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天柱山原文

朝出玄武門,雲垂雨忽涷。

登登天柱山,千盤墮澒洞。

崢嶸逾巴閬,槎牙過秦鳳。

陟嶺如累棋,下谷如入瓮。

心俯居益高,足縮目先送。

敢嗟鳥獸群,稍喜徒旅眾。

我有大羽箭,麗龜輒命中。

於菟昂其首,飲羽乃不動。

道旁松合抱,巨可任梁棟。

惜哉野蔓纏,不蒙匠石用。

絕頂見岷山,青城亦伯仲。

一氣連諸蕃,三州實西控。

太平幸無事,左髻時入貢。

念彼松姚戍,坐甲苦飢凍。

俯臨陸海雄,仰視天宇空。

長嘯千仞岡,出險忽如夢。

詩詞問答

問:天柱山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天柱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二

參考注釋

玄武門

(1). 唐 長安 太極宮 (又名 西內 ,即 隋 之 大興宮 )北面正門。故址在今 陝西 西安市 舊城北。 唐 初“玄武門之變”發生於此。《新唐書·太宗紀》:“﹝ 武德 ﹞九年六月, 太宗 以兵入 玄武門 ,殺太子 建武 及 齊王 元吉 。 高祖 大驚,乃以 太宗 為皇太子。”

(2). 唐 長安 大明宮 (又稱東內)北面正門。故址在今 陝西 西安市 舊城北 龍首原 上。 唐 幾次宮廷政變發生於此。《新唐書·玄宗紀》:“﹝ 玄宗 ﹞乃夜率 幽求 等入苑中, 福順 、 仙鳧 以萬騎兵攻 玄武門 ……梓宮宿衛兵皆應之,遂誅 韋氏 。”

登登

(1).象聲詞。指敲擊聲。《詩·大雅·緜》:“度之薨薨,築之登登。” 唐 劉禹錫 《許州文宣王新廟碑》:“ 瀷水 之瀕,城池在東,登登其杵,坎坎其斧。” 宋 蘇軾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龜趺入坐螭隱壁,空齋晝靜聞登登。” 明 高啟 《與侄常游東庵》詩:“水樹圓庵緑幾層,陰中敲戶晝登登。”

(2).象聲詞。指馬蹄聲。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騎著瘦馬兒圪登登的又上 長安 道。” 清 納蘭性德 《採桑子·居庸關》詞:“巂周聲里嚴關峙,匹馬登登,亂踏黃塵,聽報郵籤第幾程。” 清 朱彝尊 《百字令》詞:“瘦馬登登愁徑滑,何況新霜時候。”

(3).象聲詞。指腳步聲。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八:“ 蔡大嫂 卻不表示軟弱,把那些女的看著笑了笑,便登登地提起她那平底鞋,一口氣就走上了降生台。”

(4).眾多貌。《逸周書·小開》:“登登皇皇,君枳維國,國枳維都。” 唐 盧綸 《山店》詩:“登登山路行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

天柱山

又稱“潛山”、“皖山”。在安徽省潛山縣西北。主峰天柱峰,海拔1485米。奇峰峻峭,有四十二峰、十六岩、二十五洞、十三井、七關、八池、四十八寨等勝景。有三祖寺、馬祖庵、渡仙橋、煉丹台等古蹟。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澒洞

(1).綿延;瀰漫。 漢 賈誼 《旱雲賦》:“運清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並起。” 宋 司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哀聲澒洞徹四極,草木慘澹顏色傷。” 明 李東陽 《徐用和侍御所藏雲山圖歌》:“何人醉寫雲山圖,浮雲澒洞山模糊。” 李大釗 《青春》:“吾 華 自辛亥首義,癸丑之役繼之,喘息未安,風塵澒洞,又復傾動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

