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祭禮成述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雩祭禮成述事原文

曙光初暏露光濃,肅穆雩壇護古松。

幸是三春賚膏澤,敬惟首夏萃農功。

九韶次第鳴儀鳳,大禮欽崇舉見龍。

奏假無言還有吁,繼沾申佑願重重。

詩詞問答

問:雩祭禮成述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雩祭禮成述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雩祭禮成述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一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三

參考注釋

曙光

破曉時的陽光,比喻已經在望的光明前景

勝利的曙光

我們大家看到,在許多國家裡已經顯露出國際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曙光。——《在馬克思恩格斯紀念碑揭幕典禮上的講話》

露光

(1).露水珠反射出來的光耀。 唐 元稹 《夜合》詩:“綺樹滿朝陽,融融有露光。”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五:“花兒吐出蕊,葉兒上閃著露光。”

(2).借指露水珠。 南朝 梁元帝 《和劉尚書侍五明集詩》:“露光枝上宿,霞影水中輕。” 隋 江總 《答王筠早朝守建陽門開》詩:“御溝槐影出,仙掌露光晞。” 唐 劉禹錫 《謝竇員外旬休早涼見示詩》:“風韻漸高梧葉動,露光初重槿花稀。”

肅穆

嚴肅而安靜,莊嚴肅穆

廣場——如此肅穆,長街——如此沉寂。——《一月的哀思》

雩壇

古時祈雨所設的高台。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泗水》:“門南隔水,有雩壇,壇高三丈, 曾點 所欲風舞處也。” 金 元好問 《戊戌十月山陽雨夜》詩之一:“忍死待一麥,秋種且未投,乾溢誰所司,雩壇徧九州。” 清 魏源 《與曲阜孔繡山孝廉書》:“前日祗謁林廟,周覽雩壇,得從聖人子孫信宿燕處,以遂景行嚮往之願。”

幸是

本是;正是。 五代 徐夤 《蜀》詩:“君王幸是 中山 後,建國如何號 蜀 都。” 宋 楊萬里 《趙達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詩:“嬌雲嫩日無風色,幸是湖船好放時。”

三春

(1).春季三個月:農曆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漢 班固 《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唐 李白 《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壺 《鬥鵪鶉·踏青》套曲:“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 劉大白 《春盡了》詩:“算三春盡了,總應該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個月,暮春。 唐 岑參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詩:“三春紅藥熏衣上,兩度槐黃落硯前。”

(3).三個春天,即三年。 晉 陸機 《答賈謐》詩:“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將還京洛》詩:“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原註:“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膏澤

(1) 滋潤土壤的雨水

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曹植《贈徐幹》

(2) 比喻恩惠

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首夏

始夏,初夏。指農曆四月。 三國 魏 曹丕 《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唐 魏徵 《暮秋言懷》詩:“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 吳沛霖 《春盡日寄林三金陵》詩:“倘許一緘重報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九韶

亦作“ 九招 ”。 舜 時樂曲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九德之歌,《九韶》之舞。”《莊子·至樂》:“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 成玄英 疏:“《九韶》, 舜 樂名也。”《史記·五帝本紀》:“四海之內鹹戴 帝舜 之功,於是 禹 乃興《九招》之樂。” 司馬貞 索隱:“招音韶,即 舜 樂《簫韶》。九成,故曰《九招》。”一說, 帝嚳 時所作。《呂氏春秋·古樂》:“ 帝嚳 命 鹹墨 作為聲歌:《九招》、《六列》、《六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頌讚》:“昔 帝嚳 之世, 鹹墨 為頌以歌《九韶》。” 唐 楊炯 《盂蘭盆賦》:“鏗《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

次第

依一定順序,一個挨一個地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之一)》

次第花開

儀鳳

唐高宗李治年號(公元676—679年)

儀鳳中。—— 唐· 李朝威《柳毅傳》

大禮

大關節目,與瑣屑末務相對

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紀》

欽崇

崇敬。《書·仲虺之誥》:“欽崇天道,永保天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郗嘉賓 欽崇 釋道安 德問,餉米千斛。” 唐 王維 《賀神兵助取石堡城表》:“元後欽崇之福,遠至邇安。” 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 馬克思 與 列寧 終竟是我輩青年所當欽崇的導師。”

奏假

舉奏升堂之樂。《詩·商頌·那》:“ 湯 孫奏假,綏我思成。” 鄭玄 箋:“假,升…… 湯 孫 大甲 又奏升堂之樂弦歌之。”一說,假為“徦”之假借;徦,至也。“奏假”乃祭者致神之謂。見 馬瑞辰 通釋。

向皇帝請假。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來子儀》:“欲因閒薦之於上,特奏假,上問以為何? 洪道 奏上以訪 子儀 。”原註:“大臣出門訪親舊必奏。”

重重

(1) 很多層

重重圍住

(2) 許多

矛盾重重

(3) 充滿

煩惱重重

詩詞推薦

雩祭禮成述事原文_雩祭禮成述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