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九月十三夜伏枕不寐,憶前年詠菊詩款愜意,續賦二律·其一

作者:方仁淵 朝代:清代

原文

群芳奪目艷陽天,寂寂柴門抱石眠。

不與春光爭爛漫,獨尋秋色斗鮮妍。

奇才豈肯因人熱,傲骨何須入世憐。

自是陶家高品格,粗桃俗李敢隨肩。

詩詞問答

問:《辛丑九月十三夜伏枕不寐,憶前年詠菊詩款愜意,續賦二律·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方仁淵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群芳

(1) 各種艷麗、芳香的花草;眾花;百花;比喻眾女子、眾美人

群芳鬥豔

(2) 也比喻眾賢人

奪目

耀眼,因超群出眾而使其它所有的都黯然失色

光彩奪目

艷陽天

明媚的春天

寂寂

形容寂靜

寂寂人定初。——《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庭院寂寂。——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寂寂荒山

柴門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唐·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抱石

(1).懷抱石頭。謂投水或被投水而死。《韓詩外傳》卷一:“ 申徒狄 非其世……遂抱石而自沉於河。” 元 柯丹邱 《荊釵記·祭江》:“指望松蘿相倚,誰想你抱石含寃!” 明 張煌言 《吊熊雨殷相公》詩:“半壁雄才終抱石,三台殺氣已成虹。” 清 珠泉居士 《續板橋雜記·軼事》:“生負氣出門,進退無所,躑躅於 利涉橋 上,將為抱石之謀。”

(2).猶抱璞。 唐 李白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詩:“抱石恥獻玉,沉泉笑探珠。”參見“ 抱璞 ”。

不與

不贊成

仁陷於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爛漫

(1) 色彩鮮麗

山花爛漫

(2) 坦蕩,無做作

天真爛漫

尋秋

游賞秋景。《紅樓夢》第七八回:“ 賈政 正與眾幕友們談論尋秋之勝。” 凌景堅 《呈沉潁若師》詩:“畫槳尋秋燈上後,珠簾卷雨燕飛回。”

鮮妍

光彩美艷的樣子

色彩鮮妍

奇才

傑出的才能

豈肯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肯”

既然是你先動了手,我豈肯與你善罷甘休?

傲骨

高傲不屈的風骨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入世

(1) 步入社會;投身於社會

他是個剛入世的雛兒

(2) 佛家語,與“出世”(脫離俗世)相對,生於世上

其氣浩然,常留天地間,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自是

(1) 自然是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2) 自以為是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從此

陶家

(1).謂燒制陶器與從事稼穡。家,通“ 稼 ”。《大戴禮記·五帝德》:“﹝ 帝舜 ﹞ 蟜牛 之孫, 瞽叟 之子也,曰 重華 。好學孝友,聞於四海,陶家事親,寬裕溫良。” 王聘珍 解詁:“‘家’當為‘稼’。《孟子》曰:‘自耕稼陶漁。’”

(2).燒制陶器的人。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 廣州 陶家皆作土鍋鑊,燒熟,以土油之,其潔浄則愈於鐵器,尤宜煮藥。”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陶埏》:“凡陶家為缶屬,其類百千。大者缸瓮,中者鉢盂,小者瓶罐。”

(3).指 晉 詩人 陶潛 。 唐 司空圖 《楊柳枝》詞:“ 陶 家五柳簇衡門,還有高情愛此君。” 唐 薛能 《折楊柳》詩之九:“眾木猶寒獨早青,御溝橋畔 曲江亭 , 陶 家舊日應如此,一院春條滿遶廳。” 唐 皎然 《酬烏程楊明府華雨後小亭對月見呈》:“夜涼喜無訟,霽色搖閒情。暑退不因雨, 陶 家風自清。”參見“ 陶叟 ”。

高品

(1).高手,名流。《宋書·羊玄保傳》:“ 玄保 既善棊,而 何尚之 亦雅好棊。 吳郡 褚胤 ,年七歲,入高品。”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祝不疑奕勝劉仲甫》:“眾請 不疑 與 仲甫 就局, 祝 請受子。 仲甫 曰:‘士大夫非高品不復能至此,對手且當爭先。’”

(2).高的官階或品級。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剛正》:“御史中丞,非軍國大事不當出使。且 仲翔 所犯贓污耳。今高品有侍御史,卑品有監察御史,今敕臣,恐非陛下之意。”《舊唐書·職官志一》:“千牛備身左右,衛官已上、王公已下高品子孫起家為之。”

(3).德高望重的人。 唐 張九齡 《上張燕公書》:“官爵者,天下之公器也,德望為先,勛舊次焉……而清流高品,不沾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黻。” 明 李贄 《豫約·感慨平生》:“世未有不是大賢高品而能流寓者。”

(4).謂給予高的評價。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蘇麻喇姑》:“性巧黠,國初衣冠飾樣,皆其手製。 仁皇帝 幼時,賴其訓迪,手教國書,故宮中甚為高品。”

隨肩

(1).《禮記·曲禮上》:“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鄭玄 註:“肩隨者,與之並行差退。”後用“隨肩”表示追隨左右,形影不離。 南朝 梁 蕭統 《七契》:“陶嘉月而結交遊,藉芳辰而宴朋友。望 宜春 以隨肩,入 長楊 以攜手。” 唐 杜甫 《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恩榮同拜手,出入最隨肩。” 清 唐孫華 《挽磐庵弟》詩:“出入每隨肩,連柎暎蕚棣。”

(2).客套話。猶言附驥尾、忝陪末列。 清 惲敬 《文昌宮碑陰錄》:“ 敬 以愚瞀隨肩州縣下吏,無以仰輔朝廷之製作。”

(3).朋友;故交。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兩京猶薄產,四海絶隨肩。” 仇兆鰲 註:“薄產,田園久荒。隨肩,故交日替。”

詩詞推薦

辛丑九月十三夜伏枕不寐,憶前年詠菊詩款愜意,續賦二律·其一原文_辛丑九月十三夜伏枕不寐,憶前年詠菊詩款愜意,續賦二律·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