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孫

作者:吳士瑋 朝代:明代

憶孫原文

念汝兄弟好,別來誰解頤。

應門相喚客,逢食各呼伊。

是出牽衣問,今歸擲果遲。

太平仍可待,老少定歡隨。

詩詞問答

問:憶孫的作者是誰?答:吳士瑋
問:憶孫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憶孫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九

參考注釋

兄弟

(1)

(2) 專指弟弟

(3) 男子自稱

別來

(1).離別以來。 南朝 宋 謝惠連 《代古詩》:“別來經年歲,歡心不同凌。” 唐 竇群 《贈劉大兄院長》詩:“路自 長沙 忽相見,共驚雙鬢別來殊。” 郭沫若 《喀爾美蘿姑娘》:“我們別來將近兩個月了。”

(2).另外。《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眼見得這座祖宅,還值萬數銀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別來募化黃金,興鑄仙像。”

解頤

開顏歡笑;歡笑

京國自攜手,同途欣解頤。——《陳倉別隴州司戶李維深》

應門

照管門戶。指應接叩門之意

內無應門五尺之童。——李密《陳情表》

應門的領客入廳

相喚

(1).亦作“ 相叫 ”。拱手報名,行相見禮。俗稱“唱喏”。 宋 周遵道 《豹隱紀談》:“冬至後云: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 * 情》:“ 吳山 與 金奴 母子相喚罷,到裡面坐定吃茶。”《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 卯奴 道:‘我得這官人救我在這裡。’婆婆與 宣贊 相叫。請婆婆吃茶。”《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 * 里兀自見押司著了皂衫,袖著文字歸來,老媳婦和押司相叫來。”

(2).互相呼喚。 唐 韋應物 《聽鶯曲》:“東方欲曙花冥冥,啼鶯相喚亦可聽。” 前蜀 毛文錫 《喜遷鶯》詞:“錦翼鮮,金毳軟,百轉千嬌相喚。”

牽衣

見“ 牽裾 ”。

擲果

亦作“ 擲菓 ”。1.謂婦女對美男子表示愛慕。 唐 張鷟 《遊仙窟》:“巧知娘子意,擲菓到渠邊。”《醒世恆言·吳衙內鄰舟赴約》:“ 何郎 俊俏顏如粉, 荀令 風流坐有香,若與 潘生 同過市,不知擲果向誰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遂其擲果之心,亦風流之雅事。”

(2).指美男子受到婦女愛慕。 唐 李白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詩:“遙知向前路,擲果定盈車。”參見“ 擲果潘安 ”。

太平

社會安定

安於太平之樂。——宋· 蘇軾《教戰守》

可待

就會;就要。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二折:“若再不肯,你寫一封假書,只説 白侍郎 已死,他可待肯了。” 明 陳與郊 《文姬入塞》雜劇:“今日裡,可待離龍城,還鳳穴。”

老少

老年人和少年人

老少爺們兒

詩詞推薦

憶孫原文_憶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