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山東得雪誌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聞山東得雪誌喜原文

青齊去歲歉,春旱秋傷霖。

哀哉吾赤子,每懷愁不禁。

雖有守土臣,代予宣德音。

下策籌截漕,博施且兼金。

誠慮苟或遺,溝壑多呻吟。

謁聖志有素,巡方事匪今。

便道一體察,庶慰吾民心。

三冬此望雪,卜度東岱岑。

臘半始被澤,連日同雲陰。

無何接奏章,雲沾大惠深。

遺蝗定入地,宿麥將抽針。

消疫已病疾,兆稔溉釜鬵。

豈予誠有格,岳靈早降歆。

天地生物懷,否極泰來駸。

嗟嗟方伯司,後命爾其欽。

小喜毋或肆,三時邈難諶。

詩詞問答

問:聞山東得雪誌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聞山東得雪誌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一

參考注釋

去歲

去年

春旱

春天出現的旱情

罕見的春旱

赤子

(1) 剛生的嬰兒

(2) 人民

懷愁

心懷悽惻。 漢 王褒 《九懷·蓄英》:“身去兮意存,愴恨兮懷愁。” 三國 魏 曹植 《贈王粲》詩:“欲歸忘故道,顧望但懷愁。” 唐 韓愈 《寄三學士》詩:“猜嫌動置毒,對案輒懷愁。”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來

不禁不由

有守

(1).有操守,有節操。《書·洪範》:“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 孔 傳:“民戢有道,有所為,有所執守。”《新唐書·陸元方傳》:“ 弘景 以直道進,議論持正有守。”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師魯 文章傳世,且剛直有守,非欺後世者,可信不疑也。”《宋史·蘇軾傳論》:“意之所向,言足以達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為,至於禍患之來,節義足以固其有守。”

(2).有職守。《管子·兵法》:“戰而必勝者,法度審也。勝而不死者,教器備利而敵不敢校也……法度審則有守也。”

宣德

明宣宗朱瞻基的年號(1426—1435年)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聊齋志異·促織》

策籌

同“ 籌策 ”。古代計算工具,因以指數學運算。《宋書·律曆志下》:“罄策籌之思,究疏密之辨。”

博施

普遍施與;多多給予。《禮記·祭義》:“博施備物,可謂不匱矣。”《舊唐書·代宗紀》:“故愛人之禮,先以博施;富國之源,必均節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真生》:“蒙君博施,今以功德消罪。”

兼金

價值倍於常金的好金子。古代金銀銅通言金。亦泛指多量的金銀錢帛。《孟子·公孫丑下》:“前日於 齊 ,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趙岐 註:“兼金,好金也,其價兼倍於常者。” 晉 陸機 《贈馮文羆》詩:“愧無雜佩贈,良訊代兼金。” 唐 王維 《酬賀四贈葛巾之作》詩:“野巾傳惠好,茲貺重兼金。” 清 程恩澤 《粵東雜感》詩:“有盡兼金傾海去,無端奇貨挾山來。”

苟或

假如;如果。《左傳·昭公元年》:“苟或知之,雖憂何害?” 漢 賈誼 《新書·匈奴》:“苟或非天子民,尚豈天子也?”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二:“家姊本無意輒慕君子,而 楊郎 先自發言,苟或中輟,立恐不利於君。”

溝壑

溪谷,山澗

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戰國策·趙策》“填溝壑”,此處是死的意思

世間溝壑中水鑿之處,皆有植土龕岩,亦此類耳。——宋· 沈括《夢溪筆談》

呻吟

(1) 指因痛苦而發出的聲音

無病呻吟

(2) 發出像嘆氣的聲音

風在樹梢中呻吟

謁聖

拜謁 孔 聖。 清 沉曰霖 《晉人麈·異聞·仆碑遭壓》:“吾邑紳士,凡在朔望,莫不入學謁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還有那外府荒僻山縣,冒名小考的,並謁聖、簪花、謁師,都一切冒頂了。” 丁玲 《母親》三:“一起一落的磕著頭,算是謁聖。”

有素

(1).本來具有,原有。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移子弟。”《文選·盧諶<贈崔溫>詩》:“古人非所希,短弱自有素。何以敷斯辭,惟以二子故。” 李善 註:“ 鄭玄 《禮記》注曰:‘素,猶故也。’”

