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試筆·其一原文
普淖群雍啟泰陽,棼㬈曙色是春光。
月壬訢合歲壬建,七始闓披華始昌。
法祖敬天心不息,愛民勤政念方長。
中牟冬仲工才蕆,可遍淤田茁麥芒。
詩詞問答
問:元旦試筆·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元旦試筆·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元旦試筆·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七
參考注釋
普淖
指黍稷。《儀禮·士虞禮》:“嘉薦普淖,明齊溲酒。” 鄭玄 註:“普淖,黍稷也。普,大也;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故以為號雲。” 晉 潘岳 《藉田賦》:“簠簋普淖,則此之自實。”一說,為鉶羹,和以五味的羹湯。見 清 王引之 《經義述聞·儀禮》。
曙色
破曉時的天色
從視窗透進了灰白的曙色
當曙色開始照到西邊最高的峰頂時,他的人馬還走在相當幽暗的群山之間。——姚雪垠《李自成》
訢合
(1).謂受感而動,和合融洽。《禮記·樂記》:“是故大人舉禮樂,則天地將為昭焉。天地訢合,陰陽相得。” 鄭玄 註:“訢讀為熹。熹猶蒸也。” 孔穎達 疏:“熹謂蒸動。言樂感動天地之氣,是使二氣蒸動,則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夫雨為天地之訢合。”
(2).引申為情意投合。 唐 陸贄 《奉天論奏當今所切務狀》:“則君臣同志,何有不從,遠邇歸心,孰與為亂!化疑梗為訢合,易怨謗為謳歌,浹辰之間,可使丕變。” 唐 白居易 《唐江州興果寺律大德湊公塔碣銘》序:“初,余與師相遇,如他生舊識,一見訢合,不知其然。” 朱自清 《民眾文學的討論》:“若非所寫的情思與民眾訢合無間,又何能至此?”
七始
(1).古代樂論,以十二律中的黃鐘、林鐘、太簇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賓、南呂、應鐘為春夏秋冬之始,合稱“七始”。見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律歷·七始》。《尚書大傳》卷一下:“故聖王巡十有二州,觀其風俗,習其性情,因論十有二俗,定以六律、五聲、八音、七始。” 鄭玄 註:“七始,黃鐘,林鐘、大蔟、南呂、姑洗、應鐘、蕤賓也。”《隋書·音樂志上》:“ 漢 雅樂郎 杜夔 ,能曉樂事,八音七始,靡不兼該。”
(2).作為樂曲名。《漢書·禮樂志》引《安世房中歌》之二:“《七始》《華始》,肅倡和聲。”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七始,天、地、四時、人之始。華始,萬物英華之始也。以為樂名,如《六英》也。”
法祖
(1).教主。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 林清 ﹞遂為彼教所推,尊為法祖。”
(2).效法先祖。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皇上日閱實錄》:“亦可覘聖主之勤於法祖也。”
天心
(1) 天空的中央
太陽升到了天心
(2) 天意
上合天心
(3) 封建時代指君主的意願
(4) 擺軸
不息
(1).不停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馬王堆 漢 墓帛書《經法·國次》:“天地無私,四時不息。”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詩》:“用不息的鬥爭排除了種種干擾。”
(2).不用呼吸。《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大戴禮記·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
(3).不滅。《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荀子·不苟》:“ 盜跖 吟口,名聲若日月,與 舜 、 禹 俱傳而不息。”
愛民
指熱愛人民,特別指官員熱愛百姓。
勤政
勤勞於政事。 晉 成公綏 《賢明頌》:“王用勤政,萬國以虔。” 清 葉廷琯 《吹網錄·三河縣遼碑》:“是時 耶律氏 國勢已衰,而縣令猶知勤政愛民。”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世祖畫牛》:“ 章皇 勤政之暇,尤善繪事。”
淤田
用水將淤泥引入農田。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二節:“河水沖刷的淤泥,用決水法引入田內,使土質肥沃,稱淤田。”
麥芒
麥穗上的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