(2).水勢洶湧。 宋 蘇軾 《廬山二勝·棲賢三峽橋》詩:“空濛煙靄間,澒洞金石奏。”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岷江 ﹞又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險,澒洞震動,不可方物。” 趙朴初 《周總理輓詩》:“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引申為衝擊、震動。 黃中黃 《孫逸仙》第四章:“一時謡變,澒洞全 粵 ,針小棒大,遂流言有人馬數萬之眾。”

(4).虛空混沌貌。 宋 范成大 《不寐》詩:“丹田恍澒洞,銀海眩眵黑。”

崢嶸

(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築物的高大聳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請相公平賊後,暫攜諸吏上崢嶸。——唐· 韓愈《奉和裴相公東征途經女兒山下作》

(3) 高爽空曠

舉目四顧,霜天崢嶸。——唐· 李白《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西遊記》

(5) 卓異,不平凡

元龍( 陳登)本志陋曹吳,豪氣崢嶸老不除,—— 蘇軾《和劉景文見贈》

槎牙

亦作“ 槎枒 ”。亦作“ 槎岈 ”。1.樹木枝杈歧出貌。 唐 元稹 《寺院新竹》詩:“寳地琉璃坼,紫苞琅玕踴……槎枒矛戟合,屹仡龍蛇動。” 宋 王安石 《虎圖》詩:“槎牙死樹鳴老烏,向之俯噣如哺雛。” 明 李東陽 《悼手植檜次匏庵先生韻》:“嗟哉古檜燬,僅見孤根存。槎岈插高空,突兀撐重門。” 清 唐孫華 《治圃》詩之二:“束縛少生意,卑枝自槎牙。” 葉聖陶 《寒曉的琴歌》:“白蒙蒙的曉霧籠罩著楊樹的頂部,只見很模糊的稀疏而槎枒的枝痕,仿佛是用淡墨描的。”

(2).形容錯落不齊之狀。用於雲、山、碑、石等。 唐 劉禹錫 《客有為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因以賦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蛟龍露鬐鬣,神鬼含變態。” 宋 蘇軾 《江上看山》詩:“前山槎牙忽變態,後嶺雜沓如驚奔。” 宋 陸游 《斷碑嘆》詩:“斷碑槎牙棄道邊,文字班班猶可讀。”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仙人洞》:“西壁一門,高四五尺,濶二三尺,皆石槎牙而成。” 陳去病 《自居庸關南騎行入口漫成》詩:“歲晚晴雲烘笠屐,西風黃葉露槎枒。”

(3).形容錯落不齊之狀。用於人與動物。 唐 曹唐 《病馬》詩:“墮月兔毛輕斛蔌,失雲龍骨瘦槎牙。”一本作“ 牙槎 ”。《紅樓夢》第五十回:“槎枒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以上形容瘦骨嶙峋。 宋 蘇軾 《郭祥正家醉畫竹石壁上郭作詩為謝且遺二古銅劍》詩:“空腸得酒芒角正,肝肺槎牙生竹石。” 金 段克己 《乙巳清明游青陽峽》詩:“府肺槎牙倩酒澆,顧我非狂亦非狷。” 象升 《<振素庵詩集>序》:“君( 蔣伯寅 )負才尚氣,肝肺槎枒,於人世務利委瑣之途,夷然不屑也。”以上多形容胸懷不平。

(4).形容錯落不齊之狀。用於形容語句不整飭。 宋 蘇軾 《游三游洞有亭吏乞詩乃復以此詩授之》:“洪荒無傳記,想像在 羲 媧 ……山翁勸留句,強為寫槎牙。”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書學·宋四家書》:“後見 馮定遠 論 山谷 詩,以為 江 西粗俗槎枒之病,一入筆端,便九牛拔不出,必以 義山 、《西崑》諸體退之。”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趙昌父詩集》:“又詩中多言梅花及山林閒適之趣,故筆墨間亦時覺蕭然塵外。惟根柢太淺,語多槎枒,時墮江湖、擊壤兩派。”

