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天寧寺原文

馳道夾椰陰,暝風吹冽冽。

筍輿踏山影,嵐重炬難徹。

初日發海光,白處天疑缺。

俄而諸天霽,群象燦可閱。

明明蛟蜃宮,窣堵鰲背孑。

何物鎮山門,如來石所鍥。

其石滑如脂,其音清以越。

僧以梃來試,禁之毋乃褻。

雲自海藏來,洵與震旦別。

法鼓冶以金,鏤文細似纈。

冥思浩劫因,捫摸證石碣。

天水共荒唐,難憑老衲說。

我欲紀異聞,咄哉緘其舌。

詩詞問答

問:天寧寺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天寧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八部

參考注釋

馳道

古代供君王行駛車馬的道路。泛指供車馬馳行的大道。《禮記·曲禮下》:“歲凶,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馬不食穀,馳道不除,祭事不縣。” 孔穎達 疏:“馳道,正道。如今之御路也。是君馳走車馬之處,故曰馳道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七年……治馳道。”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馳道,天子道也。道若今之中道然。” 宋 梅堯臣 《和王景彝正月十四夜有感》:“馳道橫頭起山嶽,露臺周匝簇車輪。” 清 宋之繩 《隨蹕雜記》詩:“絶壁成馳道,堅冰過屬車。”

冽冽

寒冷貌。 三國 魏 曹丕 《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作》詩:“冽冽寒蟬吟,蟬吟抱枯枝。”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評事》詩:“復聞王師西討 蜀 ,霜風冽冽摧朝菌。” 明 何景明 《後別思賦》:“天冽冽而疾飈,月霏霏而微霰。” 潘漠華 《人間》:“當午太陽正在直射,但在山峽里走還覺得冷,因為峽風正在終日冽冽的吹。”

筍輿

竹輿。 宋 王安石 《台城寺側獨行》詩:“獨往獨來山下路,筍輿看得緑陰成。” 宋 陸游 《大醉歸南禪弄影月下有作》詩:“天風吹筍輿,快若凌空游。” 清 趙翼 《山行雜詩》:“我老不能行,筍輿代步履。”

山影

(1).山的倒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 澤蘭 山頭有深潭,山影臨水,水色青緑。” 唐 岑參 《春尋河陽陶處士別業》詩:“藥椀搖山影,魚竿帶水痕。” 元 虞集 《秋水觀》詩:“湖深山影碧,天淨月光空。”

(2).遠山的輪廓。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黃山日記》:“西望碧痕一縷,余疑山影,僧謂:‘山影夜望甚近,此當是雲氣。’余默然,知為雨兆也。” 郁達夫 《臨平登山記》:“一到 臨平 ,向北窗看到了這眠牛般的一排山影,才仿佛是叫人預備著到 杭州 去看山水似地,心裡會突然的起一種變動。”

初日

剛升起的太陽。 南朝 梁 何遜 《曉發》詩:“早霞麗初日,清風消薄霧。” 唐 虞世南 《初晴應教》詩:“初日明燕館,新溜滿梁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滇游日記七》:“當初日東升,人穿彩服至其下,則滿崖浮彩騰躍,煥然奪目。”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初日上,征塵起。”

俄而

不久;頃刻。也作“俄爾”

俄而百千人大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諸天

(1).佛教語。指護法眾天神。佛經言欲界有六天, * 之四禪有十八天,無 * 之四處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天神,總稱之曰諸天。《長阿含經》卷一:“佛告比丘, 毗婆屍菩薩 生時,諸天在上於虛空中,手執白蓋寶扇,以障寒暑風雨塵土。” 南朝 宋 謝靈運 《曇隆法師誄》序:“且三界迴沉,諸天倏瞬。”《敦煌變文匯錄·頻婆娑羅王后宮綵女功德意供養塔生天因緣變文》:“人民歡喜皆稱嘆,諸天愛護讚精明。”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法堂里擺列著諸天聖像。”《西遊記》第十七回:“諸天遂來洞口報知。”

(2).指神界的眾神位。後泛指天界;天空。 唐 穀神子 《博異志·陰隱客》:“修行七十萬日,然後得至諸天,或 玉京 、 蓬萊 、 崑閬 、 姑射 。” 清 林則徐 《即目》詩:“不知身與諸天接,卻訝雲從下界生。”

明明

(1) 顯然如此,確實

這話明明是她說的,還用爭?

