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燾 朝代:清代

菊原文

野老籬邊對酒時,含霜浥露兩三枝。

略無俗韻非關隱,為抱秋心獨放遲。

影蘸夕陽描小照,香留晚節賦新詩。

清芬冷落寒螿夜,不許春來蛺蝶知。

詩詞問答

問:菊的作者是誰?答:牛燾
問:菊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菊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農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傳》

對酒

(1).面對著酒。 三國 魏 曹操 《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 * :“對酒不能言,悽愴懷酸辛。”《北史·李孝貞傳》:“每暇日,輙引賓客,弦歌對酒,終日為歡。”

(2).樂府相和曲名。或作“對酒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二·對酒》 郭茂倩 題解引《樂府解題》曰:“ 魏 樂奏 武帝 所賦‘對酒歌太平’,其旨言王者德澤廣被,政理人和,萬物鹹遂。”

含霜

(1).猶凝霜;帶霜。 南朝 梁 江淹 《望荊山》詩:“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唐 李嶠 《鍾》詩:“秋至含霜動,春歸應律鳴。”

(2).形容白亮如霜。 唐 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改鍛割飛二刀子,色迎霽雪鋒含霜。”

兩三

幾個。表示少量。《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九·相逢行》:“兄弟兩三人,中子為侍郎。” 唐 皎然 《舟行懷閻士和》詩:“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見歸雲兩三片。” 元 薩都剌 《秋詞》:“清夜空車出 建章 ,紫衣小隊兩三行。” 老舍 《駱駝祥子》一:“兩三個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來了。”

略無

全無,毫無。《三國志·蜀志·趙雲傳》“以 雲 為翊軍將軍” 裴松之 注引《趙雲別傳》:“ 趙雲 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中》:“至《十九首》及諸襍詩,隨語成韻,隨韻成趣,辭藻氣骨,略無可尋。” 張真 《談京劇<獵虎記>》:“ * ,對每個人都是很大的冒險,而這一些人,卻都挺身而出,略無難色。”

俗韻

(1).不高雅的樂聲。 唐 白居易 《鄧魴張徹落第》詩:“古琴無俗韻,奏罷無人聽。”

(2).指不工穩的押韻。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法》:“學詩先除五俗:一曰俗體,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韻。” 郭紹虞 校釋:“《詩說雜記》卷九:‘何謂俗韻?過於奇險,困而貪多,過於率易,雖二韻亦俗者是也。’案, 滄浪 以‘俗韻’列‘俗字’之後,當指‘押韻’之‘韻’。”

(3).鄙俗的情味。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詩有靈襟,斯無俗趣;有慧口,斯無俗韻矣。”

非關

不是因為;無關。 唐 宋之問 《燕巢軍幕》詩:“非關憐翠幕,不是厭朱樓。” 明 劉基 《張子英閒止齋》詩之三:“築室在城市,而無闤闠聲。非關遠人世,慮滌境自清。” 清 李漁 《奈何天·伙醋》:“非關今日麵皮嬌,祇為當年舌太饒。”

秋心

秋日的心緒。多指因秋來而引起的悲愁心情。 唐 鮑溶 《怨詩》:“秋心還遺愛,春貌無歸妍。” 宋 張耒 《夏日五言》之十一:“庭除延夜色,砧杵發秋心。”

夕陽

傍晚的太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遊原》

小照

指自己的尺寸小的照片

晚節

(1) 晚年的節操

保持晚節

(2) 晚年

(3) 後期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毛 * 《關於詩的一封信》:“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

清芬

(1).清香。 宋 韓琦 《夜合詩》:“所愛夜合者,清芬踰眾芳。”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畿輔雜記·盤山》:“又 武林 黃汝亨 《盤泉詩》:‘ 李願 歸 盤谷 ,泉甘自昔聞。偶來諧勝賞,獨坐挹清芬。’” 清 陳維崧 《月華清·為蔣元膚催妝》詞:“寄語酒徒 蔣濟 ,總北釀清芬,休教酩酊。” 梅阡 《春夜》:“五月的夜風,飄著道邊槐花的清芬。”

(2).喻高潔的德行。 晉 陸機 《文賦》:“詠世德之駿烈,誦先人之清芬。” 唐 黃滔 《書懷寄友人》詩:“常思 揚子云 ,五藏曾離身,寂寞一生中,千載空清芬。” 宋 梅堯臣 《讀范桐廬述嚴先生祠堂碑》詩:“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圖史。” 元 周德清 《滿庭芳·韓世忠》曲:“閒評論,中興宰臣,萬古揖清芬。”

冷落

(1) 冷清;不熱鬧

狹窄冷落的胡同

門前冷落鞍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宋· 柳永《雨霖鈴》

(2) 冷待

寒螿

(1).即寒蟬。 漢 王充 《論衡·變動》:“是故夏末蜻蛚鳴,寒螿啼,感陰氣也。”《爾雅·釋蟲》“蜺寒蜩” 晉 郭璞 註:“寒螿也。似蟬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蟬鳴。’”《文選·謝惠連〈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 李善 注引 許慎 《淮南子》註:“寒螿,蟬屬也。”一說指水鳥。見《文選·劉鑠〈擬行行重行行〉詩》 李善 注引 高誘 《淮南子》注。參見“ 寒蟬 ”、“ 寒將 ”。

(2).借指深秋的鳴蟲。 唐 張仲素 《秋思》詩之一:“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螿淚溼衣。” 元 薩都剌 《滿江紅·金陵懷古》詞:“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螿泣。” 陳三立 《雨》詩:“懷人江海斷,鐙火訴寒螿。”

不許

(1)

 

不允許,不讓

不許說慌

(2)

 

不能——用於反問句,強調其否定性

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許自己去嗎?

(3)

 

禁止;阻止某事的完成或進行

不許兒童在人行道上騎腳踏車

蛺蝶

蛺蝶科的一種蝴蝶,翅膀呈赤黃色,有黑色紋飾,幼蟲身上多刺,危害農作物

詩詞推薦

菊原文_菊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