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君時

作者:彭汝礪 朝代:宋代

寄君時原文

豈不有性靈,稍可學操縵。

公私足憂責,耗蠹幾大半。

馳驅寢食廢,真自殘軀幹。

叔兮識至理,真偽不可亂。

讀書老不輟,夜坐頻達旦。

特立無倚著,剛嚴實予憚。

歲時有多少,每復愁分散。

顧瞻鶺鴒飛,俛仰發浩嘆。

安得桑麻田,谷粟粗可飯。

晨昏侍萱堂,綵服何粲粲。

箴切庶寡尤,詩書恣娛玩。

相從不相離,如彼鴻與雁。

詩詞問答

問:寄君時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寄君時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參考注釋

不有

沒有

無所不有。——《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有五穀之實而不有其名。——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性靈

指人的精神、性格等

操縵

操弄琴弦。《禮記·學記》:“不學操縵,不能安弦。” 陳澔 集說:“操縵,操弄琴瑟之弦也。初學者手與絃未相得,故雖退息時,亦必操弄之不廢,乃能習熟而安於絃也。” 北周 庾信 《<趙國公集>序》:“若使言乖節目,則曲臺不顧;聲止操縵,則成均無取。” 清 張岱 《陶庵夢憶·絲社》:“ 越中 琴客不滿五六人,經年不事操縵,琴安得佳?”一說,操縵即今之和弦。 清 黃生 《義府》卷上:“《禮記·學記》‘不學操縵,不能安弦’注,以‘縵’為琴瑟之弦,非也。《周禮》‘磬師’‘教縵樂’注,謂雜聲之和樂者也。疏雲‘雜弄調和’。按繒無文曰縵,此雲雅聲,雲雜弄,皆謂無文耳。《學記》之‘操縵’即今之和弦。”

公私

公方和私方

公私一體,沒有分別

公私分明

憂責

(1).負責,擔負重任。《後漢書·張酺傳》:“朝廷望公思維得失,與國同心,而託病自絜,求去重任,誰當與吾同憂責者?”

(2).責任,重任。《晉書·劉頌傳》:“若未盡其理,雖經異時,憂責猶追在陛下,將如之何?”《資治通鑑·魏邵陵厲公正始七年》:“夫憂責在身者,不暇盡樂,先帝之志,堂構未成,誠非盡樂之時。”

耗蠹

耗費損害。 唐 李德裕 《上尊號玉冊文》:“曩者北狄矜功,耗蠹中國。” 宋 蘇轍 《論黃河東流札子》:“今為分水之故,添為兩 河 東西四岸,內北流橫添四十五埽,使臣三十四員,河清兵士三千六百餘人,物料七百一十六萬三千餘束,其為耗蠹,何可勝言。”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六:“是年大 清 怒西洋鴉片煙之耗蠹 中國 ,欽差大臣赴 廣東 嚴禁鴉煙,並罷 英 夷互市,聲其罪惡,布告諸國。”

大半

(1) 很可能

他大半不來了

(2) ,大概

馳驅

(1) 飛馳

策馬馳驅

(2) 奔走效力,盡全力效勞

寢食

睡覺和吃飯。亦用以泛指日常生活。《列子·天瑞》:“ 杞國 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南朝 宋 謝靈運 《齋中讀書》詩:“懷抱觀古今,寢食展戲謔。”《水滸傳》第一一六回:“ 宋江 在 桐廬 扎駐寨柵,又見折了 院小二 、 孟康 ,在帳中煩惱,寢食俱廢,夢寐不安。”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詞采》:“此等造詣,非可言傳,只宜多購 元 曲,寢食其中,自能為其所化。”

殘軀

衰邁的身體。老者自謙語。 清 李漁 《風箏誤·郊餞》:“啣命長征,風霜久慣經,殘軀一向離鞭鐙。”

至理

(1) 最正確或最根本的道理

團結禦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真偽

真假。 漢 王符 《潛夫論·愛日》:“公府不能昭察真偽。”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但稱宮市,即斂手付與,真偽不復可辨。” 清 納蘭性德 《擬古》詩之四十:“鑑古定誰作,真偽不容諦。” 秦牧 《長街燈語·人和稗草的戰爭》:“有經驗的老農,在稻苗和稗苗都很幼小的時候,就可以銳利地辨別良莠,認清真偽了。”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讀書

(1) 看著書本出聲讀或默讀

(2) 正式學習一個科目或課程

她讀書很用功

不輟

亦作“ 不惙 ”。不止;不絕。《論語·微子》:“耰而不輟。”《莊子·秋水》:“ 孔子 游於 匡 , 宋 人圍之數帀,而弦歌不惙。”《文選·張衡<東京賦>》:“鹹用紀宗存主,饗祀不輟。” 薛綜 註:“各四時祭祀,無止絶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有何喜,笑輒不輟?”