(2).由來已久。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且墉基不可倉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皆為之有漸,建之有素。”《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寶元二年》:“聞去年十二月 元昊 反,變起倉卒,眾皆謂之忽然,臣則知其有素。” 陶曾佑 《中國文學之概觀》:“吾縈懷有素,癖嗜良殷,用貢巵言,詎甘緘口。”

(3).有故交。謂久已熟悉。 唐 段成式 《劍俠傳·宣慈寺門子》:“爾何人?與諸郎阿誰有素?而能相為如此。” 宋 蘇軾 《越州張中舍壽樂堂》詩:“高人自與山有素,不待招邀滿庭戶。”

(4).謂如同平時一樣。 唐 元稹 《班肅授尚書司封員外郎》:“唯爾私分不渝,進退有素,搢紳之論,有以多之。”

(5).謂具有一定的素養。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善撲營》:“ 純皇 最喜其伎……有自士卒拔至大員者,蓋以其勇摯有素也。” 梅沱 《不堪回首》:“修養有素的 艾登 簡直被奚落得不知所措了。”《人民日報》1955.8.1:“這就要求人民解放軍不只要相當數量的現役部隊,而且還要積蓄雄厚的訓練有素的預備兵員。”

巡方

(1).指天子出巡四方。《逸周書·糴匡》:“君親巡方,卿參告糴,餘子倅運,開口同食,民不藏糧,曰有匡。”《梁書·武帝紀中》:“狩岳巡方,明王盛軌。”

(2).指天子派大臣巡察四方。《北史·魏紀三·孝文帝》:“己亥,遣侍臣巡方省察,問人疾苦,黜陟守宰。”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台省·御史墨敗》:“而主上處分亦較 世宗 朝加重,蓋巡方不檢,固自取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楊以齋》:“廷議遣 滿洲 大臣巡方,上疏止之。”

便道

(1) 比尋常所走的途徑更直接、更近的道路

抄便道走

(2) 供步行者使用的走道,通常設定在馬路的兩側

行人走人行便道

(3) 臨時使用的路

體察

(1) 體會和觀察

(2) 考察

民心

人民的思想、感情、意願等

民心所向

民心稍安。——《廣東軍務記》

三冬

冬季。三個冬天

不說風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鶴《溪居叟》

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漢書·東方朔傳》

卜度

推測;臆斷。 明 袁宏道 《嘉祥縣誌序》:“而舅氏極論縱談,不翅千言,似數家藏,無事卜度。” 清 龔自珍 《法性即佛性記》:“於無相中,而發互相,即立即破,無前無後,不容商量,不受脣吻,不墮卜度。”

東岱

指 泰山 。因 泰山 為五嶽中的東嶽, 岱 為其別名,故稱。《後漢書·皇甫規傳》:“臣窮居孤危之中,坐觀郡將,已數十年矣。自 鳥鼠 至於 東岱 ,其病一也。” 李賢 註:“ 東岱 謂 泰山 , 叔孫無忌 反處也。” 唐 蘇頲 《夜聞故梓州韋使君明當引紼感而成章》詩:“惻矣南鄰問,冥然 東岱 幽。”

連日

連續幾天

連日下雪

同雲

《詩·小雅·信南山》:“上天同雲,雨雪雰雰。” 朱熹 集傳:“同雲,雲一色也。將雪之候如此。”因以為降雪之典。 唐 李鹹用 《大雪歌》:“同雲慘慘如天怒,寒龍振鬣飛乾雨。” 宋 周邦彥 《女冠子·雪景》詞:“同雲密布。撒梨花、柳絮飛舞。” 清 無名氏 《帝城花樣·書長安看花前後記辛壬癸甲錄後》:“丁酉入春以來,同雲釀雪,春寒特甚。”

無何

(1) 不久;很短時間之後

亡何國變。(亡通“無”。)——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無何宰以卓異聞。——《聊齋志異·促織》

無何他二人就言歸於好

(2) 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自覺無何

奏章

臣子向帝王呈遞的意見書

遺蝗

指蝗蟲所產之卵。 宋 蘇軾 《雪後書北台壁》詩之二:“遺蝗入地應千尺,宿麥連雲有幾家。” 王十朋 註:“蝗遺子於地,若雪深一尺,則入地一丈。” 明 徐有貞 《試三農望雪賦》:“遺蝗伏藏,年穀其登兮;東作有祥,力我畊兮。”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典禮·蝗災告城隍文》:“今茲三農在野,百穀未登,昨歲遺蝗,孳生在地,二麥之受其荼毒者,幾半於郊外矣。”

