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秋夜懷月儀

作者:方彥珍 朝代:清代

憶秦娥·秋夜懷月儀原文

寒飆冽。

江鄉又近重陽節。

重陽節。

臨風感昔,知音耗絕。

共此殘秋同此月。

斯人也合傷離別。

傷離別。

焉得重來,紫萸同擷。

詩詞問答

問:憶秦娥·秋夜懷月儀的作者是誰?答:方彥珍
問:憶秦娥·秋夜懷月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方彥珍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彥珍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八部

參考注釋

寒飆

寒冷的大風。 晉 袁山松 《菊》詩:“靈菊植幽崖,擢穎凌寒飈。” 明 許承欽 《風行至南陽湖》詩:“寒飈作意送征航,蘆荻森森叫鴰鶬。” 劉大白 《春雪》詩:“讓寒飈卷將凍雨,重來稱霸。”

江鄉

多江河的地方。多指 江 南水鄉。 唐 孟浩然 《晚春臥病寄張八》詩:“念我生平好,江鄉遠從政。”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誌一》:“展 海子 直抵西城 中山王 冢,悉為稻田,引 新河 水注之,清波瀰漫數里,頗類江鄉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乍暖風煙滿江鄉,花裡行廚攜著玉缸。”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端午龍舟》:“蘭橈鼓動,旌旗蕩漾,頗有江鄉競渡之意。”

重陽節

重陽節(重chóng) : 也稱“重九”。中國漢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夏曆九月初九。這一天,民間有登高、遠遊、賞菊、吃重陽糕等習俗。

陽節

(1).指輕疾猛厲、剛勁顯露的氣勢。《國語·越語下》:“剛彊以御,陽節不盡,不死其野……盡其陽節、盈吾陰節而奪之。宜為人客,剛彊而力疾;陽節不盡,輕而不可取。” 韋昭 註:“彼陽勢已盡而吾陰節盛滿,則能奪之。先動為客,於時宜為人客,剛彊力疾,陽數未盡,雖輕易人猶不可得取也。”

(2).陽數。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陰節不盡,陽節不興,故傾否開泰之大人,以極剝為極復。”

(3).陽春時節。 唐 張九齡 《巡屬縣道中作》詩:“矧逢陽節獻,默聽時禽鳴。”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託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2) 後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3) 知心朋友

殘秋

指秋天將盡的時節。 唐 沉佺期 《餞唐郎中洛陽令》詩:“郊筵乘落景,亭傳理殘秋。” 唐 權德輿 《舟行夜泊》詩:“蕭蕭落葉送殘秋,寂寂寒波急暝流。”

斯人

(1).此人。《論語·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斯人已雲亡,草聖秘難得。” 明 劉基 《郁離子·虞孚》:“飲食之人,則人賤之。斯人之謂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說來說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之概。”

(2).猶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結 《與瀼溪鄰里》詩:“斯人轉貧弱,力役非無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軍次實錄>序》:“小官等佩讀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啟斯人之聾瞶。”

傷離

為離別而感傷。 唐 王昌齡 《送程六》詩:“冬夜傷離在 五溪 ,青魚雪落鱠橙虀。”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李青蓮詩》:“蓋古樂府多托於閨情女思, 青蓮 深於樂府,故亦多征夫怨婦惜別傷離之作。” 郁達夫 《贈別》詩:“傷離我亦天涯客,一樣青衫有淚痕。”

離別

(1) 暫時或永久離開

我離別故鄉已經兩年了

(2) 分手,分開

重來

(1).再來;復來。 晉 陶潛 《雜詩》之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宋 秦觀 《望海潮·洛陽懷古》詞:“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事事堪嗟。” 劉大白 《丁寧·春雪》:“讓寒飆卷將凍雨,重來稱霸。”

(2). 漢 樂曲名。《宋書·樂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廟樂……加宗廟食舉《重來》、《上陵》二曲,合八典為上陵食舉。”《宋書·樂志一》:“ 漢 太樂食舉十三曲:一曰《鹿鳴》,二曰《重來》。”

詩詞推薦

憶秦娥·秋夜懷月儀原文_憶秦娥·秋夜懷月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