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七月石庵學使重過西園話舊仍用不繫舟小

作者:尹繼善 朝代:清代

原文

棲霞勝處易句留,記否前番韻屢酬。

松柏慣逢如舊雨,溪山正好是新秋。

君應回首吟晴黛,我亦相思夢碧流。

何日聯鑣苔徑里,招攜同上最高頭。

詩詞問答

問:《壬午七月石庵學使重過西園話舊仍用不繫舟小集韻·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尹繼善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尹繼善的名句有哪些?答:尹繼善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2. 石庵適自棲霞來。

參考注釋

棲霞

寺廟名

擁至棲霞禪院。—— 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勝處

美好的地方。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南峰北嶺,多結禪棲之士,東巖西谷,又是剎靈之圖;竹柏之懷與神心妙遠,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為勝處也。”《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承供養者,現世福資,為亡者轉生於勝處。” 明 唐順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勝處也, 彭君 隱焉而樂之。”

句留

逗留;停留。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 上元縣 ﹞自 唐 初並無縣丞,諸司注授,句留在京,縱有赴任者,不月餘必卒。” 清 林則徐 《中秋眺月有作》詩:“鐵橋石柱我未到, 黃灣 胥口 先句留。”

前番

上次。 宋 楊萬里 《郡中上元減舊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詩:“紅錦芙蓉碧牡丹,今番燈火減前番。”《七國春秋平話》卷中:“前番令人請 孫子 , 孫子 未來,回書道是先往 燕國 ,後退 燕 兵。”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七三:“欲求縹渺反幽深,悔殺前番拂袖心。”

松柏

(1) 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如舊

如故;跟原來一樣

小橋,荷花,…一切如舊

正好

(1) 恰好

我想派人去叫你們,你們正好來了

(2) 不多不少,沒有零頭的

正好用十秒鐘趕上了公共汽車

新秋

(1).初秋。《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陳 張正見 《和衡陽王秋夜詩》:“高軒揚麗藻,即是賦新秋。” 唐 錢起 《和萬年成少府寓直》:“赤縣新秋近,文人藻思催。” 清 陳夢雷 《月夜感懷》詩:“新秋澄爽氣,何事障微陰。” 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 杭州 天氣已如新秋,可羨。”

(2).指今秋。 北周 庾信 《擬詠懷》之十八:“殘月如初月,新秋似舊秋。”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碧流

綠水。 唐 孟浩然 《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詩:“洲勢逶迤遶碧流,鴛鴦鸂鶒滿灘頭。” 後蜀 顧敻 《河傳》詞:“碧流紋細,緑楊絲輭。” 宋 蘇軾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雲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 應修人 《新柳》:“軟風吹著,細霧罩著,淺草托著,碧流映著--春色已上了柳梢了。”

何日

哪一天;什麼時候。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仲仙 ﹞又吟曰:‘儂別去,淚雙流,使我揉斷離腸何日休。’” 劉大白 《各各作工》詩:“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麼財東,什麼僱傭,一樣的人,階級重重!無人不工,何日成功!”

聯鑣

(1).猶聯鞭。 唐 權德輿 《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見寄》詩:“聯鑣 長安 道,接武 承明宮 。” 宋 文天祥 《指南錄·出真州》詩:“早約戎裝去看城,聯鑣壕上嘆風塵。”《二刻拍案驚奇》卷八:“三人聯鑣按轡而行。”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蟠桃宮》:“歲之三月朔至初三日,都人治酌呼從,聯鑣飛鞚,遊覽於此。”

(2).喻相等或同進。《北史·甄琛傳》:“觀其狀也,則 周 孔 聯鑣, 伊 顏 接衽。” 宋 岳珂 《桯史·富翁五賊》:“名亦在鼎甲,聯鑣入團司。” 清 沉德潛 《<古詩源>例言》:“後此 越石 、 景純 ,聯鑣接軫。”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四章:“且 日本 人以矮特聞,而今者變法而強,與強 英 聯鑣。”

招攜

亦作“ 招擕 ”。 1.招引尚未歸心的人。《左傳·僖公七年》:“招攜以禮,懷遠以德。” 杜預 註:“攜,離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悅近以懷遠,修文以招攜。” 宋 蘇軾 《鄧義叔主客郎中王諤水部郎中制》:“通商惠農,水政為急,而招攜柔遠,賓客之事亦重矣。”

(2).安撫,招安。《魏書·安豐王猛傳》:“頻經師旅,人物凋弊, 延明 招攜新故,人悉安業,百姓鹹附。”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重與玉太尉書》:“凡諸部曲,竝使招攜,投赴戎行,前後雲集。”《周書·長孫儉傳》:“因序 梁國 喪亂,朝廷招擕之意。”《隋書·宇文化及傳》:“乃東北趣 聊城 ,將招攜 海曲 諸賊。”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招攜戶口,檢責漏田。”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五:“初遇賊,擊敗之。隨廣發牌諭招攜逆黨。”

(3).招邀偕行。 南朝 宋 謝惠連 《搗衣》詩:“美人戒裳服,端飾相招攜。”《北齊書·文襄帝紀》:“至於才名之士……每山園游燕,必見招擕。” 宋 林逋 《寄題歷陽馬仲文水軒》詩:“紅燭酒醒多聚會,粉箋詩敵幾招攜。” 清 唐孫華 《同宋藥洲太史登滕王閣》詩:“ 閻公 賓客今寂寞,幸有勝友能招攜。”

同上

(1) 指與前面所提及的事物相同

同上所述

(2) 一同上場

高頭

(1) 〈方〉

(2) 上級

高頭的意思你敢違抗?

(3) 上面

那座山高頭有一座廟

詩詞推薦

壬午七月石庵學使重過西園話舊仍用不繫舟小原文_壬午七月石庵學使重過西園話舊仍用不繫舟小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