入地

(1).鑽入地下。形容十分羞慚。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及有吉凶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雲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 宋 陳亮 《廣惠王祈雨文》:“ 亮 等今思厥愆,慚恨入地。”

(2).喻死亡。《後漢書·班超傳》:“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 超 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 宋 蘇軾 《論倉法札子》:“臣材術短淺,老病日侵,常恐大恩不報,銜恨入地,故貪及未死之間,時進瞽言。” 清 黃遵憲 《赤穗四十七義士歌》詩序:“苟靦顏視息,他日蒙恥入地,將何面目見我公乎?”參見“ 入土 ”。

(3). 宋 代 靖州 地區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居民互斗,勝者僅掠取敗者之錢財而歸還其土地,謂之“入地”。

宿麥

隔年成熟的麥。即冬麥。《漢書·武帝紀》:“遣謁者勸有水災郡種宿麥。” 顏師古 註:“秋冬種之,經歲乃熟,故云宿麥。”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大小麥》:“夏至後七十日,可種宿麥。早種則蟲而有節,晚種則穗小而少實。” 馬烽 《青春的光彩》:“後來也不管 老梁 同意不同意,自己帶著乾糧,天天跟上拖拉機到附近各農業社去播種宿麥,翻秋地。”

病疾

(1).疾病。《墨子·天志中》:“人之所不欲者何也?病疾禍祟也。” 漢 焦贛 《易林·旅之蒙》:“火宿口中,民多病疾。”《漢書·韓信傳》:“人有病疾,涕泣分食飲。”

(2).猶病革。病重。《北齊書·段榮傳》:“今病疾如此,殆將不濟,宜善相翼佐,克茲負荷。”《太平廣記》卷一二六引 北齊 顏之推 《還冤記·羊聃》:“ 聃 病疾,恆見 簡良 等曰:‘枉豈可受,今來相取,自由黃泉。’經宿死。”

釜鬵

釜和鬵。皆古代炊具。《詩·檜風·匪風》:“誰能亨魚,溉之釜鬵。”《韓非子·備內》:“今夫水之勝火亦明矣,然而釜鬵閒之,水煎沸竭盡其上,而火得熾盛焚其下。” 宋 范仲淹 《閱古堂詩》:“虎豹卷韜略,鯨鯢投釜鬵。” 明 方孝孺 《石鏡精舍記》:“邑士 童君 伯禮 既以禮葬其父於舍南之 石鏡山 ,與三弟謀合貲產共釜鬵以食。”

岳靈

亦作“岳靈”。山嶽的靈氣、精氣。 漢 蔡邕 《司空楊秉碑》:“於戲!公唯岳靈,天挺德,翼精神,絪緼仁哲生。” 南朝 梁 沉約 《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靈山紀地德,地險資岳靈。” 唐 韓偓 《漫作》詩之一:“岳靈分正氣,仙衛借神兵。”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生物

有生命的物體,具有生長、發育、繁殖等能力,能通過新陳代謝作用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動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森林生物

只有幾隻蒼鷹在高空盤旋,看不見旁的生物。——《孟姜女》

否極泰來

壞的到了盡頭、極點,就會轉而變好(否,泰:六十四卦中的卦名,否是壞的卦,泰是好的卦)

常言道:樂極生悲,否極泰來。——《水滸傳》

嗟嗟

(1).嘆詞。表示招呼。《詩·周頌·臣工》:“嗟嗟臣工,敬爾在公。”

(2).嘆詞。表示感慨。《楚辭·九章》:“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唐 李頎 《行路難》詩:“薄俗嗟嗟難重陳,深山麋鹿可為鄰。” 明 張煌言 《長鯨行》:“嗟嗟長鯨爾何愚,如彼異類空屈節。”

(3).嘆詞。表示讚美。《詩·商頌·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鄭玄 箋:“重言嗟嗟,美嘆之深。”《漢書·韋賢傳》:“嗟嗟我王, 漢 之睦親,曾不夙夜,以休令聞!” 明 陳烈 《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後序》:“嗟嗟樹開國之勛猷,昭傳世之文章。”

