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石原文
昔聞韶石奇,今睹韶石狀。
奇峰削凡體,斗絕各雄長。
怪石走中流,牙角怒相向。
峽迫春湍豪,撞舂力頗抗。
雙闕屹東西,毬門始誰創。
其旁有阿閣,靈鳳昔來貺。
傳聞帝南巡,九成奏崖嶂。
後夔不可作,疇與辨真妄。
飄搖翠龍駕,髣髴鉤陳仗。
西望蒼梧雲,臨風獨惆悵。
詩詞問答
問:韶石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韶石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漾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四
參考注釋
韶石
山岩名。在 廣東省 曲江縣 (舊屬 韶州 )。傳說 舜 游登此石,奏《韶》樂,因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其高百仞,廣圓五里,兩石對峙,相去一里,小大略均,似雙闕,名曰 韶石 。” 唐 韓愈 《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暫欲繫船 韶石 下,上賓 虞舜 整冠裾。” 宋 王安石 《送子思兄參惠州軍》詩:“樓臺飛半空,秀氣槃 韶石 。”
凡體
猶言俗體。指世俗流行的詩風。
斗絕
(1).陡峭峻險。斗,通“ 陡 ”。《後漢書·西南夷傳·白馬氐》:“﹝ 氐 人﹞居於 河池 ,一名 仇池 ,方百頃,四面斗絶。” 宋 陳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 鍾阜 之支隴隱隱而下,今行宮據其平處以臨城市,城之前則逼山而斗絶焉。” 清 顧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門小坐柵洪橋下》詩:“蠻陬地斗絶,極目天茫茫。”
(2).孤懸。《後漢書·竇融傳》:“ 河西 斗絶在 羌胡 中,不同心勠力,則不能自守。” 姚錫光 《東方兵事紀略·遼東》:“ 錦州 聲援梗阻,必出 石山站 繞 奉天 會城,崎嶇始達。於是 遼陽 斗絶,根本動搖。”
(3).猶懸殊。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夫貧富斗絶者,革命之媒。”
雄長
稱雄,稱霸
互爭雄長
雄長一方
怪石
(1).似玉的美石。《書·禹貢》:“ 岱 畎,絲、枲、鈆、松、怪石。” 孔 傳:“怪異好石似玉者。” 陸德明 釋文:“怪石,碔砆之屬。”《山海經·中山經》:“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無草木,多怪石。” 郭璞 註:“怪石,似玉也。” 宋 蘇軾 《後怪石供》:“ 蘇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諸石。”
(2).奇形怪狀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廻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唐 方乾 《題故人廢宅》詩之一:“閒花舊識猶含笑,怪石無情更不言。”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間
大石當中流。——宋· 蘇軾《石鐘山記》
使船保持在中流駛行
(2) 江河的中段
長江中流
(3) 中等
牙角
(1).牙齒和角。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東方青色龍,牙角何呀呀!” 唐 陸龜蒙 《雜諷》詩之一:“蛟龍在怒水,拔取牙角弄。”
(2).猶鋒芒。 唐 韓愈 《藍田縣丞廳壁記》:“則盡枿去牙角,一躡故跡,破崖岸而為之。”
(3).喻黨羽。《新唐書·逆臣傳中·朱泚》:“ 泚 之來, 滔 攝後務,稍稍翦落 泚 牙角。”
(4).喻端緒。 章炳麟 《原學》:“其材性發舒,亦往往有長短。短者執舊不能發牙角,長者以向之一得今之十。”
相向
相對;面對面
相向前進
撞舂
撞擊;衝擊。 唐 韓愈 《瀧吏》詩:“險惡不可狀,船石相撞舂。” 宋 曾鞏 《喜晴》詩:“況遭積雨駕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清 陳維崧 《沁園春·泊舟胥江大風雨》詞:“ 胥母門 邊,暴雨奔渾,盤渦撞舂。”
雙闕
(1).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兩邊高台上的樓觀。《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兩宮遙相望,雙闕百餘尺。” 唐 吳融 《送僧歸破山寺》詩:“別來雙闕老,歸去片雲閒。” 明 王寵 《入消夏灣》詩:“千山翫迴轉,雙闕開嶙峋。”
(2).借指宮門。 唐 廣宣 《駕幸天長寺應制》詩:“宸游雙闕外,僧引百花間。”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過於雙闕,未嘗一對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國 魏 曹植 《贈徐幹》詩:“聊且夜行游,游彼雙闕間。” 唐 杜甫 《承間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之十:“意氣即歸雙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鰲 註:“雙闕,謂都中。” 明 戴縉 《楚江旅懷》詩:“客夢懸雙闕,鄉心逐五羊。”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毬門
古代擊毬遊戲中,設定於毬場兩端之門,為擊毬的目標。《宋史·禮志二四》:“打毬,本軍中戲。 太宗 令有司詳定其儀。三月,會鞠 大明殿 。有司除地,豎木東西為毬門,高丈餘,首刻金龍,下施石蓮華座,加以采繢。左右分朋主之,以承旨二人守門。” 清 陳維崧 《豐樂樓·辛酉元夜》詞:“鸞鞾獸襖,幾羣牙帳,毬門彈壓,紫陌坊瓦。”