達旦

整整一夜;直到天明

他通宵達旦地工作

特立

(1).謂有堅定的志向和操守。《禮記·儒行》:“儒有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其義;劫之以眾,沮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其特立有如此者。”《東觀漢記·周澤傳》:“少修高節,耿介特立。” 宋 歐陽修 《<蘇氏文集>序》:“其始終自守,不牽世俗趨舍,可謂特立之士也。” 清 顧炎武 《日知錄·不醉反恥》:“聖王重特立之人,而遠苟同之士。”

(2).獨立;挺立。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漸臺臨池,層曲九成,屹然特立,的爾殊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北城上有 齊斗樓 ,超出羣榭,孤高特立。”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清 陳恭尹 《南海神祠古木綿花歌》:“挺生奇樹號木綿,特立南州持絳節。”

(3).孤立。 明 張煌言 《上監國啟》:“萬里孤蹤,一軍特立。” 魯迅 《三閒集·在鐘樓上》:“孤孑特立,無從考查。”

嚴實

(1) 不透水或氣的;不松或不漏失的;結構堅固和牢固的

(2) 不留空隙或出口的

門關得很嚴實

歲時

一年;四季;季節

前所謂權門者,自歲時優臘一刺之外,即經年不往也。——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多少

(1) 指量度或數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2)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量或價格)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3) 稍微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4) 疑問代詞

(5) 問數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6) 表示不定的數量

最後終於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餘作者才知道

分散

分在各處;不集中

人群在第一聲槍響時就分散了

顧瞻

(1).回視;環視。《詩·檜風·匪風》:“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唐 張鷟 《遊仙窟》:“余時漸漸去遠,聲沉影滅,顧瞻不見,惻愴而去。” 明 劉基 《晚同方舟上人登師子岩作》詩:“顧瞻望四方,悵焉愁思深。”

(2).泛指看、望。 唐 裴鉶 《傳奇·崑崙奴》:“時家中有 崑崙 奴 磨勒 ,顧瞻郎君曰:‘心中有何事,如此抱恨不已?何不報老奴。’”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阿足師》:“山嶽檀施,曾不顧瞻。”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謝》:“暗中鬼影憧憧,略不顧瞻。”

(3).瞻前顧後。謂慎重、周密地考慮。 唐 韓愈 《祭馬僕射文》:“度彼四方,孰樂可據,顧瞻衡鈞,將舉以付。” 宋 范仲淹 《上時相議釗舉書》:“然必顧瞻禮義,執守規矩,不猶愈於學非而博者乎。”

(4).眷顧,照應。 唐 韓愈 《苦寒》詩:“天王哀無辜,惠我下顧瞻。”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二折:“教我兩下里難顧瞻,百般的沒是處。”

鶺鴒

鶺鴒科的鳥之任一種,與鷚有親緣關係,體型纖細,尾特別長,習慣性地上下抖動

俛仰

亦作“ 俛卬 ”。1.低頭抬頭。《墨子·節用中》:“俛仰週遊威儀之禮,聖王弗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鴻》:“見其伸頸俛仰,吐出黃金半鋌。”

(2).指身體的屈伸。《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脅痛不可俛仰,又不得小溲。”

(3).升降。《淮南子·原道訓》:“是故聖人將養其神,和弱其氣,平夷其形,而與道沉浮俛仰。” 高誘 註:“俛仰猶升降。”

(4).形容時間短暫。《莊子·在宥》:“其疾俛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漢書·晁錯傳》:“以大為小,以彊為弱,在俛卬之間耳。” 宋 蘇軾 《徐州賀河平表》:“未有收狂瀾於既潰,復故道於將堙,俛仰而成,神速若此。”

(5).俯視和仰望。 明 歸有光 《周弦齋壽序》:“俛仰今昔,覽時事之變化,人生之難久長如是,是不可不舉觴而為之賀也。”

(6).應付;周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言敢近舍明公遠希 嵇 阮 ” 南朝 梁 劉孝標 注引 晉 鄧粲 《晉紀》:“ 伯仁 儀容弘偉,善於俛仰應答,精神足以蔭映數人。” 宋 秦觀 《陳偕傳》:“嘻,今老矣,顧家貧無以給衣食之奉,聊復俛仰於其間,至於得失精粗,不復經意也。”《明史·高穀胡濙王直傳贊》:“皆力持正議,不隨眾俛仰,故能身負碩望。”

浩嘆

見“ 浩嘆 ”。

亦作“ 浩嘆 ”。長嘆,大聲嘆息。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命歸 齊 去 魯 ,發浩嘆於衰 周 。” 宋 陸游 《不寐》詩:“欲明聞漉稻,浩嘆閔黎元。”《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只見他悶坐了半日,忽然浩嘆了一聲道:‘原來如此!’” 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人心不古,誠堪浩嘆。”

