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奩八詠·其七·繡床凝思原文
綠窗人靜晝厭厭,拋卻金針懶再拈。
香臉托殘紅一線,黛眉顰蹙翠雙尖。
愁如亂絮隨風落,恨似飛花帶雨粘。
小玉謾將簾幕捲,忍看雙燕拂雕檐。
詩詞問答
問:香奩八詠·其七·繡床凝思的作者是誰?答:錢摳
問:香奩八詠·其七·繡床凝思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香奩八詠·其七·繡床凝思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錢摳的名句有哪些?答:錢摳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鹽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七十九
參考注釋
厭厭
整齊茂盛貌;秀美貌。《詩·周頌·載芟》:“厭厭其苗,緜緜其麃。” 鄭玄 箋:“厭厭其苗,眾齊等也。”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二折:“趁著這厭厭露華,對著這澄澄月下,驚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 清 金農 《秋雨坐槐樹下書懷》詩:“階前老槐十圍大,碧羅張繖高厭厭。”
(1).安靜;安逸。《詩·秦風·小戎》:“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毛 傳:“厭厭,安靜也。” 晉 陶潛 《詠二疏》詩:“厭厭閭里歡,所營非近務。” 逯欽立 校註:“厭厭,安逸貌。” 元 侯克中 《醉花陰》套曲:“涼夜厭厭露華冷,天淡淡銀河耿耿。” 清 金人瑞 《宴胡侍御書堂》詩:“厭厭畢今夜,僕馬汝先歸。”
(2).微弱貌;精神不振貌。《漢書·李尋傳》:“列星皆失色,厭厭如滅。” 晉 陶潛 《和郭主簿》詩之二:“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曹蜍 李志 雖見在,厭厭如九泉下人。”《明史·方獻夫傳》:“雖執大政,氣厭厭不振。”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女官則厭厭無生意,略無動作。”
(3).形容病態。 唐 韓偓 《春盡曰》詩:“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厭厭。” 宋 歐陽修 《送張屯田歸洛歌》:“季秋九月予喪婦,十月厭厭成病軀。” 元 白樸 《東牆記》第一折:“早是這兩日茶飯不進,厭厭瘦削。”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七幕:“她頭上扎著一條手巾,身上披著一件斗篷,厭厭病容,弱不禁風的樣子。”
(4).懶倦;無聊。 宋 柳永 《定風波》詞:“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 元 李致遠 《新水令·離別》套曲:“黯黯愁成陣,厭厭日勝年。”
(5).綿長貌。 南唐 馮延巳 《長相思》詞:“紅滿枝,緑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 宋 蘇軾 《次韻子由種杉竹》:“吏散庭空雀噪簷,閉門獨宿夜厭厭。” 宋 張孝祥 《菩薩蠻》詞:“不語恨厭厭,何人思故園。” 清 納蘭性德 《生查子》詞:“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聽徹清音意厭厭,數琳瑯琬琰。” 聞一多 《紅豆》詩十一:“相思枕上的長夜,怎樣的厭厭難盡啊!”
拋卻
丟掉放棄
拋卻煩惱,尋找新天地
金針
(1) 刺繡、針灸用的針
(2) 比喻某種技能的訣竅
處世金針
殘紅
凋殘的花;落花。 唐 王建 《宮詞》之九十:“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 宋 李清照 《怨王孫》詞:“門外誰掃殘紅?夜來風。”《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杏花過雨。漸殘紅零落,胭脂顏色。” 郭沫若 《瓶》詩之十六:“風過一片殘紅,把孤墳化成了花冢。”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 *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黛眉
黛畫之眉。特指女子之眉。 晉 左思 《嬌女詩》:“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 唐 溫庭筠 《春日》詩:“草色將林彩,相添入黛眉。” 五代 和凝 《柳枝》詞:“瑟瑟羅裙金縷腰,黛眉偎破未重描。” 明 張景 《飛丸記·京邸道故》:“黛眉蹙瘦難展,嘆花前月下偏憐。” 清 趙執信 《夜合花·贈若青》詞:“龍鬚鳳枕,黛眉幾許低橫。”
顰蹙
皺眉皺額,比喻憂愁不樂
雙眉顰蹙
雙尖
(1).猶雙峰。 宋 蘇軾 《雪後書兆台壁》詩之一:“試埽 北臺 看 馬耳 ,未隨埋沒有雙尖。” 王文誥 輯註:“ 查 註:‘《水經注》: 馬耳山 高百丈,上有二石並舉,望齊馬耳,故世取名焉。’ 誥 案:‘句謂試埽 北臺 登望,則羣山為雪所封,惟 馬耳 雙尖猶未沒也。’”
(2).指舊時纏足婦女的一雙鞋子。 元 薩都剌 《繡鞋》詩:“雙尖不露行復顧,猶恐人窺針線情。” 明 孟稱舜 《嬌紅記·絮鞋》:“我把雙尖拾在綉衾傍。小姐呵,你雖然硬抵著牙兒強,如今可也洩漏春光在這廂。”
隨風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穎達 疏:“隨風《巽》者,兩風相隨,故曰‘隨風’。風既相隨,物無不順。” 高亨 註:“本卦是兩《巽》相重,《巽》為風,然則本卦卦象是風與風相隨而吹也。按《象傳》又以風比君上之教命,隨風乃比教命重申。”
(2).任憑風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黃帝》:“心凝形釋,骨肉都融,不覺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隨風東西,猶木葉乾殼。”《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汎淫泛濫,隨風澹淡。與波搖盪,奄薄水渚。” 郭璞 註:“皆鳥任風波自縱漂貌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自志》:“蓋有漏根因,未結人天之果;而隨風盪墮,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隨俗從眾。《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雖雅知 惲 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 呂向 註:“言 會宗 猶復隨口如風之靡草,亦何求稱善之譽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傑,有不隨風草偃哉!風之既成,賢君相三紀挽之不足;風之將變,一狂士敗之有餘。”
飛花
(1).落花飄飛。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2).飄飛的落花。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茶客娶興》:“你掩淚含羞辭別去,似飛花逐水悠悠,蕭蕭孤影向誰投。”
(3).比喻飄飛的雪花。 宋 蘇轍 《上元前雪三絕句》之一:“不管上元燈火夜,飛花處處作春寒。”
(4).紡織時飛散的棉花纖維。
小玉
(1).傳說中 吳 王 夫差 的女兒。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吳 妖 小玉 飛作煙, 越 艷 西施 化為土。”自註:“ 夫差 女 小玉 死後,形見於王。其母抱之,霏微若煙霧散空。”
(2).神話中仙人侍女名。 唐 白居易 《長恨歌》:“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 小玉 報 雙成 。”
(3).泛稱侍女。 唐 元稹 《暮秋》詩:“棲烏滿樹聲聲絶,小玉 * 鋪夜衾。”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一折:“你看那梅香小玉丫鬟使數,相隨相從。” 清 納蘭性德 《瑞鶴仙·丙辰生日自壽》詞:“無寐,宿酲猶在,小玉來言,日高花睡。”
簾幕
遮蔽門窗用的大塊帷幕
拉開簾幕,旭日當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