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

作者:石寶 朝代:明代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

赤符帝子建神功,此地紛紛百戰中。

滹水龍飛冰乍合,昆陽虎散晝還風。

東都不獨雲台貴,上將應無血刃紅。

二十四陵今寂寞,一籌剛勝釣灘翁。

詩詞問答

問: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熊峰集卷四

參考注釋

赤符

(1).“赤伏符”的簡稱。 唐 劉希夷 《謁漢世祖廟》詩:“運開朱旗後,道合赤符先。” 宋 范仲淹 《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聖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 明 何景明 《郊觀》詩:“日月藏金櫃,龜龍秘赤符。”參見“ 赤伏符 ”。

(2). 漢 朝的符命。 漢 為火德,火色赤,故稱。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國宿國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 韓信 當乎千里。” 倪璠 註:“《史記》: 劉季 為 沛公 ,旗幟皆赤。由所殺蛇 白帝 子,殺者 赤帝 子,故上赤。‘受律赤符’,言 信 拜大將,受 漢 符命也。”

(3).舊指驅邪的符籙,因用硃砂書寫,故稱。 明 夏完淳 《端午賦》:“今年之朱索空纏,去歲之赤符已破。”

(4).赤石脂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一·五色石脂》。

帝子

帝王的子女

神功

(1).神一般的功績。舊時多用以頌揚帝王。《晉書·赫連勃勃載記》:“鴻績侔於天地,神功邁於造化。”《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箋>》:“神功無紀,作物何稱。” 呂延濟 註:“謂 高祖 神妙之功無能記述。” 宋 葉適 《謝除華文閣待舉西京嵩山崇福宮表》:“竊仰鴻施,有如神功。” 明 宋濂 《送劉永泰還江西序》:“聖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清史稿·禮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聖德,纂述成書,光華萬世。”

(2).神靈的功力。《南史·謝惠連傳》:“﹝ 靈運 ﹞忽夢見 惠連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常云:‘此語有神功,非吾語也。’”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 仲氏 司徒自 清源 聞而感,鑄而資,雖從人力,悉類神功。”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紫府真人,黑頭元宰,收斂神功寂似無。”《水滸傳》第一○五回:“ 宋江 以下眾人,十分歡喜,稱謝 公孫勝 神功道德。”

此地

這裡,這個地方。 唐 駱賓王 《於易水送人》詩:“此地別 燕丹 ,壯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我初到此地,並不曾認得一個人。” 洪深 《抗戰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百戰

多次作戰。《吳子·料敵》:“三軍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擊倍,百戰不怠。”《晉書·索綝傳》:“大小百戰, 綝 手擒賊帥 李羌 。” 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六九:“幾拋雲髻恨金墉,淚洗花顏百戰中。” 宋 王安石 《烏江亭》詩:“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迴。”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超勇親王》:“王陣擒賊首二,皆百戰渠魁,賊帥 小策零 墮騎,裸身跨白駝遁。”

龍飛

舊時比喻升官提職

吾兄既鳳翔,王子亦龍飛。——傅鹹《贈何劭王濟》

還風

(1).改變風向。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九:“何以知還風也?假令東風,雲反從西來,詵詵而疾,此不旋踵,立西風矣。”

(2).恢復好風氣。《南齊書·劉善明傳》:“遣游辯之士,為鄉導之使,輕裝啟行,經營舊壤,令 泗上 歸業, 稷下 還風,君欲誰讓邪?” 南朝 梁 江淹 《蕭太尉上便宜表》:“皆節俗約訓,反樸還風;肅正黎心,釐一民志。”

旋風;暴風。《漢書·京房傳》:“己丑夜,有還風。”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還風,暴風也。”

東都

(1).歷代王朝在原京師以東的都城。(1) 商 代指 商丘 ,在 殷 ( 殷墟 )之東。故址在今 河南省 商丘縣 。《左傳·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 相土 之 東都 ,以會王之東蒐。” 楊伯峻 註:“ 相土 , 殷商 之祖。《太平御覽》八十二引《竹書紀年》云:‘ 後相 即位,居 商丘 。’則, 相土 之 東都 為今 河南 商丘縣 。”一說指 帝丘 (今 河南省 濮陽縣 )。參閱《通鑑地理通釋》卷四。(2) 西周 指 洛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西。在 鎬京 之東。《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昔 成王 合諸侯城 成周 ,以為 東都 ,崇 文 德焉。”(3) 東漢 都 洛陽 ,在 西漢 京都 長安 之東。 漢 班固 有《東都賦》。(4) 隋唐 時指 洛陽 。時京都在 長安 。《隋書·煬帝紀上》:“﹝ 大業 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 東都 還京師。”《新唐書·高宗紀》:“﹝ 顯慶 二年十二月﹞丁卯,以 洛陽宮 為 東都 。”(5) 南唐 指 廣陵 ,在 建康 之東。故址在今 江蘇省 揚州市 。 宋 陸游 《南唐書·烈祖紀》:“﹝ 昇 元 元年﹞以 建康 為 西都 , 廣陵 為 東都 。”(6) 元 代指 大梁 。故址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 清 侯方域 《定鼎說》:“勝國有三都焉:冬春居 大都 、 東都 …… 東都 者, 大梁 也。”

