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霜橫江上秋,月照天外海。
政茲風景遇,客子顏色改。
異鄉難為情,賴此清尊在。
央央黃金花,幽姿自瀟灑。
世無彭澤翁,千載誰來采。
詩詞問答
問:《越上九日感懷七首呈韓明善先生·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張仲深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五部
參考注釋
江上
(1).江岸上。《呂氏春秋·異寶》:“﹝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鮑照 《發後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
(2).江面上。《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胥 遂與 勝 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後。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洒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
外海
指有較大面積的水域並與大洋相連的海,泛指遠離陸地的海域。與“內海”相對
風景
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
風景秀麗
客子
旅居異鄉的人
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顏色
(1) 色彩。光的各種現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分在大小、形狀或結構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象
(2) 指顯示給人看的利害的臉色
顏色不少變。——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3) 指顏料或染料
(4) 為顏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澤
他的衣服上滿都是那種顏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 白居易《長恨歌》
異鄉
外鄉,外地他鄉
飄泊異鄉
難為情
害羞,臉面不好看;情面上過不去
眾目睽睽之下,她倒有點難為情
清尊
亦作“ 清樽 ”。亦作“ 清罇 ”。酒器。亦借指清酒。《古詩類苑》卷四五引《古歌》:“清樽發朱顏,四坐樂且康。” 唐 王勃 《寒夜思》詩:“復此遙相思,清尊湛芳淥。” 唐 皇甫冉 《曾山送別詩》:“淒淒遊子苦飄蓬,明月清罇祇暫同。” 宋 曾鞏 《戲呈休文屯田》詩:“縱無供帳出郊野,尚有清樽就閒燕。” 明 吳琪 《喜汪振生歸自雲南》詩:“無窮故交心,相與盡清尊。” 清 黃遵憲 《七月十五日夜暑甚》詩:“滿酌清尊聊一醉,漫愁秋盡落黃花。”
央央
(1).和諧的聲音。《詩·周頌·載見》:“龍旂陽陽,和鈴央央。鞗革有鶬,休有烈光。” 朱熹 集傳:“央央,有鶬,皆聲和也。”
(2).用作象聲詞,形容聲音和諧。 葉聖陶 《線下·外國旗》:“那音響異常清楚,央央地如在一個大空壇里。”
(3).廣大貌。《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撫柱楣以從容兮,覽曲臺之央央。” 李善 註:“央央,廣貌。”
鮮明貌。《詩·小雅·出車》:“出車彭彭,旂旐央央。” 毛 傳:“央央,鮮明也。” 陸德明 釋文:“央,本亦作英,同。” 清 周亮工 《巡撫山東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彝初周公救荒碑》:“帝曰予聞,欽哉往造。銜命東來,央央旂旐。”
黃金花
指菊花。 唐 李白 《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感舊》詩:“時過菊潭上,縱酒無休歇。泛此黃金花,頽然清歌發。” 唐 杜甫 《九日寄岑參》詩:“采采黃金花,何由滿衣袖。” 明 何大復 《簡趙舟乞菊》詩之二:“我有白玉酒,君有黃金花。”
幽姿
幽雅的姿態。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池上樓》詩:“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唐 白居易 《畫竹歌》:“幽姿遠思少人別,與君相顧空長嘆。” 明 唐寅 《惜梅賦》:“然生不得其地,俗物混其幽姿。”
瀟灑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瀟灑)
畫法瀟灑
(2) 不拘謹的或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的
衣著瀟灑文雅
彭澤
(1).澤名。即今 鄱陽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韓詩外傳》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澤 之水。”
(2).縣名。 漢 代始設。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晉 陶潛 曾為 彭澤 令,因以“彭澤”借指 陶潛 。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 睢園 緑竹,氣凌 彭澤 之樽; 鄴水 朱華,光照 臨川 之筆。” 唐 劉知幾 《史通·稱謂》:“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澤 之類是也。” 清 秋瑾 《菊》詩:“鐵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澤 志徒雄。”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