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從託疾。
何所因。
將明佛土有靈真。
料取世尊必問疾,從此折服大聲聞。
詩詞問答
問:《五更轉兼十二時·其十·維摩託疾二十八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五
參考注釋
託疾
稱病推託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將明
謂人臣奉行王命,明辨國事。語出《詩·大雅·烝民》:“肅肅王命, 仲山父 將之;邦國若否, 仲山父 明之。”《漢書·刑法志》:“有司無 仲山父 將明之材。” 顏師古 註:“言王有誥命,則 仲山父 行之;邦國有不善之事,則 仲山父 明之。”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臣不敢輒廢將明之義,而苟逃諱忌之誅。”
佛土
(1).佛教謂佛陀所居住或應化的種種國土。有淨土、穢土、性土、報土等。《法華經·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2).特指淨土。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十九:“言浄土者,經中或時名佛剎,或稱佛界,或雲佛國,或雲佛土。” 清 吳偉業 《贈蒼雪》詩:“我聞 昆明 水,天花散無數。躡足凌高峯,了了見佛土,。” 清 唐孫華 《長椿寺拜瞻明慈聖李太后御容恭賦四十韻》:“佛土三生願, 堯 門一夢遄。”
(3).指佛寺。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洪山寺 ﹞道場宏麗,為天下第一……平生所見莊嚴佛土,未有若斯之至者。”
靈真
道教指修真得道。《漢武帝內傳》:“又欲令悠悠者,知天地間有此靈真之事,足以卻不信之狂夫耳!” 唐 韋應物 《學仙》詩之一:“昔有道士求神仙,靈真下試心確然。”《雲笈七籤》卷七九:“滌盪穢俗,許以更始,修心慎違,希企靈真。”
料取
(1).選取。《三國志·吳志·陳表傳》:“ 表 乃稱曰:‘今除 * ,報父之仇,以人為本。空枉此勁鋭以為僮僕,非 表 志也。’皆輒料取以充部伍。”《資治通鑑·晉武帝泰始二年》:“ 吳 主使黃門徧行州郡,料取將吏家女。”
(2).奪取。 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下:“然未能攘奸掃穢,料取全勝,亦彼民之不幸乎?”
世尊
佛陀的尊稱。《四十二章經》:“爾時世尊既成道已,作是思維。” 隋 慧遠 《無量壽經義疏》卷上:“佛備眾德,為世欽仰,故號世尊。”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世尊説法不用一方之語。”
問疾
探問疾病。《禮記·雜記下》:“弔死而問疾。” 唐 盧綸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詩:“寂寞日長誰問疾,料君惟取古方尋。”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聖祖拏鰲拜》:“嘗託病不朝,要上親往問疾。”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折服
(1) 使屈服或服從
強詞奪理,不能折服人
(2) 信服;心服
令人折服
大聲
(1).高雅的音樂。《莊子·天地》:“大聲不入於里耳,《折楊》、《皇荂》,則嗑然而笑。” 成玄英 疏:“大聲,謂《鹹池》、《大韶》之樂也。”
(2).聲音大,高聲。《漢書·王莽傳中》:“ 莽 為人侈口蹷顄,露眼赤精,大聲而嘶。” 唐 謝觀 《初雷啟蟄賦》:“動 豐隆 之大聲,發昆蟲之暗室。”《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一會又要扒到牀頂上去,大聲哭著,唱起曲子來。” 瞿秋白 《亂彈·新英雄》:“戲台上的武生會翻跟斗,也可以使看戲的人大聲喝采。”
(3).大名聲。 清 周亮工 《午睡與冠五》詩:“理生如此亦早富,久譴於世負大聲。”
標籤: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