(4).象聲詞。猶濺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今惟見水異耳,嗟嗟有聲,聲聞數里。”

方伯

殷 周 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後泛稱地方長官。 漢 以來之刺史, 唐 之採訪使、觀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史記·周本紀》:“ 周 室衰微,諸侯彊並弱, 齊 、 楚 、 秦 、 晉 始大,政由方伯。” 裴駰 集解引 鄭司農 曰:“長諸侯為方伯。”《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 唐 韓愈 《送許使君刺郢州序》:“ 於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與卑鄙庸陋相應答如影響。”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薦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訪使,旋升方伯,改授 雲南 巡撫。”

後命

指續發的命令。《左傳·僖公九年》:“ 齊 侯 將下拜, 孔 曰:‘且有後命。’”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九:“始聞後命,方在 浙 東,即欲便道省覲。” 茅盾 《子夜》十四:“管車們和 李麻子 都出去了,只留下 阿祥 ,不定心地等待後命。”

爾其

連詞。表承接。辭賦中常用作更端之詞。猶言至於,至如。 漢 張衡 《南都賦》:“爾其地勢則 武闕 關其西, 桐栢 揭其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爾其實録無隱之旨,博雅弘辯之才,愛奇反經之尤,條例踳落之失, 叔皮 論之詳矣。” 唐 杜甫 《鵰賦》:“爾其鶬鴰鳵鶂之倫,莫益於物,空生此身。” 明 徐渭 《牡丹賦》:“爾其 月陂 隄上, 長壽 街東, 張家 園林, 汾陽 宅中,當春光之既和,正亭榭之載營。”

毋或

不可。《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毋或如 東門遂 不聽公命,殺適立庶。”《韓非子·有度》:“先王之法曰: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從王之指;無或作惡,從王之路。”

三時

(1).指春、夏、秋三季農作之時。《左傳·桓公六年》:“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杜預 註:“三時,春、夏、秋。” 唐 元稹 《茅舍》詩:“我欲他郡長,三時務耕稼。”《新唐書·劉蕡傳》:“願陛下廢百事之用,以廣三時之務,則播植不愆矣。”

(2).夏至後半個月。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應令》詩:“五月炎蒸氣,三時刻漏長。” 明 周之璵 《農圃六書·占候·五月占》:“夏至後半月為三時,頭時三日,中時五日,三時七日。”

(3).早、午、晚。 唐 高適 《燕歌行》:“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各有佛堂以供香火,三時鐘磬,宛如梵宮。” 清 龔自珍 《尊隱》:“日有三時,一曰蚤時,二曰午時,三曰昏時。”

(4). 印度 分一年為熱、雨、寒三時。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 如來 聖教,歲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

(5).佛教謂 釋迦牟尼佛 逝世後,佛法將經歷的 * 、像法和末法三大時期。一般認為 * 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見 南朝 陳 慧思 《立誓願文》。 唐 窺基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佛滅度後,法有三時,謂正、像、末。具行教、行、證三,名為 * ;但有教、行,名為像法;有教無餘,名為末法。”

難諶

不能信任。《書·鹹有一德》:“嗚呼!天難諶,命靡常。” 孔穎達 疏:“以其無常,故難信。” 唐 楊炯 《唐贈荊州刺史成知禮神道碑》:“將蹈九州,平三階,豈意大和交薄,而天道難諶,降年不永。”

詩詞推薦

  • 九日病起寄文瑩

    劉摯宋代〕春城別去已秋窮,猶喜音書繼遞筒。身外光陰一飛隼,天南蹤跡兩飄蓬。夜烏三匝驚明月,胡馬長嘶向北風。無酒
  • 篆書醉翁亭記石刻

    邵忱宋代〕歐公頃歲守滁陽,題記蒼顏入醉鄉。賢宰特將刊古篆,舊碑不免棄山樑。軒楹別構如安屏,筆札難通似面牆。異口
  • 大德歌·冬景

    關漢卿元代〕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斜纜著釣魚艖。
  • 桂源早行

    余靖宋代〕聞雞已行邁,策馬更徘徊。月色依山盡,秋聲帶雨來。自堪悲玉璞,誰復築金台。薄宦空羈束,西齋長綠苔。
    聞山東得雪誌喜原文_聞山東得雪誌喜的賞析_古詩文
  • 柬耒陽胡使君·其一