(2).代指 東漢 。 唐 韓愈 《薦士》詩:“五言出 漢 時, 蘇 李 首更號。 東都 漸瀰漫,派別百川導。” 明 宋濂 《張侍講<翠屏集>序》:“文之難言久矣。 周 秦 以前,固無庸議。下此唯 漢 為近古,至於 東都 則漸趨於綺靡。”

(3). 長安 東都門 的省稱。 漢 疏廣 與侄 受 同時退隱,滿朝百官祖餞於 東都門 外,後以“東都”謂致仕或餞別之地。《南齊書·徐孝嗣傳》:“ 世祖 問 儉 曰:‘誰可繼卿者?’ 儉 曰:‘臣 東都 之日,其在 徐孝嗣 乎!’”《文選·江淹<別賦>》:“帳飲 東都 ,送客 金谷 。” 李善 注引 蘇林 曰:“ 長安 東都門 也。”參見“ 東都門 ”。

不獨

連詞。不但

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魯迅《祝福》

雲台

(1).高聳入雲的台閣。《淮南子·俶真訓》:“雲臺之高,墮者折脊碎腦,而蟁蝱適足以翱翔。” 晉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雲臺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 唐 王勃 《七夕賦》:“君王廼馭風殿而長懷,俯雲臺而自矯。” 宋 張輯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詞:“問因何五馬,踏月雲臺。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

(2). 漢 宮中高台名。 漢光武帝 時,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後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沉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今方復引領 雲臺 ,虛己 宣室 。” 唐 高適 《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雲臺 。” 宋 范成大 《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詩:“諸公上 雲臺 ,一葉渺 湘浦 。”

(3). 漢 宮中高台名。 漢明帝 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 鄧禹 等二十八將於 南宮雲台 ,後用以泛指紀念功臣名將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報 雲臺 賀,公卿拜壽巵。” 清 洪昇 《長生殿·剿寇》:“擁大將,氣雄哉,合圖畫上 雲臺 。”

(4).山名。在 陝西省 華陰縣 境。即 西嶽 華山 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於此。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九:“邀我登 雲臺 ,高揖 衛叔卿 。”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記》:“ 雲臺峯 在 太華山 東北。” 清 厲鶚 《嚴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詩之二:“ 雲臺峯 頂約驂鸞,杞犬芝童覓最難。”

(5).山名。在 四川省 蒼溪縣 東南,接 閬中縣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連雲港市 境內。原為海中小島,稱 郁洲 , 明 代始與大陸相連。山上有水簾洞遺蹟。 李希凡 《雲台小記》:“ 雲台山 屹立在 黃海 之濱……所謂‘花果山’者,只是 雲台 一百多個山頭中的一陵。”

(7).道觀名。 唐 李商隱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詩:“ 錦里 差隣接, 雲臺 閉寂寥。” 馮浩 箋註:“所謂 雲臺觀 也。” 宋 劉克莊 《水龍吟·己亥自壽》詞之二:“願 雲臺 任滿,又還因任,賽 汾陽 考。”

上將

(1) 指地位高的將領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 宛、 洛。——《三國志·諸葛亮傳》

再撥一員上將,相助你去。——《三國演義》

(2) “軍銜”的一級。將官中的一級,低於大將,高於中將

血刃

(1).血沾刀口。謂殺戮。《荀子·議兵》:“兵不血刃,遠邇來服。”《漢書·吳王劉濞傳》:“發使赦七國,復其故地,則兵可毋血刃而俱罷。” 顏師古 註:“血刃,謂殺傷人而刃著血也。”《水滸傳》第一一九回:“三軍投降者,俱免血刃;抗拒者,全家斬首。”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實錄》:“當此之時,若得數百人於 正陽 、 宣武 、 天安 諸門間,奮臂狂呼,則不血刃而 北京 可得也。”

(2).引申指戰爭。 唐 羅鄴 《長城》詩:“謾役生民防極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二十四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又稱“二十四氣”,因以“二十四”作為“ 氣 ”的歇後語。氣,生氣。《 * 詞話》第五三回:“莫不道我昨夜去了,大娘有些二十四么?”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一籌

(1).用以計數的一根竹籤。《景德傳燈錄·優波毱多尊者》:“每度一人,以一籌置於石室。”

(2).一個計策;一個辦法。古代以刻有數字的竹籌布算,每得一數,即下一籌,故稱謀略為運籌、籌策。《宋史·蔡幼學傳》:“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旨擯棄,其極至於九重深拱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明 王彥泓 《再賦個人》詩:“閒情定屬英雄事,未許凡才畫一籌。”參見“ 一籌莫展 ”。