桑麻

(1).桑樹和麻。植桑飼蠶取繭和植麻取其纖維,同為古代農業解決衣著的最重要的經濟活動。《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養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棄疾 《鷓鴣天·春日即事題毛村酒壚》詞:“閒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

(2).泛指農作物或農事。 晉 陶潛 《歸園田居》詩之二:“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唐 孟浩然 《過故人莊》詩:“開筵面塲圃,把酒話桑麻。” 王闓運 《<湘潭縣誌>序》:“家有置社,福我桑麻。”

谷粟

穀類的總稱。《後漢書·樊準傳》:“ 準 課督農桑,廣施方略,期年間,穀粟豐賤數十倍。”《宋史·儒林傳六·陳亮》:“穀粟、桑麻、絲枲之利,歲耗於一歲;禽獸、魚鱉、草木之生,日微於一日。”《元史·慶童傳》:“ 脫脫 以太師、右丞相統大兵南征,一切軍資、衣甲、器仗、穀粟、薪藁之屬,鹹取具於 江 浙 , 慶童 規措有方,陸運川輸,千里相屬,朝廷賴之。”

晨昏

早晨和晚上

風雨晨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萱堂

《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毛 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 陸德明 釋文:“諼,本又作萱。”謂北堂樹萱,可以令人忘憂。古制,北堂為主婦之居室。後因以“萱堂”指母親的居室,並藉以指母親。 宋 葉夢得 《再任後遣模歸按視石林》詩之二:“白髮萱堂上,孩兒更共懷。” 元 耶律楚材 《祝忘憂居士壽》詩:“玉佩丁東照蘭省,斑衣搖曳悅萱堂。” 清 李漁 《奈何天·誤相》:“怎當他,前有萱堂,後有 紅娘 ;便道是,做 張生 全要風流。”

粲粲

(1).鮮明貌。《詩·小雅·大東》:“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朱熹 集傳:“粲粲,鮮盛貌。” 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暮春春服成,粲粲綺與紈。” 宋 賀鑄 《踏莎行》詞:“黃簾絳幕掩香風,當筵粲粲人如玉。”

(2).廣闊貌。 清 龔自珍 《擬進上蒙古圖志表文》:“粲粲中原,有削有吞,浩彼諸藩,豈無革沿?”

(3).笑貌。 宋 梅堯臣 《謝師厚歸南陽·效阮步兵》詩:“解劍登北堂,幼婦笑粲粲。” 鍾延豪 《華西街上》四:“ 阿牛 嘿的一聲粲粲的仰頭大笑。”

箴切

規勸告誡;警戒責斥。《後漢書·循吏傳序》:“ 朱浮 數上諫書,箴切峻政。” 宋 葉適 《陳少南墓志銘》:“其學為通博,而多識治亂。在人主左右,謀議箴切,皆合大體。” 明 高啟 《南宮生傳》:“性抗直多辯,好箴切友過。”

寡尤

(1).少犯過錯。《論語·為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尤,過也。疑則闕之,其餘不疑,猶慎言之,則少過。” 明 陳子龍 《五言雜詩》之十:“履繩思寡尤,超方鮮奇策。”

(2).缺點很少。 晉 陸機 《文賦》:“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詩書

(1) 指《詩經》和《尚書》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泛指一般書籍、詩文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漫捲詩書喜欲狂。——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娛玩

亦作“娛翫”。玩樂。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若廼申娛翫之無已,夜幽靜而多懷。”一本作“ 娛玩 ”。 清 胡其毅 《送洪仲闇還霍丘》詩:“杳杳天意微,干戈縱娛玩。”

相從

(1).跟隨,在一起。《史記·日者列傳》:“ 宋中 為中大夫, 賈誼 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從論議。”《漢書·食貨志上》:“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蘇軾 《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詩:“相從結茆舍,曝背談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類·狸》:“弟與之相從半年,且賴渠拯恤,義均伉儷,難誣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併。 宋 蘇軾 《岐亭》詩序:“凡余在 黃 四年,三往見 季常 ,而 季常 七來見余,蓋相從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兒生了,老在家裡的理無,我將女兒與你兒子,你兒子留在這裡做女婿,兩家相從了。”

相離

(1).互相分離。《列子·天瑞》:“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漢 班固 《 * 通·諫諍》:“子諫父不去者,父子一體而分,無相離之法,猶火去木而滅也。”《東周列國志》第二七回:“行居寢食無相離,患難之中定臣主。” 許地山 《空山靈雨·笑》:“我對妻子說:‘相離好幾天,你悶得慌嗎?’”

