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雜詠十絕·其四

作者:李孫宸 朝代:明代

羅浮雜詠十絕·其四原文

西風幾度送琅璈,響遏行云云漸高。

怪底霓裳天闕近,不知原是羽人操。

詩詞問答

問:羅浮雜詠十絕·其四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羅浮雜詠十絕·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羅浮雜詠十絕·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豪韻

2. 羽人樂器四十餘種,相傳白玉蟾所授,與常樂頗異。

參考注釋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琅璈

古玉制樂器。《漢武帝內傳》:“ 王母 乃命諸侍女 王子登 彈八琅之璈,又命侍女 董雙成 吹雲和之笙。” 宋 劉過 《賀新郎·平原納寵姬能奏方響席上有作》詞:“試一曲,琅璈初奏。” 明 高啟 《蔡經宅》詩:“冷風吹動天樂鳴,璚簫琅璈和鸞笙。”

響遏行雲

形容聲音高昂激越。《列子·湯問》:“ 薛譚 學謳於 秦青 ,未窮 青 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 秦青 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 薛譚 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唐 趙嘏 《聞笛》詩:“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聲隨斷續風,響遏行雲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櫳。” 張篁溪 《辛亥革命徵信錄》:“時 望平街 上已聚有千餘人,同聲鼓譟,響遏行雲。”

怪底

亦作“ 怪得 ”。1.驚怪,驚疑。 唐 杜甫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 唐 白居易 《和郭使君枸杞》:“不知靈藥根成狗,怪得時聞吠夜聲。” 宋 辛棄疾 《永遇樂·梅雪》詞:“怪底寒梅,一枝雪裡,只恁愁絶。” 宋 李曾伯 《滿江紅·和劉倉詠雪》詞:“推枕聞雞,正怪得,乾坤都白。”

(2).難怪。 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四四:“怪得 蓬萊 山下水,半成沙土半成塵。” 前蜀 韋莊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遺車枉降訪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謝》詩:“怪得白鷗驚去盡,緑蘿門外有朱輪。” 宋 楊炎正 《秦樓月》詞:“斷腸芳草萋萋碧,新來怪底相思極。”《東周列國志》第五九回:“怪得前日 鄢陵 之戰, 郤犨 與 嬰齊 對陣,不發一矢,其交通之情可見矣。”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此間地下真可觀,怪底江山總生色。”

霓裳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樂曲名,相傳為唐玄宗所制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天闕

(1).天上的宮闕。 南朝 宋 顏延之 《為織女贈牽牛》詩:“慚無二媛靈,託身侍天闕。”

(2).天子的宮闕,亦指朝廷或京都。《宋書·桂陽王休范傳》:“便當投命有司,謝罪天闕。”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 惠生 在 烏場國 二年,至 正光 三年二月,始還天闕。” 唐 韓愈 《贈刑部馬侍郎》詩:“暫從相公平小寇,便歸天闕致時康。” 清 吳偉業 《題崔青蚓洗象圖》詩:“十丈黃塵向天闕,霜天夜踏宮牆月。”

(3).指兩峰對峙之處。因其形似雙闕,故稱。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何必西瞻虎踞,乃建王宮;南望 牛頭 ,方稱天闕。” 唐 杜甫 《游龍門奉先寺》詩:“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 仇兆鰲 注引 韋述 《東都記》:“ 龍門 號雙闕,與大內對峙,若天闕然。”

(4).星名。《史記·天官書》:“兩河、天闕間為關梁。”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羽人

(1).古官名。《周禮·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時徵羽翮之政于山澤之農,以當邦賦之政令。”《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二》:“ 晏子 不時而入見曰:‘蓋聞君有所怒羽人。’公曰:‘然。色寡人,故將殺之。’”

(2).神話中的飛仙。《楚辭·遠遊》:“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舊鄉。” 洪興祖 補註:“羽人,飛仙也。” 晉 王嘉 《拾遺記·唐堯》:“貫月查,亦謂掛星查,羽人棲息其上。”

(3).道家學仙,因稱道士為羽人。 唐 錢起 《臥疾答劉道士》詩:“寶字比仙藥,羽人寄柴荊。”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入道》:“來這 華山 雲臺觀 做個羽人,明星夜禮,靈藥朝修。” 清 朱彝尊 《同錢王過白雲觀分韻》之一:“偶尋樵子逕,因訪羽人居。”

詩詞推薦

羅浮雜詠十絕·其四原文_羅浮雜詠十絕·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