,唯是對爐煙。潮到 盆城 否?猶期信可傳。”

(3).舊時宮殿前丹墀設焚香爐,後因以指代宮廷、朝官。 唐 無名氏 《元日觀上公獻壽賦》:“趨雲陛以陳詞,向爐煙而稽首。” 唐 韋應物 《燕李錄事》詩:“與君十五侍皇闈,曉拂爐煙上赤墀。” 唐 方乾 《送杭州李員外》詩:“必恐駐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爐煙。”

(4).指爐火。 宋 周邦彥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詞:“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爐,一本作“ 罏 ”。

縹緲

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靄靄

雲霧密集的樣子

山頭靄靄暮雲橫。——宋· 蘇軾《題南溪竹上》

天門

(1) 神話傳說中天宮的門

(2) 帝王宮殿大門

(3) 指人額頭的中間

(4) 人的心(道士用語)

九閶

(1).九天之門。指天。 清 龔自珍 《贈太子太師涿州盧公神道碑銘》:“我書公勞,十不六七,塞滿九閶。”

(2).指朝廷。 清 張九鉞 《振災篇》:“痌瘝一上聞,惠澤下九閶。” 清 唐孫華 《張母陳太孺人貞節詩》:“旌命下九閶,恩綸賁黃壚。”

詩詞推薦

帝京歲暮八詠擬樂府·其六·供天地原文_帝京歲暮八詠擬樂府·其六·供天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