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三首·其二十四

作者:釋月澗 朝代:宋代

偈頌一百零三首·其二十四原文

威音未生已前,有此清涼大木。

根蟠無陰陽地上,影藏叫不響山谷。

枝枝葉葉,婆婆娑娑,蔭覆天下人。

彷佛當年黃檗會中,吃蒿枝底尊宿。

詩詞問答

問:偈頌一百零三首·其二十四的作者是誰?答:釋月澗
問:偈頌一百零三首·其二十四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木翁赴藏山

參考注釋

威音

見“ 威音王佛 ”。

清涼

涼而使人清爽的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

陰陽

(1)

(2) 古代哲學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楚辭·屈原·涉江》

(3) 日月運轉之學

陰陽曆算。——《後漢書·張衡傳》

研核陰陽。

(4)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呂氏春秋·察今》

地上

(1).陸地上。《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亦指地面上。 唐 李白 《靜夜思》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魯迅 《吶喊·鴨的喜劇》:“小鴨也誠然可愛,遍身松花黃,放在地上,便蹣跚的走,互相招呼,總是在一處。”

(2).指人間,陽世。《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漢書·周亞夫傳》:“廷尉責問曰:‘君侯欲反何?’ 亞夫 曰:‘臣所買器,乃葬器也,何謂反乎?’吏曰:‘君縱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 宋 蘇舜欽 《吳江亭上對月》詩:“不疑身世在地上,祗恐槎去觸鬥牛。”

山谷

兩山之間狹窄低凹的地方

不論在河灘、平原、丘陵、山谷或高山都能生長。——《楊樹》

葉葉

葉葉片片的葉子

葉葉相交通。——《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婆娑

(1) 形容盤旋和舞動的樣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詩·陳風·東門之枌》。毛傳:“婆娑,舞也。”

(2) 枝葉紛披的樣子

蔭覆

(1).遮蓋。《西京雜記》卷三:“五柞宮有五柞樹,皆連三抱,上枝蔭覆數十畝。”

(2).庇護。《舊唐書·忠義傳上·蘇安恆》:“當今 梁 、 定 、 河內 、 建昌 諸王等,承陛下之蔭覆,並得封王。”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彷佛

同“仿佛”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黃檗

俗作“黃柏”,落葉喬木。內皮色黃性寒味苦,可入藥,亦可作染料

鮮支黃櫱。——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尊宿

亦作“ 尊夙 ”。1.指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 唐 賈島 《送靈應上人》詩:“遍參尊宿遊方久,名岳奇峰問此公。” 宋 蘇軾 《書麘公詩後》詩:“壽逾兩甲子,氣壓諸尊宿。” 明 沉德符 《野獲編·釋道·禪林諸名宿》:“ 竺乾 一時尊夙,盡在東南,最著則為 蓮池 、 達觀 兩大宗主。”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八篇:“﹝ 董説 ﹞三十餘年不履城市,惟友漁樵,世推為佛門尊宿。”

(2).對前輩有重望者的敬稱。 宋 蘇軾 《與楊君素書》之二:“某去鄉二十一年,里中尊宿零落殆盡,惟公龜鶴不老,松柏益茂,此大慶也。”

詩詞推薦

偈頌一百零三首·其二十四原文_偈頌一百零三首·其二十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