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物分為二,能知二者名。
鼎爐藏日月,漏滴已三更。
夫婦同交1-1媾,嬰兒始結成。
脫胎並洗澤,攜養鎮長生。
詩詞問答
問:《還丹復命篇·其十四·五言十六首》的作者是誰?答:薛道光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2. 按:原序雲作于靖康元年,五言十六首,以表二八一斤之數,七言三十首,以表三十日之大功。
參考注釋
一物
(1).一種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為一物枉其時,明君聖人亦不為一人枉其法。”《史記·周本紀》:“此一物足以釋 西伯 ,況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 清 鄭燮 《同起林上人重訪仁公》詩之三:“莫教輕一物,可待報他生。” 馬南邨 《燕山夜話·共通的門徑》:“沒有無所不知的博學之士,也沒有隻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專門家。”
(2).同類物;同一事。《周禮·夏官·校人》:“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藥有用根,或用莖葉,雖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達其理,未可妄用。”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雲耶,電耶,雨耶,雪耶,實一物也,不過因熱度之異而變耳。”
(3).猶一事。《禮記·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鄭玄 註:“物猶事也。” 南朝 梁武帝 《報侯景書》:“朕為萬乘之主,豈可失信於一物。”
(4).猶言一個標準。《墨子·尚賢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術也。”
分為
判斷;斷定。《北史·宋游道傳》:“是時朝士皆分為 游道 不濟。”
鼎爐
亦作“ 鼎鑪 ”。 1.道士煉丹的鼎和爐。《參同契》卷上:“偃月法鼎爐, * 為熬樞,汞日為流珠。” 董德寧 發揮:“偃者,臥也,即仰也。言鼎爐之可容納水火者,乃偃月之法象也。蓋鼎象望月之圓,可容藥物;而爐象弦月之缺,可納火符,故曰偃月法鼎爐。” 唐 呂岩 《蘇幕遮》詞:“虛無中,塵色內。儘是還丹,歷歷堪收采。這箇鼎鑪解不解。”
(2).指鼎形香爐。 清 李調元 《龍洞》詩:“鼎爐燒降香,乍訝雙童出。”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漏滴
漏壺滴下的水點。 遼 王徽 《然燈夜述懷》詩:“夷身幸入 華胥 境,甚惜今朝漏滴殘。” 明 孟稱舜 《死裡逃生》第四折:“天上定盤渾不錯,人間漏滴果無差。”
三更
第三更,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夫婦
(1).夫妻。《易·序卦》:“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紗帽圓領,金帶皂靴,先拜了給諫公夫婦;一派細樂,引進洞房。” 曹禺 《日出》第二幕:“ 陳白露 (按電鈴)你們夫婦兩人感情真好,這一會兒都離不開。”
(2).猶言匹夫匹婦,指平民男女。《管子·宙合》:“分敬而無妒則夫婦和勉矣。” 郭沫若 等集校:“此二句獨言‘夫婦’,蓋謂舉國百姓之男女也。君臣相得,故天下之男女亦和諧而共勉。”《管子·君臣下》:“有道之國發號出令,而夫婦盡歸親於上矣。”《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鄭玄 註:“言匹夫匹婦愚耳,亦可以其與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極也。” 唐 劉駕 《唐樂府》序:“獲見明天子以德歸 河 湟 地,臣得與天下夫婦復為太平人。”
同交
同心之交。 唐 陳子昂 《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雖同交未阻,風月可留,歧路方乖,關山成恨。”
嬰兒
(1) 初生的幼兒
(2) 一周歲內的兒童
(3) 道教稱鉛為“嬰兒”
嬰兒奼女配陰陽,鉛汞相投分日月。——《西遊記》
(4) 又如:嬰兒奼女(道教稱鉛和汞)
結成
(1) 為了一個共同目標,通過法律手續結合起來
通過結婚使二人結成一對夫妻
(2) 結合成一體或一塊;結合
多油脂的小油滴凝結成一塊黃油
脫胎
(1) 道教語。謂脫去凡胎
脫胎成仙
(2) 指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變化而產生
封建社會是從奴隸社會脫胎而來的
洗澤
清洗。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上:“耳目口鼻百毛穴中,一齊流血……自辰及巳午,唯皮骨存焉,洗澤莫及,但以血肉舉骨就木而已。”
攜養
古代宦官無子,收養他人為子,謂之“攜養”。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 曹操 ﹞父 嵩 ,乞匄攜養,因贜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後多用為指斥 曹魏 之詞。 唐 劉知幾 《史通·稱謂》:“必若當塗所出,宦官攜養,帝號徒加,人望不愜。” 清 唐孫華 《客有作詩譏魏武者輒亦效顰題四絕句》之二:“攜養當年市國恩,輿金輦璧費攀緣。”
長生
(1).永久存在或生存;壽命很長。《老子》:“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莊子·在宥》:“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 唐 杜甫 《月》詩:“入河蟾不沒,擣藥兔長生。”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三三:“且莫空山聽雨去,有人花底祝長生。”
(2).指道家求長生的法術。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 淮南王 ,好長生,服食鍊氣讀仙經。” 宋 蘇軾 《過大庾嶺》詩:“仙人拊我頂,結髮授長生。”
(3). 唐 宮 長生殿 的省稱。 明 無名氏 《解三酲·詠馬嵬事》曲:“再不見鬭草龍池春晝暖,再不見私語 長生 秋夜迢。”參見“ 長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