(2) 清楚,顯然

工業落後的問題,明明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蛟蜃

蛟與蜃。亦泛指水族。 宋 蘇轍 《齊州閔子祠堂記》:“其舟如蔽天之山,其帆如浮空之雲,然後履風濤而不僨,觸蛟蜃而不讋。”《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 江西 分野,舊屬 豫章 ,其地四百年後,當有蛟蜃為妖,無人降伏,千百里之地,必化成中洋之海也。”

窣堵

見“ 窣堵波 ”。

鰲背

亦作“鰲背”。借指大海。 唐 劉禹錫 《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詩:“煙開鰲背千尋碧,日涼鯨波萬頃金。”

何物

亦作“ 何勿 ”。1.什麼東西;什麼人。《管子·小問》:“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帝問曰:‘ 夏侯湛 作《羊秉敘》,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後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誌》:“ 盧志 於眾坐問 陸士衡 :‘ 陸遜 陸抗 是君何物?’”

(2).什麼,哪一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問:‘牛屋下是何物人?’”《晉書·王衍傳》:“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後漢書·文苑傳·禰衡》“死公!雲等道” 唐 李賢 註:“等道,猶今言何勿語也。”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門生》:“ 檜 大怒曰:‘我殺 趙逵 ,如獼狐兔耳,何物小子,乃敢爾耶!’”

鎮山

一地區內的主山。古稱 揚州 的 會稽山 、 青州 的 沂山 、 幽州 的 醫無閭山 、 冀州 的 霍山 為四鎮,故稱這些山為“鎮山”。又因《周禮·春官·大司樂》將四鎮與五嶽並舉,故亦稱五嶽為鎮山。有祭祀四鎮之制,表示安定四方。 宋 姜夔 《鐃歌吹曲·沅之上》:“岧岧鎮山,火德之紀,真人方興,百神仰止。” 元 王惲 《玉堂嘉話》卷六:“鎮,安也,所以安四方,以四方鎮山為飾。”參見“ 四鎮 ”。

如來

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舉。”《西遊記》第七回:“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 如來 召請。” 清 趙翼 《大石佛歌》:“是誰鑿破山骨裂,幻出如來身半截。”

毋乃

(1).莫非;豈非。《禮記·檀弓下》:“君反其國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漢書·董仲舒傳》:“今廢先王德教之官,而獨任執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與?” 清 袁枚 《新齊諧·百四十村》:“ 周叟 頗喜飲,今不來賣薪,又不來稱祝,毋乃病乎?”

(2).猶無奈。 宋 趙時庚 《金漳蘭譜·品蘭高下》:“雖有不韙之謂,毋乃地邇而氣殊,葉萎而花蠹,或不能得培植之三昧者耶?” 清 姜埰 《秋懷》詩:“君子守故轍,毋乃見者嗤。”

海藏

傳說中大海龍宮的寶藏。 唐 張說 《唐玉泉寺大通禪師碑銘》:“海藏安靜,風識牽樂。不入度門,孰探玄要?” 唐 李德裕 《贈園明上人》詩:“ 遠公 説《易》長松下, 龍樹 雙經海藏中。” 金 元好問 《游黃華山》詩:“驪珠百斛供一瀉,海藏翻倒愁龍公。”

震旦

古代印度人稱中國

諾矩羅居 震旦東南大海際 雁盪山芙蓉峰龍湫。—— 宋· 沈括《夢溪筆談》

鼓冶

鼓火冶煉。引申為陶冶、培育。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吐納大始,鼓冶億類。” 南朝 梁 蕭統 《謝敕參解講啟》:“鼓冶異師,陶鈞久滯。”

冥思

(1).沒有根據的空想。 明 陸垹 《簣齋雜著·太極存疑》:“其不善學者,遂至冥思妄想,以求所謂太極於天地萬物之先。”

(2).苦思,用心思考。 梁啓超 《小說與群治之關係》:“吾冥思之,窮鞫之,殆有兩因:凡人之性,常非能以現境界而自滿足者也。”