阿閣
四面都有檐霤的樓閣。《尸子》卷下:“ 泰山 之中有神房阿閣帝王録。”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豈直鳳巢阿閣,入 軒後 之圖書;魚躍中舟,稱 武王 之事業。” 清 方文 《贈吳孟虎鴻臚》詩:“藏書萬卷盈阿閣,進酒千鐘對綺筵。”
靈鳳
鳳凰。古以為四靈之一,故稱。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靈鳳所以晨起 丹穴 ,夕萃 軒丘 。”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嵇康<言志>》:“靈鳳振羽儀,戢景西海濱。” 唐 王勃 《江曲孤鳧賦》:“靈鳳翔兮千仞,大鵬飛兮六月。” 明 宋濂 《<詹學士文集>序》:“萃靈鳳之彩毛,擷天葩之奇馨。”
昔來
猶向來;往日以來。《魏書·崔光傳》:“昔來雖屢經戎亂,猶未大崩侵。”
傳聞
(1) 聽到流傳
傳聞說你將同她結婚
(2) 通過多人才了解
(3) 輾轉流傳的訊息
傳聞多失
南巡
天子巡行南方。《書·舜典》:“五月南巡守,至於 南嶽 。”《宋書·文帝紀》:“昔 漢章 南巡,加恩 元氏 。” 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 朱成公 扈駕南巡,給輿後,遂賜常乘。” 清 王士禛 《過汜光湖懷古》詩:“如何萬乘尊,南巡來 建康 。;”
九成
(1).猶九闋。樂曲終止叫成。《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 孔穎達 疏:“成猶終也,每曲一終,必變更奏。故《經》言九成,《傳》言九奏,《周禮》謂之九變,其實一也。”《隋書·音樂志中》:“禮終三爵,樂奏九成。” 唐 張祜 《簫》詩:“還將九成意,高閣竚芳音。”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四折:“猛聽得仙音院鳳管鳴,更説甚《簫韶》九成。”
(2).猶九重,言極高。《呂氏春秋·音初》:“ 有娀氏 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文選·馬融<長笛賦>》:“託九成之孤岑兮,臨萬仞之石磎。” 李善 註:“ 郭璞 曰:‘成,亦重也。’言九者,數之多也。”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黃金建百尺之臺,白玉作九成之觀。”
(3). 唐 代宮名。 清 陳文述 《讀詔寄都下諸侍御》詩:“ 唐 室方熾昌, 驪山 九成 出。”參見“ 九成宮 ”。
(4).十分之九。如:這件衣服有九成新。
崖嶂
狀如屏障的山崖。 唐 杜甫 《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詩:“粉墨形似間,識者一惆悵。干戈少暇日,真骨老崖嶂。” 清 顧炎武 《京師作》詩:“西來 太行 條,連天矚崖嶂。”
後夔
人名。相傳為 舜 掌樂之官。《文選·張衡<東京賦>》:“ 伯夷 起而相儀, 後夔 坐而為工。” 薛綜 註:“ 後夔 , 舜 臣,掌樂之官。” 唐 潘存實 《賦得玉聲如樂》詩:“ 後夔 如為聽,從此振琮琤。”參見“ 一夔 ”。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飄搖
以不穩或不受控制的方式移動;在空中隨風搖動
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翠龍
(1).傳說中的馬名。《漢書·揚雄傳上》:“乘翠龍而超 河 兮,陟 西嶽 之嶢崝。” 顏師古 註:“翠龍, 穆天子 所乘馬也。” 唐 杜甫 《雨》詩:“冥冥翠龍駕,多自 巫山 臺。” 明 何景明 《七夕》詩之一:“飄颻翠龍駕,髣髴青瑤簪。”
(2).用翠羽製作的龍。《明會典·冠服一》:“九龍四鳳冠……上飾翠龍九,金鳳四。”
髣髴
(1).隱約,依稀。《楚辭·遠遊》:“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洪興祖 補註:“《説文》云:髣髴,見不諟也。” 晉 陶潛 《桃花源記》:“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 唐 李紳 《華山慶雲見》詩:“依稀來鶴態,髣髴列仙羣。” 宋 梅堯臣 《和王舍人<憶省中小桃>》:“髣髴物華先上苑,依稀歌吹下 昭陽 。” 清 唐孫華 《石鼓歌》:“蘚斑齧蝕字揞揜,髣髴尚可形模求。”
(2).約略的形跡。《漢書·敘傳上》:“昔有學步於 邯鄲 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 晉 潘岳 《悼亡詩》:“帷屏無髣髴,翰墨有餘跡。” 宋 蘇軾 《凌虛台記》:“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髣髴,而破瓦頽垣無復存者。”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翻今之《易》與《書》,間能得其髣髴。”
(3).類似,好像。《文選·張衡<西京賦>》:“曾髣髴其若夢,未一隅之能睹。” 李善 註:“《説文》曰:彷彿,相似,見不諦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於是以 亮 為右將軍”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漢晉春秋》:“ 曹操 智計殊絶於人,其用兵也,髣髴 孫 吳 。” 宋 蘇軾 《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詩:“近者戱作《凌雲賦》,筆勢髣髴《離騷經》。” 聞一多 《詩與批評·藝術底忠臣》:“無數的人臣,髣髴真珠攢在藝術之王的龍袞上。”
(4).引申為比似,比並。 宋 蘇籀 《欒城先生遺言》:“ 西漢 之文,後世莫能髣髴。” 明 方孝孺 《題褚遂良書<唐文皇帝哀冊>墨跡》:“觀 褚公 所書哀冊,豈後人所可髣髴哉!”