(5).指錯雜不齊的山石樹木等物。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然其路險絶,亂石當道,將至峽,必捨輿,躡草履,經營蹞步於槎牙兀臬中,方至峽口。” 宋 陸游 《舟過季家山小泊》詩:“健犢破荒耕犖確,幽禽除蠹啄槎牙。”

秦鳳

傳說 蕭史 善 * 作鳳鳴, 秦穆公 以女 弄玉 妻之。後兩人俱乘鳳仙去。事見 漢 劉向 《列仙傳》。後用以為典。 唐 吳融 《岐下聞杜鵑》詩:“怨已驚 秦 鳳,靈應識 漢 雞。” 宋 楊億 《宣曲二十二韻》:“ 秦 鳳來何晚, 燕 蘭夢未成。”

入瓮

喻受酷刑。 元 紀君祥 《趙氏孤兒》第二折:“則説老匹夫請先入瓮,也須知榜揭處天都動,偏你這罷職歸田一老農,公然敢剔蠍撩蜂。”參見“ 請君入甕 ”。

鳥獸

飛禽和走獸的統稱

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明· 魏學洢《核舟記》

徒旅

(1).旅客。《文選·謝靈運<七里瀨>詩》:“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 呂向 註:“言旅客奔往,皆多傷苦於此。” 唐 杜甫 《鐵堂峽》詩:“威遲哀壑底,徒旅慘不悅。” 清 唐甄 《潛書·自明》:“吾目幸矣,吾見大衢焉,紛如其間者,非車馬徒旅乎?”

(2).指同行的夥伴。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二:“出門日已遠,不受徒旅欺。”

(3).徒眾。《宋書·五行志》:“諸將紛爭,頗喪徒旅。”《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四年》:“今借使十國入貢,其徒旅不減千人。邊民荒耗,將不勝其弊。” 清 吳敏樹 《唐子方方伯夢硯齋銘》:“ 陳公 驟起鄉閭,捐家室,誓徒旅,蹈鋒飲血,其軍最為雄健矣。”

大羽箭

一種四羽大笴長箭。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 仇兆鰲 註:“ 太宗 好用四羽大笴長箭。”

麗龜

(1).射中禽獸背部隆起的中心處。《左傳·宣公十二年》:“麋興於前,射麋麗龜。” 杜預 註:“麗,著也;龜,背之隆高當心。” 楊伯峻 註:“古之田獵者,其箭先著背以達於腋為善射。” 唐 段成式 鄭符 等《游長安諸寺聯句·三階院》:“麗龜何足敵,殪豕未為長。” 唐 黃滔 《謝試官啟》:“徒以獻豕辭 遼 ,賫花躬魏,稅駕而旋同飲鱉,操弧而果異麗龜。” 前蜀 貫休 《送黃賓於赴舉》詩:“□師無一事,應見麗龜歸。”

(2).比喻科舉時中試得官。

命中

(1) 射中目標;擊中

(2) 成功的一擊

於菟

虎的別稱。《左傳·宣公四年》:“ 楚 人謂乳穀,謂虎於菟。” 陸德明 釋文:“於,音烏。”《漢書·敘傳上》作“於檡”, 顏師古 註:“檡,字或作‘菟’。” 唐 杜甫 《戲作俳諧體遣悶》詩之二:“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宋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以既見君子胡為不喜為韻》:“何用知如此,文采似於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朱張》:“左右僕從皆佩於菟金符,為萬戶、千戶。” 魯迅 《答客誚》詩:“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飲羽

箭深沒羽。形容射箭的力量極強

養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飲羽。——《呂氏春秋·精通》

合抱

兩臂抱攏(多指圓柱、大樹等的粗細)

那棵千年古樹十個小伙子才能合抱

梁棟

棟樑。比喻擔任國家重任的人。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士階條例》:“並擬省試、京試俱三年一次,考約士移於七月秋涼之時,俾士子等得以寬期習練,庶可倍獲真材,儲為樑棟。”