浩劫

巨大災難

戰爭的浩劫

捫摸

觸摸;摸索。《釋名·釋宮室》:“門,捫也。在外為人所捫摸也。”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三:“﹝ 喬玄 ﹞於中門臥,夜半後,見東壁正白,如開門明。呼問左右,左右莫見,因起自往,手捫摸之,壁自如故。還床復見。心大怖恐。” 明 袁宗道 《夢花》詩:“以手急捫摸,驗是真花否?” 清 黃遵憲 《番客篇》:“不如無目人,引手善捫摸。”

石碣

(1).圓頂的石碑。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又西北入 濟水 ,城西北三里有 項王 羽 之冢,半許毀壞,石碣尚存。” 唐 劉禹錫 《宜城歌》:“花臺側生樹,石碣陽鐫額。”《英烈傳》第一回:“﹝ 田豐 ﹞默坐良久,見一石碣,高有尺許。”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三:“﹝ 劉南廬 ﹞卒於 通州 之 狼山 ,羣僧為葬於 駱右丞 墓側,置石碣焉。” 清 崇彝 《道鹹以來朝野雜記》:“閣東亭為石碣,刻 乾隆 御製《文源閣記》。”

(2).箭名。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 越王 中分其師,以為左右軍,皆被兕甲,又令 安廣 之人,佩石碣之矢,張 盧生 之弩。”

荒唐

(1) 廣大而不著邊際。引申為誇大不實或荒謬無理

荒唐透頂

(2) 放蕩

荒唐的生活

(3) 慌張

難憑

不可憑信。 元 關漢卿 《緋衣夢》第一折:“我和你難憑魚雁。我每日價枕冷衾寒,則俺這宿世姻緣休等閒。” 宋 周密 《玉漏遲·題吳夢窗<箱花腴詞集>》詞:“兩窗短夢難憑,是幾調宮商,幾番吟嘯!”

老衲

年老的僧人。亦為老僧自稱。亦有借用於道士者。 唐 戴叔倫 《題橫山寺》詩:“老衲供茶盌,斜陽送客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長公繡口錦心,不日連枝奮北;老衲萍蹤浪跡,來朝一葦度西。” 清 黃遵憲 《石川鴻齋偕僧來謁》詩:“先生昨者杖策至,兩三老衲共聯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種梨》:“道士曰:‘一車數百顆,老衲止丐其一。’”

異聞

(1).別有所聞;所聞不同。《論語·季氏》:“ 陳亢 問於 伯魚 曰:‘子亦有異聞乎?’” 何晏 集解:“以為 伯魚 孔子 之子,所聞當有異。”《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源流遂往,詳略異聞。” 張銑 註:“﹝帝王﹞音樂宴會雖因時權變,源流遂往,而論説其道者,所聞不同。”

(2).新的知識;不同的見聞。《後漢書·楊終傳》:“﹝ 趙博 等﹞以 終 深曉《春秋》,學多異聞,表請之。” 晉 王羲之 《十七帖》:“往在都,見 諸葛顒 ,曾具問 蜀中 事,云:‘ 成都 城池門屋樓觀,皆是 秦 時 司馬錯 所修。’令人遠想慨然,為爾不信,一一示,為欲廣異聞。” 唐 司馬貞 《<史記索隱>序》:“今止探求異聞,採摭典故,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一:“披讀經史,偶有管見,書之別紙;或良朋涖止,傳述異聞,客去輒録而藏焉。”

(3).新異之事;奇聞。《後漢書·桓譚傳》:“凡人情忽於見事而貴於異聞。”《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從來説的書不過談些風月,述些異聞,圖個好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女化男》:“又有 莊浪 女子十五歲,亦化為男。與 莊 事僅隔十年,皆在 莊浪 ,亦異聞也。”

