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總督福康安奏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陝甘總督福康安奏原文

狂回倡新教,潢池煽孽氛。

綠旗兵多懦,是用遣重臣。

巴圖魯侍衛,速領掃邊塵。

次第發京兵,健銳火器軍。

統之以宿將,威名天下聞。

雖彼小么么,何足稱敵人。

肆掠其罪重,迅靖期安民。

福康安先至,旗鼓乃一新。

逆賊懾喪膽,巢穴保死頻。

石峰厥巢穴,底店為戶門。

恃此為守禦,蟻聚更蜂屯。

四路直進攻,一可當百群。

大鞣與大膊,辰戰至酉申。

賊眾乃大敗,逃竄迸紛紛。

營卡奪十餘,山樑據以陳。

將進攻石峰,指日捷音臻。

詩詞問答

問:陝甘總督福康安奏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陝甘總督福康安奏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十

2. 甘省逆回田五等倡興新教糾眾滋擾自四月十五日起事至今兩月該督提等雖屢經殺賊並殲斃賊目田五等而總督李侍堯不早赴軍營督剿提督剛塔不嚴籌邀截又綠營兵丁懦怯無能致賊匪於馬家堡馬營街兩次翻山逃竄復得糾黨肆出於隆德靜寧伏

參考注釋

新教

基督教的一派。是十六世紀 歐洲 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天主教而產生的各個新宗派的統稱。與天主教、正教並稱為基督教三大派別。在 中國 ,通常稱為基督教或耶穌教。

潢池

(1).池塘。 明 唐順之 《海上凱歌贈湯將軍》詩之二:“自咤一身都是膽,欲將巨海作潢池。”

(2).見“ 潢池弄兵 ”。

煽孽

播揚毒焰。 唐 柳宗元 《湘源二妃廟碑》:“潛火煽孽,燉於融風。”

旗兵

亦作“旂兵”。八旗兵丁。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勘定三藩,洗盪西域,旂兵勛伐,亦炳炳在緑營上。” 老舍 《茶館》第一幕:“還有那個 康有為 ,不是說叫旗兵不關錢糧,去自謀生計嗎?”

是用

因此。《左傳·襄公八年》:“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於道。” 漢 張衡 《東京賦》:“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 漢 ,而欣戴 高祖 。”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是用瀝血鳴神,剖心告世。”

重臣

在朝廷中地位舉足輕重的大臣

元老重臣

巴圖魯

蒙語,意為勇士。 清 初,滿族、蒙古族有戰功者多賜此稱。在巴圖魯稱號之前,復冠他字為“勇號”,冠以滿文如搏奇、烏能伊之類者,謂之清字勇號。後來也用於漢族武官,冠以漢文英勇、剛勇之類者,謂之漢字勇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巴圖魯,譯言好漢,與《元史》稱拔都、拔突、霸都魯等類字異義同。”《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就是營、哨各官,也都是當時立過汗馬功勞,甚么‘黃馬褂’、‘巴圖魯’、‘提督軍門頭品頂戴’,一個個保至無可再保。” 張天翼 《夏夜夢》:“她爸爸生前是個在旗的將軍,封了英勇巴圖魯,女兒現在可在賣唱。”

侍衛

(1) 在帝王左右衛護的武官

(2) 侍從並護衛

邊塵

(1).邊地的塵土。 唐 岑參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馬》詩:“習戰邊塵黑,防秋塞草黃。” 明 馮夢龍 《精忠旗·逆檜南歸》:“雙袖染邊塵,回首關津,受恩深,處假為真。” 清 方文 《偕蔣穆之登金山懷龍友先生》詩:“邊塵一起飛黃葉,岸柳重攀變緑枝。”

(2).代稱邊境戰事。《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新城 太守 孟達 反,詔驃騎將軍 司馬宣王 討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今者海內清定,萬里一統,三垂無邊塵之警,中夏無狗吠之虞。” 唐 戴叔倫 《送耿十三湋復往遼海》詩:“野迥邊塵息,烽消戍壘空。”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從容殲小丑,談笑靜邊塵。”

次第

依一定順序,一個挨一個地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之一)》

次第花開

火器

用火力殺傷人或用火力發射的兵器,如槍、炮、 * 、 * 等

西人長火器。——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火器利襲遠。

與之競火器。

以火器困我。

宿將

久經戰陣的將領

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史記·魏公子列傳》

威名

因力量或武功而得到的名望

威名遠揚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么么

微細貌。

足稱

值得稱道。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目欲其顏,心顧其義,揚詩守禮,終不過差,故足稱也。”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全 趙 之袨服叢臺,方此為劣 臨淄 之揮汗成雨,曾何足稱。”《隋書·王韶元岩等傳贊》:“ 元巖 王韶 ,任當彼相,並見嚴憚,莫敢為非,謇諤之風,有足稱矣。”

敵人

(1)

(2) 企圖使某人或某事受到損害,或企圖推翻使某人某事遭到失敗的人

(3) 互相仇恨而敵對的人或敵對的方面

然倉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肆掠

(1).鞭撻。《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獄訟。”按,《淮南子·時則訓》作“毋笞掠”。