    岑徵明代〕歧路誰相問,維桑有長官。臨邛辭犢鼻,安邑就豬肝。大海憐萍梗,高枝托羽翰。使君敦古誼,長鋏不須彈。
  • 侯尉之吉水覆按未歸三日泥雨戲成寄之

    黃庭堅宋代〕嘆息侯嬴老,尉曹鞍馬疲。山花迷部曲,江雨壓旌旗。越鳥勸沽酒,竹雞憂蹋泥。不知何處醉,遙寄解酲詩。
    聞山東得雪誌喜原文_聞山東得雪誌喜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松上人西歸兼呈去佞隱君子及其家賢子侄致

    釋寶曇宋代〕白雲二十七,倒跨楊岐驢。相當子歲年,力挽千乘車。佛法全盛日,南方即吾廬。後來鑿空輩,一一人為徒。誠負
    聞山東得雪誌喜原文_聞山東得雪誌喜的賞析_古詩文
  • 耕耤禾詞八首·其八

    乾隆清代〕具儀氣力豈雲殫,黃道如繩垡壤寬。弗涉安仁賦中句,陳言戛戛去誠難。
  • 贈董無求

    吳則禮宋代〕董侯湖海俊,短小精悍姿。梁園固多士,未至獨好辭。相逢要作語,老語竟不奇。飽知匡鼎來,吾曹無說詩。
    聞山東得雪誌喜原文_聞山東得雪誌喜的賞析_古詩文
  • 酴醾金沙二花合發

    王安石宋代〕相扶照水弄春柔,發似矜誇歛似羞。碧合晚雲霞上起,紅爭朝日雪邊流。我無丹白知如夢,人有朱銳見即愁。疑此
  • 萬象山秋望

    王明汲明代〕一山高峙對斜暉,萬象森羅應少微。雲繞雉城依翠巘,天開鷲嶺見禪扉。樓前煙樹秋聲遠,郭外寒江月影輝。約客
  • 秋窗夜雨·其一

    乾隆清代〕秋窗一夜雨淒其,竹柏風聞淅瀝吹。憶得去年今夕景,香生新桂伴吟詩。
  • 客次寄王正叔

    王令宋代〕夜長夢反覆,百瞑百到家。歲計晚未成,客愁與日加。長途千萬門,何地容我過。而子壯亦貧,與余同一歌。
    聞山東得雪誌喜原文_聞山東得雪誌喜的賞析_古詩文
  • 仙魚驛

    李處訥宋代〕少年常誦少陵詩,寤寐城南天下稀。錦屏山色行看遠,閬苑風光願與違。回首玉台山下路,黃粱初熟夢成非。
  • 賀陳隨隱以布衣除東宮掌書

    俞某宋代〕萬人海里辟幽扉,欲學深居只布衣。不道內前車馬鬧,又催父子入宮闕。
    聞山東得雪誌喜原文_聞山東得雪誌喜的賞析_古詩文
  • 別鄉舊

    陳師道宋代〕數有中年別,寬為滿歲期。得無魚口厄,聊復雁門踦。齒脫心猶壯,秋清意自悲。平時郡文學,鄧禹得三為。
    聞山東得雪誌喜原文_聞山東得雪誌喜的賞析_古詩文
  • 冬懷三首

    張耒宋代〕年來百事懶,惟樂靜中趣。天寒無來客,終日常閉戶。進取乏時才,窮通有天數。委身付造物,已矣隨所遇。
  • 祝英台近

    佚名宋代〕一番風,連夜雨。收拾做春暮。艷冷香銷,鶯燕慘無語。曉來綠水橋邊,青門陌上,不忍見、落紅無數。怎分付。
    聞山東得雪誌喜原文_聞山東得雪誌喜的賞析_古詩文
  • 和遁澤武夷石乳吟

    王柏宋代〕遁翁聲價為時重,幾年勤學方繇統。麗澤門人已寂寥,衣冠奕奕皆遺種。當日詩編誰尚存,遜齋今幸傳聞孫。平生
  • 九日

    鄭剛中宋代〕倦客飄零若轉蓬,一尊深念菊花叢。馬蹄踏處黃塵起,費習天涯澆帽風。
    聞山東得雪誌喜原文_聞山東得雪誌喜的賞析_古詩文
聞山東得雪誌喜原文_聞山東得雪誌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