標籤:天寧寺

詩詞推薦

  • 渡黃河

    乾隆清代〕春巡來往六乘舟,總喜風恬濟巨流。民務河防予並廑,天禧神貺眾蒙庥。越山吳水別江國,齊郡燕畿指陸郵。只有
  • 昆明湖觀荷·其三

    乾隆清代〕練橋過去鏡橋來,來去都欣淨植陪。分付篙師須慢著,眾香國里得徘徊。
  • 春水長吟

    邵雍宋代〕春在水自淥,春歸淥遂休。清非不逮淥,春奈勝於秋。淥向陽中得,清於冷上求。加於清一等,用是淥為優。薄薄
  • 袁提乾輓詩二首

    戴表元宋代〕短世誰無死,深山獨有歸。送車晴起霧。埋碣夜生輝。晦朔雞鳴在,江山鶴夢非。剛言仁者壽,近事例多違。
    天寧寺原文_天寧寺的賞析_古詩文
  • 西直門外作

    乾隆清代〕北郊歲歲勖躬勤,復此齋居式禮文。合在宮中養體志,還從郊外驗耕耘。雨誠十日晴五日,麥蔚黃雲黍綠雲。田況
  • 次韻趙積中慈湖即事

    王之道宋代〕入室兒童隘函丈,想見彩衣還謔浪。掛冠如欲賦田園,一水淮鄉足閒曠。
    天寧寺原文_天寧寺的賞析_古詩文
  • 出門寄弟睹子得

    陳著宋代〕半年腿臥近方仁,一出門來拂濯身。交十月天村影好,連三日雨晚晴新。青山無語自知我,黃葉是愁還可人。誰信
    天寧寺原文_天寧寺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五十首

    釋心月宋代〕修行作佛人無數,捏目無非是亂花。十劫坐來還懡㦬,不圖打草要驚蛇。
  • 待月亭口號

    乾隆清代〕游山馳驛屢吟詩,寓意不留語素知。小坐便行消半刻,幾層岩月待於斯。
  • 早梅

    梅堯臣宋代〕江南近臘時,梅亞雪中枝。一夜欲開盡,百花猶未知。人心空共惜,天意不教遲。莫訝無穠艷,芳筵最好吹。
  • 題董誥花卉冊·其十·翠雀

    乾隆清代〕看若鶱飛不離柯,叢間葉里自婆娑。設詢種始何時至,應是當年獻趙陀。
  • 楊柳枝

    侯善淵元代〕丱歲飄蓬住遠山。水雲閒。須知千載厭人間。欲回還。換骨脫胎歸舊路,返童顏。步虛升入古仙壇。泛雲鸞。
  • 竹壚山房·其一

    乾隆清代〕飲啄長時總玉泉,山房於此近天然。竹壚學古年已久,事半猶欣功倍全。
  • 送趙清臣宰姚江

    樓鑰宋代〕鄞江水與舜江通,久矣威名滿一同。試問何時到封部,數聲柔櫓一帆風。
    天寧寺原文_天寧寺的賞析_古詩文
  • 漁父詞

    宋高宗宋代〕春入渭陽花氣多,春歸時節自清和。沖曉霧,弄滄波,載與俱歸又若何。
    天寧寺原文_天寧寺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沈先輩尉昭應

    張喬唐代〕餘才不廢詩,佐邑喜閒司。丹陛終須去,青山未可期。葉凋溫谷晚,雲出古宮遲。若草東封疏,君王到有時。
    天寧寺原文_天寧寺的賞析_古詩文
  • 自高旻寺行宮再游平山堂即景雜詠六首·其一

    乾隆清代〕前朝煙棹寧耽玩,供帳因他率已陳。自是晴明山色好,重教游騎策高旻。
  • 華岳

    王維唐代〕西嶽出浮雲。積雪(一作翠)在太清。連天凝(一作疑)黛色。百里遙青冥。白日為之(一作大)寒。森沈華陰城
    天寧寺原文_天寧寺的賞析_古詩文
  • 秋瀾村

    乾隆清代〕向野構離宮,當秋駐行轡。一水曲抱原,千山遠橫翠。石橋凡幾度,興會隨時異。軒榭故好在,琴書足佳致。棲情
  • 春堤曲

    張籍唐代〕野塘飛樹頭,綠蒲紫菱蓋碧流。狂客誰家愛雲水,日日獨來城下游。
    天寧寺原文_天寧寺的賞析_古詩文
天寧寺原文_天寧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