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原文
吳山名勝處,獨說此林丘。
人去劍留跡,僧來石點頭。
蘇台千古月,蕭寺幾番秋。
岩壁寒泉響,轆轤聲未休。
詩詞問答
問:虎丘的作者是誰?答:李源道
問:虎丘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虎丘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吳山
(1).山名。在今 陝西 隴縣 西南。參見“ 吳岳 ”。
(2).山名。又名 胥山 。俗稱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揚言欲立馬於此。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 金 海陵 ( 海陵王 ,即 金 主 完顏亮 )閲 柳 ( 柳永 )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句,遂起 吳山 立馬之思。”
(3). 吳 地的山。 三國 吳 故地的山。《文選·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詩:“鵲起登 吳 山,鳳翔陵 楚 甸。” 李善 註:“ 孫 氏初基 武昌 ,後都 建鄴 。” 清 陳維崧 《卜運算元·阻閘瓜步》詞:“風急 楚 天秋,日落 吳 山暮。”
(4). 吳 地的山。 春秋 吳 故地的山。 唐 賈島 《送朱可久歸越中》詩:“ 吳 山侵 越 眾, 隋 柳入 唐 疏。” 明 徐渭 《三茅觀觀潮》詩:“ 吳 山石頭坐秋風,帶著高冠拂雲霧。”
(5). 吳 地的山。常泛指 江 南的山。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詞:“ 吳 山 楚 澤行徧,只欠到 瀟 湘 。”
見“ 吳坂 ”。
名勝
以古蹟或風景著名的地方:山水名勝|名勝古蹟。獨說
獨自解說。 漢 揚雄 《解嘲》:“顧然而作《太玄》五千文,枝葉扶踈,獨説數十餘萬言。”
唯獨喜歡。説,通“ 悅 ”。《史記·外戚世家》:“既飲,謳者進,上望見,獨説 衛子夫 。”
林丘
見“ 林丘 ”。
亦作“ 林坵 ”。亦作“ 林邱 ”。1.樹木與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 宋 謝惠連 《西陵遇風獻康樂》詩:“零雨潤墳澤,落雪灑林丘。” 元 薩都剌 《次張舉韻題皖山金氏繡野亭》:“最喜園林動花竹,不妨城郭帶林丘。” 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私葬》:“殺氣如煙蔽林坵,孤城半掩無人鬭。”
(2).指隱居的地方。 晉 謝安 《蘭亭》詩:“伊昔先子,有懷春遊,契茲言執,寄傲林丘。” 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詩之一:“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予賦《留窮詩》,以述其志云:‘……窮自有離合,心何偏去留。踟躕兼晦朔,寂寞且林邱。’”
點頭
快速地向前低頭;作為 表示而向前低頭
蘇台
(1).即 姑蘇台 。又名 胥台 。在 蘇州 西南 姑蘇山 上。相傳為 春秋 時 吳王 闔廬 所築, 夫差 於台上立 春宵宮 ,作長夜之飲。 越國 攻 吳 , 吳 太子 友 戰敗,遂焚其台。 唐 王勃 《乾元殿頌》:“風寒 碣館 ,露慘 蘇臺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九·宋人絕句》:“行人悵望 蘇臺 柳,曾與 吳王 掃落花。”
(2).因 蘇台 地處 蘇州 ,故亦用以借指 蘇州 。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八:“ 蘇 有 姑蘇臺 ,故 蘇州 謂之 蘇臺 。” 清 趙翼 《到家正值山茶花盛開》詩:“尋春步屐遍 蘇臺 ,帶得餘香轉櫂回。” 陳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書樓夜坐雜感》詩:“ 浙江 潮猛 蘇臺 燼,意向 吳淞江 口行。”參見“ 姑蘇臺 ”。
千古
(1) 指久遠的年代
千古風流人物。——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2) 永遠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 *
千古奇聞
(3)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於輓聯、花圈等的上款
蕭寺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蕭’字存焉。”後因稱佛寺為蕭寺。 唐 李賀 《馬》詩之十九:“蕭寺馱經馬,元從 竺國 來。”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殘春 蒲郡 東,門掩重關蕭寺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 招遠 張於旦 ,性疎狂不覊,讀書蕭寺。”
岩壁
像牆壁一樣陡峭的岩石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 唐 王昌齡 《行路難詩》:“雙絲作綆繫銀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忠魂入夢》:“遂聳身投井死,土人義之,遂閉塞井,闌上加黃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宮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築如平阜。”
(2).《詩·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詩序謂“美七子能盡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後世遂以“寒泉”為子女孝敬母親的典故。《文選·潘岳<寡婦賦>》:“覽寒泉之遺嘆兮,詠《蓼莪》之餘音。” 呂向 註:“《詩》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孝子思養其親,故覽詠是篇而有遺嘆。” 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極兮,託彤管於遺詠。”參見“ 寒泉之思 ”。
(3).猶黃泉,九泉。 唐 王勃 《為原州趙長史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銷;烏鳥之誠,俯寒泉而思咽。” 蔣清翊 註:“寒泉,今指黃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陽縣 境內。 唐 元結 《寒泉銘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陽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無名稱也,為其當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轆轤
(1)
(2) 安在井上絞起汲水斗的器具
(3) 機械上的絞盤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是他春為花愁,花因春瘦,花殘後、人未歸來陳允平《祝英台近》
- 一派從天來,長練掛木杪林乾之《贈水簾洞黃秀才》
- 咦,白日堂堂眼見鬼釋普寧《偈頌四十一首》
- 人生貴知心,萬事等一吷
- 金鼎對筵調野膳,玉鞭齊騎引行軒
- 記江皋惜別,那堪被、流水無情送輕舸楊無咎《玉抱肚》
- 此夜有人之帝所,默裁餘韻記鈞天
- 五馬來時集宴遊,江山風景勿關愁羅必元《新亭》
- 裊裊天風瑤草碧,神清依舊鎖樓台洪咨夔《次韻游龍門十絕》
- 湘雲隨雁斷,楚路背人遙。釋惠崇《句》
![虎丘原文_虎丘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