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市迎神謠·其三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坊市迎神謠·其三原文

楊枝祇合灑涓涓,化作滂沱遍大千。

濡首沾裳渾不惜,看來人似飲狂泉。

詩詞問答

問:坊市迎神謠·其三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坊市迎神謠·其三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坊市迎神謠·其三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先韻

參考注釋

楊枝

(1).楊柳的枝條。舊俗於分別之際常折以送行。 元 戴表元 《昨日行》:“楊枝不耐秋風吹,薄交易結還易離。” 清 王士禛 《楊枝紫雲曲》之一:“名園一樹緑楊枝,眠起東風踠地垂。”

(2).梵語,譯曰齒木。取楊柳等之小枝,將枝頭咬成細條,用以刷牙,故又稱楊枝。 晉 法顯 《佛國記》:“出 沙祇城 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楊枝。”《隋書·南蠻傳·真臘》:“每旦澡洗,以楊枝浄齒,讀誦經咒。”

(3).指 白居易 的侍妾 樊素 。 樊素 善唱《楊枝曲》,故以曲名人。後常用以為典,亦泛指侍妾婢女或所思戀的女子。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序:“妓有 樊素 者,年二十餘,綽綽有歌舞態,善唱《楊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聞 洛 下。” 宋 蘇軾 《朝雲詩》:“不似 楊枝 別 樂天 ,恰如 通德 伴 伶玄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 李尚書 雍熙 學道,散遣歌姬…… 阮亭 亦云:‘萬種心情消未盡,忍辭駱馬遣 楊枝 ?’”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驚心薄俗太支離,失笑高門半守雌。一紙巵詞何足算,三年五度遣 楊枝 。” 郁達夫 《相思樹》詩之三:“我去 蓬萊 覓棗瓜,君留古渡散天花。他年倘向 瑤池 見,記取 楊枝 舞影斜。”

涓涓

(1) 細小的水流

絹絹源水

(2) 細水緩流的樣子

泉涓涓而始流

化作

(1).化育生成。《莊子·天道》:“萬物化作,萌區有狀,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自拜上帝之後,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

(2).變成。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廬陵 有木客鳥,大如鵲,千百為羣,不與眾鳥相厠。俗雲是古之木客花化作。”《西遊記》第十五回:“卻才是 金頭揭諦 請了菩薩來,把那澗里龍化作我們的白馬。” 魯迅 《野草·雪》:“寒夜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

滂沱

(1)

(2) 形容雨下得很大

(3) 比喻眼淚流得很多,哭得厲害

涕淚滂沱

(4) 形容水流盛大的樣子

大千

“ 大千世界 ”的省稱。 晉 道恆 《釋駁論》:“故神暉一震,則感動大千。” 宋 蘇軾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詩:“忽登最高塔,眼界窮大千。” 趙朴初 《滿庭芳·為人民大會堂作》詞:“氣吞大千, 天安門 外, 泰岱 壯嚴。”

濡首

(1).語出《易·未濟》:“上九,有孚於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後以“濡首”謂沉湎於酒而有失本性常態之意。 漢 王粲 《酒賦》:“昔在 公旦 ,極茲話言,濡首屢舞,談易作難。” 唐 元稹 《飲致用神麴酒》詩:“琉璃驚太白,鍾乳訝微青。詎敢辭濡首,並憐可鑑形。” 明 鄭若庸 《玉玦記·陰判》:“達人厲志豈刻舟,狂夫任性終濡首。”

(2).埋頭;專心致志。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師利贊》:“虛引之性,彰於立德。軌世之表,聞於童真。廉俗之風移,則感時之訓興。故云濡首又以法王子為名焉。” 賴家度 李光璧 《于謙和北京·于謙的家世和成年》:“這時 于謙 潛心求學,努力讀書,‘濡首下帷,足不越戶’。”

不惜

(1)

 

不顧惜

不惜工本

(2)

 

捨得

為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

看來

就所能看到或判定的範圍來說

現在看來事情沒有那么糟,你說呢

狂泉

(1).傳說中使人飲後發狂的泉水。《宋書·袁粲傳》:“昔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

(2).喻指接受錯誤的思想、學術。 康有為 《法國革命史論》:“乃益信吾國經三代之政, 孔子 之教,文明美備,萬法精深,昇平久期,自由已極,誠不敢妄飲狂泉甘服毒藥也。”

(3).湍急的泉水。 清 陳夢雷 《行路難》詩:“層巒爭地迭蒼翠,狂泉奔壑殷如雷。”

詩詞推薦

坊市迎神謠·其三原文_坊市迎神謠·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