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泰山六依皇祖詩韻·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過泰山六依皇祖詩韻·其一原文

祗合登山小天下,便當觀海悉源頭。

已看嶽嶽雲霞俯,未了青青齊魯浮。

嶺別陰陽分作郡,星明角亢照為州。

逮今六度賡元韻,為有峰巔聖跡留。

詩詞問答

問:過泰山六依皇祖詩韻·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過泰山六依皇祖詩韻·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過泰山六依皇祖詩韻·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五

參考注釋

登山

徒步爬山;體育運動的一種

它的計畫包括幾次登山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便當

可隨身攜帶的便當乾糧

兩個女兒都已上中學,每天自己準備自己的便當

觀海

語出《孟子·盡心上》:“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後用以比喻所觀者大。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觀海齊量,登岳均厚。” 南朝 梁 沉約 《<梁武帝集>序》:“事同觀海,義等窺天。”

源頭

水發源處。比喻事物的本源

嶽嶽

亦作“嶽嶽”。1.挺立貌;聳立貌。《楚辭·九思·憫上》:“叢林兮崯崯,株榛兮嶽嶽。” 王逸 註:“嶽嶽,眾木植也。”《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神仙嶽嶽於棟間,玉女闚窗而下視。” 李善 註:“嶽嶽,立貌。” 郭沫若 《十年建國增徽識》詩:“巨廈煌煌周八面,豐碑嶽嶽建中央。”

(2).喻人位尊氣盛。鋒芒畢露。《漢書·朱雲傳》:“ 五鹿 嶽嶽, 朱雲 折其角。”此為雙關語,以鹿角高聳突出,喻 五鹿充宗 之為人。

(3).形容人剛直不阿。 唐 柳宗元 《佩韋賦》:“ 雲 嶽嶽而專強兮,果黜志而乖圖。” 清 周亮工 《祭建寧司李君碩孫公文》:“及入對司寇,公抗辨數百言,嶽嶽不撓。”

雲霞

彩雲和彩霞

雲霞明滅。——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未了

(1) 沒有了卻、結束

未了的心事

(2) 漫漫,沒有終點

未了的欠債

青青

(1) 茂盛的樣子

青青園中葵。——《樂府詩集·長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盡薺麥青青。——宋· 姜夔《揚州慢》

(2) 墨綠色

雲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客舍青青柳葉新。——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陰陽

(1)

(2) 古代哲學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楚辭·屈原·涉江》

(3) 日月運轉之學

陰陽曆算。——《後漢書·張衡傳》

研核陰陽。

(4)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呂氏春秋·察今》

作郡

指擔任一郡長官,治理地方。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三:“ 岑參 在 西安 幕府,詩云:‘那知故園月,也到 鐵關 西。’ 韋應物 作郡時,亦有詩云:‘寧知故園月,今夕在西樓。’”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田登 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

明角

指用白色獸角製成的薄片。 唐 僧鸞 《苦熱行》:“豪家簾外喚清風,水紋明角鋪長簟。” 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若三品所繫,則多金鑲雕花銀母、象牙、明角沉檀帶。” 清 富祭敦崇 《燕京歲時記·燈節》:“各色燈綵多以紗絹、玻璃及明角等為之,並繪畫古今故事,以資玩賞。”

六度

(1).謂天、地、春、夏、秋、冬乃萬物之制度。《淮南子·時則訓》:“制度,陰陽大制有六度:天為繩,地為準,春為規,夏為衡,秋為矩,冬為權。繩者,所以繩萬物也;準者,所以準萬物也;規者,所以員萬物也;衡者,所以平萬物也;矩者,所以方萬物也;權者,所以權萬物也。”

(2).佛教語。又譯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羅蜜多)的意譯。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滅)之彼岸的六種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精慮(禪定)、智慧(般若)。 南朝 梁 王屮 《頭陁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則高謝四流,推之於無,則俯弘六度。” 唐 姚合 《贈王山人》詩:“既能施六度,了悟達雙林。” 清 錢謙益 《陸孟鳧墓志銘》:“方外之友 石林源 公合掌太息曰:君儒者也,於吾師之六度有合焉。”

元韻

原韻。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元韻原韻》:“近代詞章家和朋友詩則曰原韻,和御製詩則曰元韻。蓋取元音之元,以示尊崇。不知原韻本應作元韻,並非假借也。元者,本也。本來,曰元來。”

峰巔

頂峰。

聖跡

聖人的遺蹟

標籤:泰山

詩詞推薦

過泰山六依皇祖詩韻·其一原文_過泰山六依皇祖詩韻·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