(2).相附;附攏。《楚辭·離騷》:“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王夫之 通釋:“離,麗也,附也。”

(3).相互間距離。 魯迅 《三閒集·我和<語絲>的始終》:“到得 廈門 ,我投稿就很少了。一者因為相離已遠,不受催促,責任便覺得輕,二者因為人地生疏。” 茅盾 《子夜》十:“ 三馬路 一帶充滿了戰爭的空氣!似乎相離不遠的 晝錦里 的粉香汗臭也就帶點兒火藥味。”

詩詞推薦

  • 晦日送窮三首

    姚合唐代〕年年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送窮窮不去,相泥欲何為。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幾時。古人
    寄君時原文_寄君時的賞析_古詩文
  • 感懷

    方岳宋代〕異人曾授相牛經,奇字初傳瘞鶴銘。敲月不知僧某甲,鋤煙賴有老畦丁。山靈呵護閒居賦,象緯森羅處士星。俯仰
    寄君時原文_寄君時的賞析_古詩文
  • 漁父詞

    薛師石宋代〕莫論輕重釣竿頭,伴得船歸即便休。酒味薄,勝空甌,事事何須著意求。
    寄君時原文_寄君時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別(一作贈寄權三客舍)

    皇甫冉唐代〕南橋春日暮,楊柳帶青渠。不得同攜手,空成意有餘。
    寄君時原文_寄君時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春耦齋

    乾隆清代〕弄田豐澤園之北,園裡齋原樸素成。節憶陶潛春以及,事非桀溺耦而耕。宴遊詎止聊娛目,稼穡應知最系情。漢詔
  •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

    方回宋代〕當是平生取數多,窮途無力戰群魔。二千石濫知州事,三十年羞進士科。人老決難重少壯,春寒畢竟漸晴和。籌來
    寄君時原文_寄君時的賞析_古詩文
  • 奉陪郭常侍宴滻川山池

    錢起唐代〕掖垣攜愛客,勝地賞年光。向竹過賓館,尋山到妓堂。歌聲掩金谷,舞態出平陽。地滿簪裾影,花添蘭麝香。鶯啼
  • 念奴嬌

    劉一止宋代〕小舟漂兀,犯溪煙深入,無窮寒碧。路繞蓮塘渾亂眼,千頃朱朱白白。聞說高情,尋盟鷗鷺,愛此風標客。掀髯一
    寄君時原文_寄君時的賞析_古詩文
  • 閒中書適

    陸游宋代〕棋廢機心息,書捐美睡多。客來時淡話,酒後亦高歌。甚欲江湖去,無如老病何!平羌半輪月,依舊照漁蓑。
    寄君時原文_寄君時的賞析_古詩文
  • 出隊子

    葉憲祖明代〕全然不濟。全然不濟。休說文齊福乃齊。日家許我定聯魁。莫待看花去較遲。來赴春闈。顒望轉痴。
  • 金谷園

    張繼唐代〕彩樓歌館正融融,一騎星飛錦帳空。老盡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鳥怨東風。
    寄君時原文_寄君時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訪靈泉上人二首·其一

    陳鎰元代〕攜詩訪禪老,地僻景途幽。紅葉千林晚,黃花一徑秋。崖雲低屋角,澗水落磯頭。漸掃江湖跡,相從話舊遊。
  • 古風十三首·其三

    乾隆清代〕巢由避堯舜,遁世心自安。嚴光繼其蹤,隱釣富春灘。光武曲成之,高節難躋攀。東漢尚名義,廉立懦與頑。奸雄
  • 旅夜聞寇

    方維儀清代〕蟋蟀吟秋戶,涼風起暮山。衰年逢世亂,故國幾時還。 盜賊侵南甸,軍書下北關。生民塗炭盡,積血染刀鐶。
  • 土馬村

    劉克莊宋代〕村墟薪濕米如金,猶記來時臘雪深。曾有小詩題歲月,店荒無壁可追尋。
    寄君時原文_寄君時的賞析_古詩文
  • 寄題職方周員外廬山笑台

    宋庠宋代〕周郎有舊隱,遠在南山陲。一笑偶為樂,九層遂成基。旁連醉令石,卻眺社僧碑。地遠雲物秀,岩深松桂滋。當時
  • 綺思樓

    乾隆清代〕李仙杜聖無綺語,島瘦郊寒自一家。鄉膩溫柔實當戒,毫釐千里慎其差。
  • 望雲嶺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嶺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盞乃行·其五

    彭汝礪宋代〕五更風雪霽層霄,殘月寒星共泬寥。道路長如之字轉,胡人能以近為遙。
  • 觀洛行

    熊禾宋代〕我生海南萬山間,出門岡隴相迴環。平田更無十里闊,何處知有天地寬。男兒墮地六合志,抱此一雨常悁悁。早年
  • 憶秦娥

    万俟詠宋代〕千里草,萋萋盡處遙山小。遙山小,行人遠似,此山多少?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說不了,一聲喚起
    寄君時原文_寄君時的賞析_古詩文
寄君時原文_寄君時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