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熱沈丈共避樹下

作者:葉太叔 朝代:明代

苦熱沈丈共避樹下原文

逃暑得同心,相攜坐樹陰。

風聲低度壑,雲影細通林。

飛鳥長空絕,游魚淺水沈。

誰憐田父苦,目盡望甘霖。

詩詞問答

問:苦熱沈丈共避樹下的作者是誰?答:葉太叔
問:苦熱沈丈共避樹下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苦熱沈丈共避樹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侵韻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一

參考注釋

逃暑

亦作“迯暑”。消暑;避暑。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雷》:“處士 周洪 言, 寶曆 中,邑客十餘人,逃暑會飲。” 宋 陳師道 《和寇十一雨後登樓》:“豫為逃暑約,一快 楚 臺風。” 明 李攀龍 《逃暑》詩:“無處堪迯暑,高樓坐夜分。” 明 朱國禎 《涌幢小品·義僕》:“歲丁酉之夏,山人逃暑 金山 。”

同心

(1) 思想或認識一致

同心同德

(2) 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圓

同心度

(3)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時同心人,今日兩離分

相攜

亦作“相擕”。互相攙扶;相伴。《東觀漢記·鄧禹傳》:“ 禹 乘勝獨克,而師行有紀,皆望風相攜以迎,降者日以千數,眾號百萬。” 宋 蘇軾 《甘露寺》詩:“但有相攜人,何必素所歡。”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採蕋的游蜂,兩兩相攜;弄巧的黃鸝,雙雙作對。”《儒林外史》第八回:“當下會了帳,兩人相攜著下了船坐下。”

見“ 相攜 ”。

坐樹

見“ 坐樹不言 ”。

風聲

傳出來的訊息

風聲很緊

走漏風聲

雲影

(1).雲的影像。 南朝 梁元帝 《夜宿柏齋》詩:“燭暗行人靜,簾開雲影入。” 宋 葉夢得 《滿江紅》詞:“雲影淡,天容窄。曉風漪十頃,暖浮晴色。”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一折:“這些時想晨鐘暮鼓,馬足車塵,細看來恰便似雲影空中盡。” 沙汀 《夏夜》:“水田明晃晃的,倒映著天光雲影。”

(2).比喻婦女的美發。 宋 黃機 《眼兒媚》詞:“鬔鬆兩鬢飛雲影,鈿合未梳妝。” 宋 陳著 《洞仙歌·次韻花蕊夫人》詞:“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雲影鬅鬙翠山遠。”

飛鳥

(1).會飛的鳥類。亦泛指鳥類。《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呂氏春秋·功名》:“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惕飛鳥之跱衡。”

(2).指古代藏鉤遊戲中不固定屬於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貶誤》:“《風土記》曰:藏鉤之戲,分二曹以校勝負。若人耦則敵對,若奇則使一人為游附,或屬上曹,或屬下曹,名為飛鳥。”

長空

寬廣高遠的天空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毛 * 《蝶戀花·答李淑一》

遨遊長空

游魚

遊動的魚。 漢 王逸 《機婦賦》:“高樓雙峙,下臨清池,游魚銜餌,瀺灂其陂。”一本作“游魚”。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詩:“游魚瞥瞥雙釣童,伐木丁丁一樵叟。” 清 魏源 《自定海歸揚州舟中》詩之四:“誰言 牙 曠 絶,琴響出遊魚。” 清 許迎年 《和淑則園居病起作》:“方池新漲游魚樂,興寄 濠 梁《秋水篇》。”

水沈

見“ 水沉 ”。

田父

老農

甘霖

久旱後下的雨;及時雨

甘霖三尺透,病體十分輕。——元· 方回《次韻金漢臣喜雨》

做甚么三年不見甘霖降,也只為東海曾經孝婦冤。——元· 關漢卿《竇娥冤》

詩詞推薦

苦熱沈丈共避樹下原文_苦熱沈丈共避樹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