(5).仿照,模仿。 明 焦竑 《焦氏筆乘·龜山不輕解易》:“嘗謂説《易》須髣髴聖人之意,然後可以下筆。”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上:“致畫師數輩,為言姿態折曲,髣髴追寫,卒不肖。”
(6).大約,幾乎。《敦煌變文集·燕子賦》:“脊上縫箇服子,髣髴亦高五尺。” 唐 白居易 《達哉樂天行》:“先賣南坊十畝園,次賣 東都 五頃田;然後兼賣所居宅,髣髴獲緡二三千。” 宋 歐陽修 《晉祠》詩:“廢興髣髴無舊老,氣象寂寞餘山川。”
鉤陳
亦作“鉤陳”。1.星官名。《文選·揚雄<甘泉賦>》:“詔招搖與太陰兮,伏鉤陳使當兵。”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鉤陳,神名也。紫微宮外營陳星也。” 唐 李嶠 《奉和拜洛應制》:“日暮鉤陳轉,清歌上帝臺。” 清 錢謙益 《答越卓凡憲副》詩:“我欲為君歌督護,夜闌酹酒向鉤陳。”
(2).指後宮。《文選·班固<西都賦>》:“周以鉤陳之位,衛以嚴更之署。” 李善 注引《樂葉圖》:“鉤陳,後宮也。”《隋書·高祖紀上》:“任掌鉤陳,職司邦政。” 清 錢謙益 《吳祖洲八十序》:“身雖引退,其聲光氣象尤映望於鉤陳閣道之間。”
(3).一種用於防衛的儀仗。《北史·藝術傳下·何稠》:“帝復令 稠 造戎車萬乘,鉤陳八百連。”《隋書·禮儀志七》:“八年征 遼 ,又造鉤陳,以木板連如帳子。”《續資治通鑑·宋太宗淳化二年》:“巡幸則有大駕法從之盛,御殿則有鉤陳羽衛之嚴。”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惆悵
傷感;愁悶;失意
羈旅而無友生,惘悵兮而私自憐。——《楚辭·九辯》
惆悵人亡書亦絕,後人無復見《青囊》!——《三國演義》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詩詞推薦
疏君通甫以所藏金梅僧遺畫長卷屬題,通甫篤於故舊,而予亦不無宿草秋風之感,遂成一律
方守敦〔清代〕冰綃一幅墨華流,萬壑千崖取境幽。奇氣斯人歸土壤,故交今日重琳璆。寂寥古意回青眼,灌莽秋風感白頭。山水
名句推薦
- 幾鄉因勸勉,耕稼滿雲煙張喬《送龍門令劉滄》
- 字豈無祖,人其有待岳珂《黃魯直書簡帖贊》
- 分甘一不均,戰爭在毫秒曾國藩《寄弟》
- 未央宮暖粘歌袖,揚子江清惱客船張舜民《柳花》
- 秋盡始相見,宵殘即語離丘葵《次長卿韻》
- 高侖蒼蒼,東湖羃羃釋大觀《芝岩禪師贊》
- 豈知天地大變革,原夫八韻竟無用
- 是中果何書,頃刻變天紀釋居簡《八月廿七風雨大浸》
- 歸夢不須驚久客,驟寒便欲作初冬趙蕃《枕上》
- 衰發祗今無可白,故應相對話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