(3).指一更。《晉書·趙王倫傳》:“ 秀 復告右衛佽飛督 閭和 , 和 從之。期四月三日丙夜一籌,以鼓聲為應。”

(4).猶一著。 宋 陸游 《九月六日夜夢中作笑詩》:“問君此笑是喜否,道得老夫輸一籌。”《醒世恆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我 楊延和 到底遜人一籌!然雖如此,我今番得中,一則可以踐約,二則得以伸冤矣。”《老殘遊記》第二回:“這是他的獨到,然比著前一段卻未免遜一籌了。”

(5).一名,一個。《水滸傳》第五七回:“猛可里樹林中撞出一彪軍馬,當先一籌好漢。”

釣灘

謂懸船而行。 明 楊慎 《藝林伐山·懸船》:“《三秦記》: 龍門 之險,懸船而行。今 蜀 江謂之釣灘。”

詩詞推薦

  • 逍遙堂會宿二首

    蘇轍宋代〕逍遙堂後千尋木,長送中宵風雨聲。誤喜對床尋舊約,不知漂泊在彭城。
  • 示智道者

    釋曇華宋代〕少室門庭冷似灰,長年不見一人來。汝今若解知慚愧,那取工夫到一回。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鳳棲梧/蝶戀花

    惠洪宋代〕碧瓦籠晴煙霧繞。水殿西偏,小立聞啼鳥。風度女牆吹語笑。南枝破臘應開了。道骨不凡江瘴曉。春色通靈,醫得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胡氏書房

    鄭會宋代〕臘盡山中不見梅,閉門高枕夢瑤台。午窗晴日蜂喧紙,忽有訂溪道士來。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陳淳花卉冊·其八·芙蓉

    乾隆清代〕木蓮花似水蓮色,一例出塵徼露材。應為秋江嫌寂寞,卻教倒映幾枝開。
  • 偈公六十五首

    釋鹹傑宋代〕虛驟龍驤與麽來,驀然平地起風雷。棒頭正眼明如日,凜凜清風廓九垓。
  • 落梅

    王之望宋代〕香殘粉暗若為情,寂寞空餘瘦影橫。雨後園林無玉樹,朝來庭院滿瓊英。浮雲冉冉當風盡,飛雪飄飄落砌輕。廣武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韜光庵

    周弼宋代〕谷鳥與我言,怨殺白太傳。借問何以然,攜卻山僧去。山僧未去時,前盤一尾蛇,後踞一頭虎,吸雲嘯風繞窗戶。
  • 以前韻再繼五絕

    王洋宋代〕風流比擬談何易,未省爾曹堪作吏。曾聞一頌了劉伶,湖上七篇傳盛事。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忠孝亭

    周洎宋代〕晉鼎臲卼奸人窺,孰謀國者如兒嬉。陷穽弗設延虎貔,虓闞搏噬嬰者摧。群公奔潞峭敢誰,卞公力疾起督師。謂事
  • 偶成

    姜特立宋代〕膩白矢紅漸滿枝,倡條冶葉況紛披。化工只解呈新巧,惱殺衰翁都不知。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訾家洲二首

    劉克莊宋代〕遺基只有蛬鳴雨,往事全如鳥印空。谿水無情流虢虢,海山依舊碧叢叢。斷碑莫怪千回讀,今代何人筆力同。
  • 望都雨夜

    寇準宋代〕孤驛蕭條風雨夜,夜深窗竹動秋聲。離魂無睡難成夢,卻繞長廊獨自行。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菊花十二首

    史鑄宋代〕籬菊含風暗度香,栽多不為待重陽。愈風明目須真物,夢寐宜人入枕囊。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春夜裁縫

    蔣維翰唐代〕珠箔因風起,飛蛾入最能。不教人夜作,方便殺明燈。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憩弘恩寺

    乾隆清代〕竺宇帶煙郊,遙瞻松柏梢。往來接官路,憩息入僧巢。參佛惟乘興,施檀聊解嘲。如詢切已句,勿問惠心爻。
  • 寄趙茂實大著二首

    戴復古宋代〕久坐圖書府,方登著作庭。人知才可敬,公以德為馨。議論參諸老,文章本六經。省中相別後,夜夜望奎星。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諷諫歌

    蕭瑟瑟遼代〕勿嗟塞上兮暗紅塵,勿傷多難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選取賢臣。直須臥薪嘗膽兮,激壯士之捐身,可以朝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油葫蘆

    鄭廷玉元代〕你直恁的倚勢挾權無事狠。王慶打科云:好打這弟子孩兒。正末唱:脊樑上打到有五六輪。似這等潑差使誰敢道賺
  • 陣雨(四月十三日)

    乾隆清代〕午風傍晚止,西山雲漸作。雲中遠雷殷,倏忽垂雨腳。雴陣似徐壯,瓦檐溜聲落。而奈時弗久,霏絲旋勢弱。慰懼
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原文_和杜工部秋興八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