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和闐玉漢獸環方壼原文
邇來和闐玉來多,官貢私售運接軫。
專諸巷裡工匠紛,爭出新樣無窮盡。
因之玉厄有惜辭,凡涉華囂概從擯。
知不獲利漸改為,方壺茲以漢為準。
獸琢雙耳連以環,既朴以淳纖巧泯。
夏商曰尊周曰壺,雖雲遞降古猶允。
返古在茲懼在茲,君人好尚可弗謹。
詩詞問答
問:詠和闐玉漢獸環方壼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和闐玉漢獸環方壼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八
2. 和闐春秋有玉貢駐防大臣司其事
參考注釋
邇來
最近以來
接軫
(1).車輛相銜接而行。形容其多。 漢 張衡 《西京賦》:“冠帶交錯,方轅接軫。”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寶光寺》:“雷車接軫,羽蓋成陰。”
(2).形容人才濟濟。《宋書·順帝紀》:“然猶正士比轂,奇才接軫。”《舊唐書·則 * 後紀》:“觀夫 武氏 稱制之年,英才接軫,靡不痛心於家索,扼腕於朝危,竟不能報先帝之恩,衛吾君之子。”
(3).喻接近,靠近。《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 胡 越 起於轂下,而 羌 夷 接軫也。” 唐 孫恂 《獵狐記》:“然僻居與山藪接軫,豺狼所嘷,若復固拒,是見溺而不援也。”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後序》:“ 長沙 憂國,懼足首之倒懸; 臣朔 上書,戒 羌 戎 之接軫。”
專諸
春秋 時刺客。 吳國 堂邑 (今 江蘇省 六合縣 )人。 伍子胥 知 吳 公子 光 欲殺 吳王僚 以自立,乃薦 專諸 於 光 。 吳王僚 十二年, 光 伏甲士而具酒請王 僚 ,使 專諸 置匕首魚腹中,乘進獻時刺 僚 。 僚 立死,左右亦殺 專諸 。 公子光 出其伏甲盡滅王 僚 之徒,遂自立為王,是為 闔閭 。事見《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史記·吳太伯世家》及《刺客列傳》。 專諸 ,《左傳》作“鱄設諸”,或作“剸諸”、“鱄諸”。
工匠
有工藝專長的匠人
出新
文學藝術上指舊有的事物得到新發展
寫反面人物,如何才能出新,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無窮盡
用不盡,不枯竭,源源不斷
不獲
不得,不能。《書·顧命》:“疾大漸,惟幾,病日臻,既彌留,恐不獲誓言嗣,茲予審訓命汝。” 孔 傳:“恐不得結信出言,嗣續我志。” 晉 盧諶 《贈崔溫》詩:“良儔不獲偕,舒情將焉訴?” 唐 韓愈 《復志賦》:“進既不獲其志願兮,退將遁而窮居。” 清 戴震 《道墟圖詩序》:“聞 章氏 子弟多才且賢,而余不獲交其一二,是則余之陋也。”
改為
(1).另制;重造。《詩·鄭風·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宋 李覯 《袁州學記》:“相舊 夫子廟 狹隘不足改為,迺營治之。”
(2).改成。《通志·氏族六》:“ 蕭 氏, 齊武帝 以 巴東王 子響 叛逆,改為 蛸 氏。”
(3).改換;變動。為,通“ 譌 ”。《墨子·經下》:“景不徙,説在改為。” 譚戒甫 註:“為,讀譌,亦作訛,義為變化。”
方壺
(1).腹圓口方的壺。古代禮器的一種。《儀禮·燕禮》:“司宮尊於東楹之西,兩方壺。” 鄭玄 註:“尊方壺,為卿大夫士也。” 賈公彥 疏:“以其燕總有卿大夫士,又別有公尊瓦大兩,故知方尊為此人也。”《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國子執壺漿” 漢 何休 註:“壺,禮器。腹方口圓曰壺,反之曰方壺。”
(2).傳說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 。《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 殷敬順 釋文:“一曰 方丈 。” 漢 班固 《西都賦》:“濫 瀛洲 與 方壺 , 蓬萊 起乎中央。”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題冷泉亭》詞:“是當年、玉斧削 方壺 ,無人識。” 清 金農 《龍涎香二首寄吳秀才焯厲孝廉鶚》詩之二:“ 方壺 島客渺難逢,一餅淒涼話故宮。”
纖巧
輕巧的,精緻的或小巧古雅的
遞降
一次比一次降低
君人
(1).為人之君;統治人民。《左傳·隱公三年》:“君人者,將禍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 唐 元稹 《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朕觀古之王者,授命君人,兢兢業業,承天順地。”
(2).人君;國君。《戰國策·燕策一》:“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周書·明帝紀》:“帝寬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人之量。” 宋 岳珂 《桯史·館娃浯溪》:“夫沉湎以喪國,固君人之失道。”
好尚
喜好;崇尚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黃帽傳呼睡不成,投稿細細激流冰
- 隴頭先折一枝芳王采《浣溪沙》
- 昔者小山篇,非我招隱意項安世《贈莊賢良招隱樓三首》
- 吳興六月水泉溫,千頃荷花聚暗蚊
- 汪公亦蕃衍,宗支冠南州胡瑗《石壁》
- 花月湖山驕冶甚,今番嫩約怕沉浮寧調元《感舊,集定庵句》
- 學得丹青數萬年,人間幾度變桑田太白山玄《附:太白山玄士畫地吟》
- 終日欣博約,貶異正則扶
- 戲劇入場屋,名聲振寰宇孔武仲《再用韻和子瞻》
- 緩炷爐熏引輕吹,道人心念一絲橫李流謙《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