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寺原文
新晴一度一登攀,無補峽靈真厚顏。
海色漸分青壁外,溪聲不斷綠蘿間。
何人肯抗塵容臥,有客差同怪石閒。
即使招提飛不到,也應奇秘甲名山。
詩詞問答
問:飛來寺的作者是誰?答:朱學熙
問:飛來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飛來寺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朱學熙的名句有哪些?答:朱學熙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刪韻
2. 峽志綠作煙
參考注釋
新晴
天剛放晴;剛放晴的天氣。 晉 潘岳 《閒居賦》:“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宋 秦觀 《望海潮·洛陽懷古》詞:“ 金谷 俊游, 銅駝 巷陌,新晴細履平沙。” 清 黃遵憲 《養疴雜詩》之十:“竹外斜陽半滅明,捲簾欹枕看新晴。” 吳組緗 《山洪》十:“這是個新晴的極好天氣。”
一度
(1) 曾經,從前
一度是很快樂的
(2) 有過一次
他因病一度休學
登攀
攀登,努力向上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毛 *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上》
無補
沒有補益,無益
這樣恐怕無補於事
靈真
道教指修真得道。《漢武帝內傳》:“又欲令悠悠者,知天地間有此靈真之事,足以卻不信之狂夫耳!” 唐 韋應物 《學仙》詩之一:“昔有道士求神仙,靈真下試心確然。”《雲笈七籤》卷七九:“滌盪穢俗,許以更始,修心慎違,希企靈真。”
厚顏
厚臉;不知羞恥
海色
(1).海面呈現的景色。常受天空顏色、海底底質等的影響。 唐 祖詠 《江南旅懷》詩:“海色晴看雨,江聲夜聽潮。” 宋 蘇軾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元 宋無 《日出》詩:“金烏搖上浪如堆,萬象分明海色開。”
(2).將曉時的天色。 唐 李白 《古風》之十八:“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 王琦 注引 楊濟賢 曰:“海色,曉色也。雞鳴之時,天色昧明,如海氣矇矓然。”
青壁
(1).青色的山壁。《晉書·隱逸傳·宋纖》:“﹝ 馬岌 ﹞銘詩於 石壁 曰:‘丹崖百丈,青壁萬尋。’” 唐 柳宗元 《永州崔中丞萬石亭記》:“其上青壁斗絶,沉於淵源,莫究其極。” 清 厲鶚 《同張妙峰探梅西溪留宿永興寺》詩:“扁舟掠雲林,側帽望青壁。”
(2).指青山。 前蜀 貫休 《上東林和尚》詩:“讓紫歸青壁,高名四海聞。”
(3).車壁塗以青色。《隋書·禮儀志五》:“三品已上通幰車則青壁。”
溪聲
溪澗的流水聲。 唐 陳潤 《宿北樂館》詩:“庭木蕭蕭落葉時,溪聲雨聲聽不辨。” 宋 陸游 《登紫翠樓》詩:“水落溪聲壯,天寒山色奇。” 清 趙俞 《溪聲》詩:“卻笑溪聲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間。” 葉聖陶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隨時變換調子。”
不斷
(1)
保持或繼續,常以沒有停頓、沒有終止和不間斷的方式
促進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2)
沒幹擾或阻礙的
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3)
繼續但時有停頓的
他的不斷出現,引起了我們的警惕
(4)
不絕,接連不斷
夏天這裡洪水不斷
子孫滿堂,萬世不斷
抗塵
奔走塵世。 宋 王安石 《上集賢相公啟》:“為吏 南州 ,抗塵末路。”參見“ 抗塵走俗 ”。
怪石
(1).似玉的美石。《書·禹貢》:“ 岱 畎,絲、枲、鈆、松、怪石。” 孔 傳:“怪異好石似玉者。” 陸德明 釋文:“怪石,碔砆之屬。”《山海經·中山經》:“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無草木,多怪石。” 郭璞 註:“怪石,似玉也。” 宋 蘇軾 《後怪石供》:“ 蘇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諸石。”
(2).奇形怪狀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廻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唐 方乾 《題故人廢宅》詩之一:“閒花舊識猶含笑,怪石無情更不言。”
即使
——表示承認某種事實,暫讓一步,在正句里常用“也”呼應,說出結論
即使敗了一陣又如何?全局還沒有失盡
招提
(1).梵語。音譯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後誤為“招提”。其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稱招提僧,四方僧之住處稱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藍,創招提之名,後遂為寺院的別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范光祿書》:“即時經始招提,在所住山南。”《舊唐書·武宗紀》:“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樵舍外已聞犬吠,招提內尚見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四:“且還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參閱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六、《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參見“ 拓提 ”。
(2).招引提攜。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公今宦遊半天下矣,兩京又人物之淵,左顧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不到
(1)
不足,少於…
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師抱怨那個孩子不到學校上課
(3)
不周到
我們是粗人,照顧不到,請多原諒
奇秘
亦作“ 奇秘 ”。1.指奇書秘籍。 晉 葛洪 《抱朴子·遐覽》:“先生既窮觀《墳》《典》,又兼綜奇祕,不審道書凡有幾卷,願告篇目。”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 吳會 、 金陵 擅名文獻,刻本至多……雖連楹麗棟,蒐其奇秘,百不二三。”
(2).謂作為珍品收藏。《新唐書·柳公權傳》:“其遷少師, 宣宗 召至御座前,書帋三番,作真、行、草三體,奇祕,賜以器幣。”
(3).希奇秘密。 潘飛聲 《題披秘石門》詩:“此來發奇祕,宇外高頡頏。”
見“ 奇祕 ”。
標籤:飛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