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偈原文

以字不成八不是,法身睡著無遮閉。

衲僧對面不知名,百眾人前呼不起。

詩詞問答

問:偈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偈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2. 《永樂大典》卷一○一一六

參考注釋

不成

——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

老五不在這兒,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

不是

(1)

錯誤;過失

是吾不是處。——清·林覺民《與妻書》

(2)

否定判斷

現在不是講話的時候

法身

(1).佛教語。梵語意譯。謂證得清淨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滅,無形而隨處現形,也稱為佛身。各乘諸宗所說不一。《大般泥洹經·如來性品》:「知如來法身,長存不變易。」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他國》:「嘗聞佛説,知諸法空,體諸法性,是則以慧眼觀法身也。」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聖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盧簡求 《杭州鹽官縣海昌院禪門大師塔碑》:「法身魁岸,相好莊嚴,眉毛紺垂,顱骨圓聳。」

(3).舊指修煉得道之身。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俞氏 則謂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後,法身則然,豈可以血肉之軀投畀水火乎?」《西遊補》第十六回:「 行者 一時難忍,現出大鬧天宮三頭六臂法身,空中亂打。」

無遮

(1).沒有掩蓋,裸露。 唐 呂岩 《浪淘沙》詞:「我有屋三椽,住在靈源,無遮四壁任蕭然。」

(2).佛教語。謂包容廣大,沒有遮隔。《楞嚴經》卷一:「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

(3).指無遮大會。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其明年正月十有八日乙未,設二十萬人齋,號無遮以落之。」 清 趙翼 《靈谷寺》詩:「七日無遮筵,薰天眾香郁。」參見「 無遮大會 」。

衲僧

和尚,僧人。 唐 黃滔 《上李補闕》詩:「諫草封山藥,朝衣施衲僧。」 元 薩都剌 《江城玩雪》詩:「舟子迷歸寒浦外,衲僧疑在白雲間。」《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況自此再三十年, 京 已壽登耄耋,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為衲僧耶?」

對面

(1)

(2) 對門

他就住在對面

(3) 當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 正前方

楊志卻待要回言,只見對面松林里影著一個人。——《水滸傳》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眾人

(1) 大多數人

眾人都感到驚奇

(2) 大家

眾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眾人。——唐· 韓愈《師說》

為眾人師。——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眾人待其身。——唐· 韓愈《原毀》

眾人皆以奢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泯然眾人。——宋· 王安石《傷仲永》

不起

(1).不發動;不發生。《莊子·則陽》:「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韓非子·姦劫弒臣》:「是以國安而 * 不起。」 明 何景明 《內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盜故不起。」

(2).指不出動。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來;不能起來。《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軍國事皆與籌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禰衡傳》:「 衡 至,眾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許醉相留。」 仇兆鰲 注引 盧元昌 曰:「不起者,謂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戰國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 商君 ,辭不受。」 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方期輟從藩屏,入踐諫垣,不幸寢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來是個不起之病。」 王西彥 《人的世界·第二家鄰居》:「這給母親的打擊太大了,因此憂鬱成病,終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職。《後漢書·庾乘傳》:「﹝ 乘 ﹞後徵辟並不起,號曰:『徵君』。」 唐 李白 《贈盧徵君昆弟》詩:「二 盧 竟不起,萬乘高其風。」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徐中丞》:「遷 江蘇 布政使,丁父憂,詔奪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力量夠不上。 元 無名氏 《來生債》第一折楔子:「沒錢,請良醫不起。」《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主人辭不得,一日供他兩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楊朔 《雪花飄在滿洲》:「他的無謂的冒險舉動,當然稱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話。」

詩詞推薦

偈原文_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