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孫司理·其一原文
豈厭天台賦,胡然遽返真。
法星沉昨夜,仙籙注茲辰。
閩海餘波潤,吳江舊業貧。
片心留一劍,灑淚掛松筠。
詩詞問答
問:挽孫司理·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挽孫司理·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挽孫司理·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天台
(1).謂尚書台、省。《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天臺縣遠,眾所絶意。”《北齊書·文宣帝紀》:“仍攝天臺,總參戎律。”《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東朝乎?” 胡三省 註:“天臺,謂尚書省。”參見“ 三臺 ”。
(2).對太守、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賴你?’ 程元 道:‘……萬乞天臺老爺做主。’” 明 鄭仲夔 《耳新·經國》:“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台 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明 楊珽 《龍膏記·邂逅》:“聽言詞有意相憐,怕重來 天台 路遠。”詳“ 天台山 ”。
胡然
(1).為何。表示疑問或反詰。《詩·鄘風·君子偕老》:“胡然而天地?胡然而帝也?” 鄭玄 箋:“胡,何也。帝,五帝也。何由然女見尊如天帝乎?” 唐 張九齡 《高齋閒望言懷》詩:“坐惜芳時宴,胡然久滯留?” 宋 劉昌詩 《蘆浦筆記·草鞋大王事》:“士乃留宿而扣神曰:‘神之號,蓋某戲書,胡然而至此盛邪?’” 明 李贄 《童心說》:“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2).謂不知何故。表示不明原因。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問:國家台袞之材,臺省之器,胡然近日稍乏其人,將欲救之,其故安在?” 宋 歐陽修 《自敘》詩:“余本漫浪者,茲亦漫為官。胡然類鴟夷,託載隨車轅。” 元 耶律楚材 《繼崔子文韻》:“ 崔子 龍鐘亦可憐,臨風相送我胡然。”
(3).突然。 明 張煌言 《得友人書道內子艱難狀》詩:“尺牘胡然至,寒溫不自通。” 明 彭士望 《玉簾泉》詩:“平波水最文,胡然此直下。”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九:“鴻鵠初高舉,千里蒼旻開;長林翕春氣,逆此浩蕩懷;胡然值飄風,中道羽翼乖。”
返真
(1).返歸真境。指得道成仙。 唐 裴鉶 《傳奇·樊夫人》:“後媼與 逍遙 一時返真。”
(2).道家認為人死後歸於自然,故以“返真”婉稱死。 宋 秦觀 《韓樞密夫人輓詞》:“天上開華屋,丘山忽返真。” 明 袁宗道 《祭李年伯文》:“公年僅望五十,獨不可徐之故丘以老,而遂儵焉返真於逆旅乎?” 清 徐乾學 《與劉古衡書》之三:“若不速照良方自醫,一旦返真,人其謂之何哉!”
法星
(1).星名。北斗七星第二星天璇的別名。《晉書·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 石氏 云:‘第一曰正星,主陽德;天子之象也。二曰法星,主陰刑,女主之位也。’”
(2).星名。熒惑星的別名。《文選·劉孝標<辨命論>》:“ 宋公 一言,法星三徙。” 李善 注引《廣雅》:“熒惑謂之罰星,或謂之執法。” 唐 劉禹錫 《早秋送台院楊侍御歸朝》詩:“鷙鳥得秋氣,法星懸火旻。” 清 錢謙益 《送詹葉二御史赴南台》詩之二:“法星近炤江天畔,寂寞衡茅覺夜明。”
昨夜
(1).昨天夜裡。 南朝 宋 鮑照 《上潯陽還都道中》詩:“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蘆洲 。” 前蜀 毛文錫 《醉花間》詞之一:“昨夜雨霏霏,臨明寒一陣。” 巴金 《探索集·長崎的夢》:“昨夜,我夢見我在 長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夫人與 鄭恆 親。雖然昨夜見許,未足取信。”
仙籙
見“ 仙人籙 ”。
閩海
指 福建 和 浙江 南部沿海地帶。 明 徐渭 《君從》詩:“君從 閩 海下 南昌 ,正值中官降玉皇。”
波潤
猶餘潤。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婁芳華》:“郎君處此,於汝亦大有波潤。獨不念椀中餘瀋、柈中賸胾,又誰曾與汝爭一匕一箸耶?”
吳江
(1). 吳淞江 的別稱。《國語·越語上》“三江環之” 三國 吳 韋昭 註:“三江: 吳江 、 錢唐江 、 浦陽江 。” 宋 毛滂 《過吳淞江》詩:“參軍身外祇圖書,獨與 吳江 分不疎。” 清 黃燮清 《吳江嫗》詩:“征帆自北來,晚泊 吳江 湄。”
(2).縣名。屬 江蘇省 。 柳亞子 《迭韻寄呈毛主席》:“倘遣名園長屬我,躬耕原不戀 吳江 。”
舊業
(1) 舊日從事的事業或行業;前人的事業
放棄舊業
(2) 以前的財產
舊業無存
灑淚
揮淚;落淚
二人灑淚而別
松筠
松樹和竹子。《禮記·禮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後因以“松筠”喻節操堅貞。 南朝 齊 王融 《奉和南海王殿下詠秋胡妻》:“日月共為照,松筠俱以貞。”《梁書·元法僧等傳論》:“ 侃 則臨危不撓, 鴉仁 守義殞命,可謂志等松筠,心均鐵石。” 唐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浪跡同生死,無心恥賤貧。偶然存蔗芋,幸各對松筠。”《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 嬌鸞 松筠之志雖存,風月之情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