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原文
雨后土溽潤,濕氣蒸為暑。
雖無鑠流威,頗憚溫漬苦。
冰盤縱卻炎,清宴遑寧處。
況當甫霈沾,趁時農功舉。
嗟我三農夫,曝背真勤楚。
更念黍與稷,稚苗才出土。
暢達藉暑催,亦賴灑涼雨。
早晚幸可期,霉生看柱礎。
詩詞問答
問: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八十七
參考注釋
雨後
指穀雨後採制的茶葉。《宋史·食貨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歸州 、 江南 、 荊湖 ,有龍溪、雨前、雨後之類十一等。”
溽潤
濕潤。 唐 徐浩 《寶林寺作》詩:“禪堂清溽潤,高閣無恢炱。”
濕氣
(1) 液體(如水)以比較微小的量散發或凝結並彌散在氣體中成為一種看不見的蒸氣或是霧;特指大氣的水汽
(2) 中醫指濕疹、手癬、腳癬等症
冰盤
(1).盤內放置碎冰,上面擺列藕菱瓜果等食品,叫做冰盤。夏季用以解渴消暑。 唐 韓愈 《李花》詩之一:“冰盤夏薦碧實脆,斥去不御慚其花。” 明 何大復 《苦熱行》之一:“美人冰盤薦朱李,道上行人多渴死。” 清 孫枝蔚 《古別離》詩:“別君六月中,冰盤浸碧藕。”
(2).指大的瓷盤。 宋 王安石 《書任村馬鋪》詩:“冰盤鱠美客自知,起看白水還東馳。”《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馬二先生 舉眼一看,樓中間掛著一張匹紙,上寫冰盤大的二十八個大字。”《天雨花》第九回:“內堂小酌送來臨,煖鍋一坐冰盤四,三人入位坐安身。”
(3).喻指月亮。 宋 高觀國 《齊天樂·中秋夜懷梅溪》詞:“晚雲知有關山念,澄霄卷開清霽。素景中分,冰盤正溢,何啻嬋娟千里。危欄靜倚。” 明 屠隆 《綵毫記·祖餞都門》:“羨你學克武庫,才鬱虹梁,志潔冰盤,一任浮雲舒捲。”《紅樓夢》第四八回:“ 香菱 聽了,便拿了詩找 黛玉 , 黛玉 看時,只見寫道:‘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 * 冰盤。’”
冰槃:大的瓷盤。 宋 蘇軾 《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詩:“青浮卵盌槐芽餅,紅點冰槃藿葉魚。”
清宴
見“ 清燕 ”。
見“ 清晏 ”。
遑寧
安逸;安寧。 唐 柳宗元 《塗山銘》:“方岳列位,奔走來同。山川守神,莫敢遑寧。” 宋 王禹偁 《滁州謝上表》:“臣拜命已來,通宵自省,恐是臣所賃官屋,在 高懷德 宅中。一昨 開寶皇后 權厝之時,便欲移出,未有去處,甚不遑寧。” 明 吳承恩 《平南頌》:“赫赫□公,公心為國,豈敢遑寧,主憂臣辱。”
趁時
亦作“趂時”。1.及時。 宋 陳造 《田家謠》:“飯熟何曾趂時喫,辛苦僅得蠶事畢。”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和趙景明知縣韻》詞:“君要花滿縣,桃李趁時栽。” 明 沉榜 《宛署雜記·宣諭》:“三月,説與百姓每:趁時耕種,不要懶惰農業。”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下十四:“家務事沒人料理,孩子沒人打收管,豬和雞餵得不趁時。”
(2).乘便,利用有利時機。 元 無名氏 《小孫屠》戲文第三出:“對此三春好景,就西郊這 麗春園 內沽賣香醪。一來趁時翫賞;二來恐遇得個情人,亦是天假其便。” 徐興業 《金甌缺》第二部第十五章:“他不是熬資格、磨歲月,按照年資輩分,穩步升到首輔地位的典型的首相,而是那種趁時邀利,平步登天的暴發戶式的首相。”
農夫
1.指務農的人。 2.特指從事農業勞動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曝背
(1).背朝烈日。 漢 賈誼 《新書·春秋》:“夫百姓喣牛而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豈為鳥獸也哉?”
(2).借指耕作。《三國志·蜀志·秦宓傳》:“僕得曝背於隴畝之中……安身為樂,無憂為福。”
(3).以背向日取暖。 唐 劉長卿 《初到碧澗招明契上人》詩:“漸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 唐 李頎 《野老曝背》詩:“百歲老翁不種田,惟知曝背樂殘年。” 清 沉初 《<西清筆記>自序》:“他日茅簷曝背,以示子孫, 歐陽子 所謂‘顧瞻玉堂,如在天上’者,不啻過。”
出土
(1) 從土裡挖出來
出土文物
(2) 小苗從土裡長出來
暢達
(1) 流暢;通順
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他的作品有版畫的剛勁、水彩畫的輕鬆、明快,點線暢達,給人以更多的想像餘地
(2) 通行無阻
往來暢達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練氣功
(2) 時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這早晚多半已經到家了
(3) 〈方〉∶泛指將來某個時候
你早晚進城來,到我們這裡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幸可
猶言盡可。《北史·薛聰傳》:“帝曾與朝臣論海內姓地人物,戲謂 聰 曰:‘世人謂卿諸 薛 是 蜀 人,定是 蜀 人不?’ 聰 對曰:‘臣遠祖 廣德 ,世仕 漢 朝,時人呼為 漢 。臣九世祖 永 ,隨 劉備 入 蜀 ,時人呼為 蜀 。臣今事陛下,是 虜 非 蜀 也。’帝撫掌笑曰:‘卿幸可自明非 蜀 ,何乃遂復苦朕。’”
柱礎
承柱的礎石;柱下的基礎。《淮南子·說林訓》:“山雲蒸,柱礎潤。”《晉書·四夷傳·秦國》:“琉璃為牆壁,水精為柱礎。” 唐 岑參 《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見呈》詩:“草根侵柱礎,苔色上門關。” 清 黃景仁 《初夏命仆刈階草》詩:“梅雨穿老屋,柱礎苔氣溼。”《考古通訊》1956年第3期:“柱礎就是柱下的基礎。它主要的功用是將柱身中的荷重載布於地上較大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