(1).屋宇的大梁。 晉 郭璞 《遊仙詩》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雲生梁棟間,風出窻戶里。” 宋 黃庭堅 《題王仲弓兄弟巽亭》詩:“里中多佳樹,與世作梁棟。”

(2).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才。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大夫 文種 者,國之梁棟,君之爪牙。”《隋書·李景傳》:“ 楊玄感 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預焉,而 景 獨無關涉。帝曰:‘公誠直天然,我之梁棟也。’”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渡江》:“你自昔翩翩雄恣,英名徹遐邇,是王家梁棟,天府彝鼒。” 何其芳 《哭 * 同志》詩:“一身真比 泰山 重,萬 * 稱梁棟傾。”

野蔓

野生的蔓草。 金 元好問 《岐陽》詩之二:“野蔓有情縈戰骨,殘陽何意照空城。”

不蒙

即 夫蒙 。古 西羌 姓。 唐 王維 有《奉和聖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制》詩, 趙殿成 註:“ 不蒙 ,蕃將之姓。”

匠石

古代名 石 的巧匠。《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 人立不失容。”後亦用以泛稱能工巧匠或擅長寫作的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夫山木為良匠所度,經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筆,研思之士,無慚 匠石 矣。” 唐 韓愈 《為人求薦書》:“及至 匠石 過之而不睨, 伯樂 遇之而不顧,然後知其非棟樑之材、超逸之足也。” 金 元好問 《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之三:“斯文要棟樑,頽圮可力撐。 匠石 殊未來,破屋鐙青熒。” 陳三立 《次韻再答董卿》:“我早支離嗤 匠石 ,會曾問難窺津涯。”

絕頂

(1) 超群的;卓越的;極端的;異常的

聰明絕頂

(2) 最高級的;最高程度的

如此絕頂的漂亮

岷山

中國西部大山。位於四川松潘縣北,綿延於四川、甘肅兩省邊境,為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平均高度 2500 米,主峰 5588 米

青城

(1). 宋 齋宮名。一在 南薰門 外,為祭天齋宮,謂之 南青城 ;一在 封丘門 外,為祭地齋宮,謂之 北青城 。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郊祀年駕宿青城端誠殿行郊祀禮》:“所謂 青城 ,止以青布為幕,畫甃砌之文,旋結城闕。”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 大梁城 南五里號 青城 ,乃 金國 初 粘罕 駐軍受 宋 二帝降處。當時后妃皇族皆詣焉,因盡俘而北。後 天興 末, 末帝 東遷, 崔立 以城降,北兵亦於 青城 下寨,而后妃內族復詣此地,多僇死,亦可怪也。” 清 錢謙益 《向言上》:“ 宋 之亡也以 青城 ,金之亡也亦以 青城 。”

(2).指 青城山 。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 青城 仙洞, 黃石 祠壇。” 唐 鄭巢 《題崔中丞北齋》詩:“何年各無事,高論宿 青城 。” 宋 陸游 《玉笈齋書事》詩之二:“剩分松屑為山信,明日 青城 有使行。” 清 吳偉業 《佘山遇姚翁出所畫花鳥見贈》詩:“只今來 白石 ,當日住 青城 。”

伯仲

兄弟之間的老大和老二。比喻事物不相上下

《出世》表真名世,千載難堪伯仲間。——宋· 陸游《書憤》

一氣

(1) 一舉,一次,不間斷地

一氣呵成

(2) 同一幫派,聲氣相通;同夥

他們通同一氣

(3) 一陣(多含貶義)

瞎鬧一氣

諸蕃

指邊疆各少數民族。《新唐書·吐蕃傳上》:“且 莫賀延磧 袤二千里,無水草,若北接虜, 唐 兵不可度而北,則 伊西 、 北庭 、 安西 諸蕃悉亡。”

太平

社會安定

安於太平之樂。——宋· 蘇軾《教戰守》

無事

(1).沒有變故。多指沒有戰事、災異等。《禮記·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鄭玄 註:“事謂征伐。”《史記·平準書》:“ 漢 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契丹》:“自此邊境去矢石之憂,天下無事,百姓和樂。” 明 陳子龍 《議財用》:“若雲多事,則自古亦無無事之國也。”

(2).指無為。道家主張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老子》:“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史記·蘇秦列傳》:“竊為君計者,莫若安民無事,且無庸有事於民也。” 金 元好問 《李道人崧陽歸隱圖》詩:“道人本無事,何苦塵中為?”