(2).亦作“ 肆略 ”。大肆搶劫。《宋史·高宗紀三》:“ 虔州 衛兵及鄉兵相殺,縱火肆掠三日。” 明 李東陽 《明故亞中大夫山西布政司左參政樊公墓碑銘》:“ 襄 鄧 飢,流民肆掠,且萬數。”《續資治通鑑·宋仁宗皇祐四年》:“初, 廣州 以賊遽至,不及清野,故賊得肆略。”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粵東要撫》:“適 英 人以賂,故撤去四方炮臺之兵,肆掠於城外。”

安民

安定人民生活;安撫人民。《書·皋陶謨》:“在知人,在安民。” 孔穎達 疏:“在於能安下民。” 晉 陸機 《五等諸侯論》:“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明 張居正 《請蠲積逋以安民生疏》:“竊聞致理之要,惟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說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盤清府庫。”

康安

太平。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貞觀 四載,天下康安,斷死刑至二十九人而已。”

旗鼓

旗和鼓。古時軍中用以發號施令

故國之旗鼓。——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一新

全部更新。 宋 陸九淵 《張公墓誌》:“變其舊俗,軌範一新,鄉里改觀焉。”《明史·王竑傳》:“ 竑 至,簡士馬,繕阨塞,劾將帥不職者,壁壘一新。” 毛 * 《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我們認為抗戰已到了緊急的轉變關頭,只有迅速召集這種有權力而又能代表民意的國民大會,才能一新政治面目,挽救時局危機。”

逆賊

叛賊

罵逆賊當死。——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喪膽

形容十分懼怕

我軍向前推進,敵人聞風喪膽

巢穴

(1) 蟲鳥獸類棲身之處

(2) 比喻盜匪等盤踞的地方

海盜們沉了一條船,切斷通向他們巢穴的去路

戶門

(1).門戶。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出生入死篇》:“夫生之於形也,神為之蒂,精為之根,營爽為宮室,九竅為戶門。”

(2).戶計。《元典章·吏部二·禁治驟升品級》:“是一般受了國家宣勅,管著軍民人匠等戶,更把持官府,欺凌百姓,影占自己的戶門差役。”參見“ 戶計 ”。

蟻聚

亦作“螘聚”。如螞蟻般聚集。比喻結集者之多。《三國志·吳志·周魴傳》:“ 錢唐 大帥 彭式 等蟻聚為寇。” 晉 袁宏 《後漢紀·獻帝紀一》:“百姓驚愕不解此意,必糜沸螘聚,以致擾亂。”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是以選人冗冗,甚於羊羣;吏部喧喧,多於蟻聚。” 明 陶宗儀 《輟耕錄·記宋宮殿》:“曰 選德 坤寧殿 ,貴妃、昭儀、婕妤等位宮人直舍螘聚焉。” 俞平伯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樓外樓 高懸著眩目的石油燈,酒人已如蟻聚。”

蜂屯

猶蜂聚。 元 陳高 《丁酉歲述懷一百韻》:“處處蜂屯盛,時時豕突狂。” 清 曾國藩 《何君殉難碑記》:“ 長淮 以南, 天柱 內外,所在蜂屯。”

四路

(1).指軍隊進、退、左、右的運動路線。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善者》:“故兵有四路、五動:進,路也;退,路也;左,路也;右,路也。”

(2).四方道路。 唐 汪遵 《楊柳》詩:“ 亞夫 營畔柳濛濛, 隋主 堤邊四路通。”

(3).引申指四方,各處。《泠眼觀》第四回:“後來無法,只好遣派龜奴鱉腿,四路邀請那些酸秀才到家。”

直進

(1).謂以直道進身。《管子·法法》:“忠臣直進,以論其能。”

(2).謂徑直前趨。 晉 孫綽 《游天台賦》:“濟 楢溪 而直進,落五界而迅征。”

當百

(1).古代軍吏名。 明 王志堅 《表異錄·人物》:“當百,軍吏名也;五百,武校名也。”

(2).指當百錢。古代錢幣名。幣值以一當百。《明史·食貨志五》:“兵部尚書 王象乾 ,請鑄當十、當百、當千三等大錢,用龍文,略倣白金三品之制,於是兩京皆鑄大錢。”

賊眾

眾賊人,賊徒們。 三國 魏 繆襲 《魏鼓吹曲十二曲·克官渡》:“賊眾如犬羊,王師尚寡沙塠傍。”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預撰神道碑》:“時 師雄 雖死,賊眾尚有萬人。”《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望見賊眾擁護著銀鞘慌忙的前走。”

大敗

在競爭和軍事對抗中遭受慘重的失敗

逃竄

逃跑流竄;潰散奔逃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山樑

山脊

翻過一道山樑

進攻

(1)

(2) 接近敵人並主動攻擊

(3) 在鬥爭或競賽中發動攻勢

指日

猶不日。謂為期不遠。 三國 魏 曹植 《應詔》詩:“弭節長騖,指日遄征。” 唐 韓愈 《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還家雖闕短,指日親晨餐。” 明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翠》:“公急出,則客去遠。聞其故,驚顏如土,大哭曰:‘此禍水也,指日赤吾族矣!’” 陳毅 《潛艇上留題》詩:“大哉新 中國 ,指日富且強。”

捷音

勝利的訊息;捷報

詩詞推薦

陝甘總督福康安奏原文_陝甘總督福康安奏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