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湯朝美

作者:周孚 朝代:宋代

寄湯朝美原文

綠樹陰陰噪莫蟬,雀羅門戶更蕭然。

平生流輩今誰在,鄉裡衣冠子最賢。

老境幸逢傾蓋語,畏途當記說車篇。

荷鋤端欲相隨去,卻恨初無二頃田。

詩詞問答

問:寄湯朝美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寄湯朝美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湯朝美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2. 明抄本作誰今

參考注釋

樹陰

由樹葉提供的遮蔽陽光的地面

雀羅門

《史記·汲鄭列傳》:“始 翟公 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後以“雀羅門”形容冷落的門庭或失勢之家。 唐 劉禹錫 《有感》詩:“昨宵 鳳池 客,今日雀羅門。” 宋 蘇軾 《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惟君綈袍信,到我雀羅門。” 明 唐順之 《憲副饒湖田見過陳渡草堂賦此為贈》:“豈知綉斧客,還過雀羅門。”

蕭然

(1).猶騷然。擾亂騷動的樣子。《史記·酷吏列傳》:“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邊蕭然苦兵矣。” 唐 元稹 《兩省供奉官諫駕幸溫湯狀》:“不廢戒嚴,而猶物議喧囂,財力耗顇,數年之外,天下蕭然。”《明史·宦官傳二·陳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蕭然,生靈塗炭矣。”

(2).空寂;蕭條。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新唐書·宦者傳上·程元振》:“虜扣 便橋 ,帝倉黃出居 陝 ,京師陷。賊剽府庫,焚閭衖,蕭然為空。”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袁鷹 《故鄉夜話》:“此外四壁蕭然,再沒有任何東西。”

(3).稀疏;虛空。 宋 葉適 《題<林秀文集>》:“鬢髮蕭然,奔走未已,可嘆也!” 明 楊柔勝 《玉環記·皋謁延賞》:“雙親棄世十八年,囊篋盡蕭然。”《明史·忠義傳四·徐世淳》:“州嘗被賊,居民蕭然。”

(4).簡陋。 宋 陸游 《自笑》詩:“惟餘數卷殘書在,破篋蕭然笑獠奴。”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狀》:“﹝先君﹞每行縣以物自隨,杯湯不肯受。去官貧甚,鬻所乘馬以行,行李蕭然,觀者嘆息。” 王闓運 《侯官陳君墓志銘》:“乘輿蕭然,襆被而已。”

(5).蕭灑;悠閒。 晉 葛洪 《抱朴子·刺驕》:“高蹈獨往,蕭然自得。” 唐 杜甫 《劉九法曹鄭瑕邱石門宴集》詩:“秋水清無底,蕭然浄客心。” 宋 蘇軾 《游惠山》詩序:“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十五:“他同好友 葛寰中 談起這事,好像天大禍事,就要臨頭一樣,比起前數月,蕭然而論 北京 事情的態度,真不同!”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流輩

同一輩份或同一類人

評論時文,高出流輩

鄉里

(1) 家鄉(指小城鎮或農村)

(2) 同一城鎮或鄉村的人

為鄉里所患。——《世說新語·自新》

(3) 又

鄉里皆謂已死。

冠子

鳥頭部紅色的肉質突起,顏色鮮艷

老境

(1) 老年時代

(2) 老年時的境況

傾蓋

途中相遇,停車交談,雙方車蓋往一起傾斜。形容一見如故或偶然的接觸

於傾蓋不意作緣相國。——清· 周容《芋老人傳》

畏途

險惡可怕的路徑,比喻做起來很危險和艱難的事

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難》

他將此視為畏途

記說

(1).記其所說。《漢書·王莽傳上》:“網羅天下異能之士,至者前後千數,皆令記説廷中,將令正乖繆,壹異説雲。”《資治通鑑·漢平帝元始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令各造廷中而記其説也。”

(2).記誦講說。《古尊宿語錄·雲門匡真禪師廣錄上》:“若是初心後學,直須擺動精神,莫空記説。”

相隨

(1).亦作“ 相隋 ”。謂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之相隨。” 馬王堆 漢 墓帛書《老子·道經》作“相隋”。

(2).伴隨;跟隨。《史記·蘇秦列傳》:“是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夫説貴撫會,弛張相隨。” 馬烽 《飼養員趙大叔》:“說完,匆匆忙忙相隨那女人走了。”

無二

(1).謂沒有異心。《左傳·僖公十五年》:“必報德,有死無二。”

(2).獨一無二。《史記·淮陰侯列傳》:“﹝足下﹞誅 成安君 ,徇 趙 ,脇燕,定 齊 ,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萬,東殺 龍且 ,西鄉以報,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漢書·谷永傳》:“將軍履上將之位,食膏腴之都,任 周召 之職,擁天下之樞,可謂富貴之極,人臣無二。” 漢 王充 《論衡·恢國》:“前世龍見不雙,芝生無二,甘露一降。”

(3).沒有兩樣,相同。《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兩個秀才情知是他父親被害了……次日到街上往來察聽,三三兩兩幾處説來,一般無二。”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諦視布灰之處,手跡足跡,宛然與生時無二。”

詩詞推薦

寄湯朝美原文_寄湯朝美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