(3).無所事事。《孟子·滕文公下》:“士無事而食,不可也。”《史記·張儀列傳》:“ 陳軫 曰:‘公何好飲?’ 犀首 曰:‘無事也。’”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三:“學堂日無事,驅馬適所願。” 宋 辛棄疾 《醜奴兒近·博山道中》詞:“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4).無須;沒有必要。《後漢書·臧洪傳》:“ 洪 於大義,不得不死;念諸君無事空與此禍,可先城未破,將妻子出。” 明 劉基 《題枯木圖》詩:“白髮死枕席,無事傷其躬。” 清 納蘭性德 《夢江南》詞:“ 江 南好,何處異京華?香散翠簾多在水,緑殘紅葉勝於花,無事避風沙。”

(5).無端;沒有緣故。《北齊書·神武帝紀下》:“今若無事背王,規相攻討,則使身及子孫,還如王誓。” 北周 庾信 《楊柳歌》:“定是 懷王 作計悞,無事翻覆用 張儀 。”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詩:“威名功業吾何有?無事飄飄犯百蠻。”

入貢

(1).向朝廷進獻財物土產。《周禮·秋官·小行人》:“令諸侯春入貢,秋獻功,王親受之,各以籍禮之。”《漢書·匈奴傳上》:“﹝ 武王 ﹞放逐戎夷 涇 洛 之北,以時入貢,名曰荒服。” 宋 蘇軾 《論高麗買書利害札子》之一:“臣伏見 高麗 人使,每一次入貢,朝廷及 淮 浙 兩路賜予餽送燕勞之費,約十餘萬貫,而修飾亭舘,騷動行市,調發人船之費不在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荷蘭刀劍》:“ 康熙 六年, 荷蘭國 入貢,其貢物有劒八枚。”

(2).謂貢士入京參加會試。貢士,指鄉貢考試合格者。 唐 齊己 《荊州貫休大師舊房》詩:“入貢文儒來請益,出官卿相駐過尋。”

坐甲

(1).謂披甲待敵。《左傳·文公十二年》:“ 秦 軍掩 晉 上軍, 趙穿 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糧坐甲,固敵是求。敵至不擊,將何俟焉?’軍吏曰:‘將有待焉。’” 惠棟 補註:“ 昭 廿七年傳云:‘ 吳王 使甲坐於道。’《荀子》云:‘庶士介而坐道。’故云坐甲。”《北史·周紀上》:“幕府折衝宇宙,親當受脈,鋭師百萬,彀騎千羣,裹糧坐甲,唯敵是俟,義之所在,糜軀匪吝。” 清 錢謙益 《次劉漁仲留別韻》:“坐甲裹糧師日老,拂衣擲硯計全疎。”

(2).置設警衛。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馬糞錢》:“ 章獻 上僊,內官請坐甲, 王 獨以謂不須。”

苦飢

困於飢餓;很餓。 漢 賈誼 《新書·瑰瑋》:“即遇凶旱,必先困窮迫身,則苦飢甚焉。” 唐 杜甫 《杜鵑行》:“穿皮啄朽觜欲禿,苦飢始得食一蟲。” 唐 孟郊 《感傷》詩之二:“去去勿復道,苦飢形貌傷。”

俯臨

(1).居高臨下。 唐 李中 《廬山》詩:“ 靖節 門遙對, 庾公 樓俯臨。”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琅邪秦碑》:“ 諸城 琅邪臺 秦 碑,石壁俯臨海岸,高數十丈。”

(2).屈尊下臨。 宋 王安石 《答交代張廷評啟》:“更書始下,已傾自附之誠;賜問俯臨,重荷相存之意。”

(3).下至。 宋 王明清 《揮麈三錄》卷一:“帝渥俯臨,輿情共慶。”

陸海

(1).物產富饒之地。《漢書·地理志下》:“﹝ 秦 地﹞有 鄠 杜 竹林, 南山 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 顏師古 註:“言其地高陸而饒物產,如海之無所不出,故云陸海。”《水滸傳》第一○五回:“ 宛州 山水盤紆,丘原膏沃,地稱陸海。”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十:“陸海從來沃野多,居民竟未識嘉禾。”

(2). 南朝 梁 鍾嶸 對 晉 代文學家 陸機 有“ 陸 才如海”之贊語。見《詩品》卷上。後因以“陸海”比喻富於文才。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 潘 江,各傾 陸 海云爾。”

(3).借指 陸機 ,以喻稱富於文才的人。 前蜀 貫休 《贈抱麻劉舍人》詩:“ 雙溪 逢 陸 海, 荊渚 遇 平津 。”

仰視

仰頭向上看

天宇

(1).天空。 晉 左思 《魏都賦》:“傮響起,疑震霆。天宇駭,地廬驚。” 唐 劉禹錫 《有僧言羅浮事》詩:“海黑天宇曠,星辰來逼人。”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三:“ 東坡 公昔與客游 金山 ,適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無際。”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詩乃模寫情景之具……當知神龍變化之妙:小則入乎微罅,大則騰乎天宇。” 魯迅 《野草·雪》:“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2).京都。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應瑒》:“晚節值眾賢,會同庇天宇。”《宋書·傅亮傳》:“﹝ 傅亮 ﹞曰:‘伏聞恩旨,賜擬 東陽 ,家貧忝祿,私計為幸,但憑廕之願,實結本心,乞歸天宇,不樂外出。’” 太平天囯 黃從善 《建天京於金陵論》:“統四海皆為兄弟,居天宇者宜盡天事之勤。”

(3).猶天下。 宋 蘇軾 《寄周安孺茶》詩:“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張志民 《你與太行同高》詩:“為什麼這偌大的天宇,竟容不下你一聲不平的呼喊?”

長嘯

(1).大聲呼叫。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長嘯哀鳴,翩幡互經。” 宋 岳飛 《滿江紅·寫懷》詞:“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許地山 《空山靈雨·生》:“它在竹林里長著的時候,許多好鳥歌唱給它聽,許多猛獸長嘯給它聽。”

(2).撮口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顧盼遺光采,長嘯氣若蘭。”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向聞長嘯月下,韻甚清激,私心奉慕,願接清論。” 宋 蘇軾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淵明 賦《歸去》,浩歌長嘯老 斜川 。”《群音類選·四節記·復游赤壁》:“長嘯若輕狂,振山林谷應如璜。”

(3).鍾之別名。 唐 馮贄 《南部煙花記·樂器名》:“鐘,一名為長嘯。”

千仞

形容極高或極深。古以八尺為仞。《莊子·秋水》:“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 漢 桓寬 《鹽鐵論·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輕凌。” 晉 司馬彪 《贈山濤》詩:“上凌青雲霓,下臨千仞谷。” 清 方文 《陳臥子子龍》詩:“惠心燭千仞,雄風扇八區。”

出險

(1) 脫離險境

幾經周折,終於出險,平安返回

(2) 出現險情

大堤長久浸泡,很容易出險,千萬不能疏忽

詩詞推薦

  • 紅白瓶梅

    沈栗明代〕曉避狂風落,宵隨竹影斜。朱顏羞剪彩,玉骨絕含瑕。漫簇參差蕊,同分濃淡花。羅浮夢何許,一為膽瓶誇。
  • 春水泛舟

    乾隆清代〕新流滑笏如油綠,柳帶回溪曲復曲。輕舠載我逍遙遊,滿眼韶光看不足。水清魚靜舟子閒,獨下青天白鷗浴。
  • 採蓮曲

    陸游宋代〕採蓮吳姝巧笑倩,小舟點破煙波面。雙頭折得欲有贈,重重葉蓋羞人見。女伴相邀拾翠羽,歸棹如飛那可許。傾鬟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贈蘇軾兄弟

    劉巨宋代〕驚人事業傳三館,動地文章震九州。老夫欲別無他祝,以願雙封萬戶侯。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懷徐審知王彥博審知之侄彥章

    趙蕃宋代〕為見山花發,忽思湖柳深。當君散帙坐,著我倚樓吟。別句漫多紙,別觴終欠斟。光陰幾尺璧,書疏闕萬金。病駒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端午

    丘葵宋代〕世亂逢端午,淒涼弔古心。空存蒲長綠,不見黍包金。蛇壑橫人骨,鰲江絕古音。追思前日事,愁比海波深。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過古鄪城

    乾隆清代〕食邑有如此,應知公室微。甚哉過百雉,久矣墮三圍。野落幾家聚,荒榛數鳥飛。猶餘眢井在,足父致深譏。
  • 至日二首

    曾國藩清代〕海市三年舶,河源八月槎。水衡勞碩畫,漆室足咨嗟。天步方長健,民飢亦有涯。燔柴崇大禮,靈貺正來賒。
  • 阮郎歸·馬蹄踏月響空山

    趙子發宋代〕馬蹄踏月響空山。梅生煙壑寒。水妃去後淚痕乾。天風吹佩蘭。紉香久,怕花殘。與君聊據鞍。一枝欲寄北人看。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詠和闐玉仲駒尊

    乾隆清代〕土浸寧須漢,石磨宛見周。仲駒肖形像,永叔識根由。疑與圭璋廁,猶看饕餮留。器今摹圖古,遙集睪思悠。
  • 詩思

    方回宋代〕野眺荒山外,詩愁細雨中。肯令一字俗,已拼百年窮。病體皮膚皺,寒庖糗餌空。戎葵獨何事,故作向人紅。
  • 行宮西門

    方回宋代〕翠華東幸締和盟,從此君王罷北征。宿衛周廬無處所,野人畦菜傍宮城。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戰城南

    劉駕唐代〕城南征戰多,城北無飢鴉。白骨馬蹄下,誰言皆有家。城前水聲苦,倏忽流萬古。莫爭城外地,城裡有閒土。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過橫山塔下

    楊萬里宋代〕六年三度過蘭溪,總是殘春首夏時。最感橫山山上塔,迎人東去送人西。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偶約道流終乖文會答皮陸

    張賁唐代〕仙侶無何訪蔡經,兩煩韶濩出彤庭。人間若有登樓望,應怪文星近客星。
  • 贈張仲謀

    黃庭堅宋代〕車如雞棲馬如狗,閉門常多出門少。去天尺五張公子,官居城南池館好。健兒快馬紫游韁,迎我不知沙路長。高榆
  • 寄吳知府

    釋寶曇宋代〕夢中時一到湖山,酷愛山雲似我賢。盡有新詩題葉滿,豈無流水逐人還。經年晏坐追摩詰,盡日提攜欠小蠻。白首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元發弟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

    王之道宋代〕十載江湖嘆斷蓬,夢魂時到帝王宮。珠簾高捲蝦須日,寶扇斜開雉尾宮。勿誚趙堯刀筆吏,須憐竇鞏囁嚅翁。兒童
  • 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

    溫庭筠唐代〕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徐卿二子歌

    杜甫唐代〕君不見徐卿二子生絕奇,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大兒九齡色清澈,秋水為神玉為骨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
天柱山原文_天柱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