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董邦達摹宋馬遠瀟湘八景圖·其八·江天暮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柳綿鶴毳正紛紛,七澤三湘杳莫分。

何處參差飄釣艇,因風吹裂凍江雲。

詩詞問答

問:《題董邦達摹宋馬遠瀟湘八景圖·其八·江天暮雪》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三

參考注釋

柳綿

亦作“ 柳棉 ”。柳絮。 唐 李商隱 《臨發崇讓宅紫薇》詩:“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綿相憶隔 章臺 。” 宋 蘇軾 《蝶戀花》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元 錢霖 《清江引》曲:“蛛絲掛柳棉,燕嘴粘花片,啼鶯一聲春去遠。” 清 朱彝尊 《臨江仙》詞:“菜甲齊開更斂,柳緜欲起還沉。”

鶴毳

(1).鶴的羽毛。 唐 姚合 《過無可上人院》詩:“蟻行經古蘚,鶴毳落深松。” 宋 蘇軾 《和陶還舊居·夢歸惠州白鶴山居作》:“ 鵝城 亦何有,偶拾鶴毳遺。”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三》引 王穉欽 《春晝》詩:“絮飄兼鶴毳,花落罥蛛絲。”

(2).比喻白髮。 唐 白居易 《香山居士寫真詩》:“鶴毳變玄髮,雞膚換朱顏。前形與後貌,相去三十年。”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七澤

相傳古時 楚 有七處沼澤。後以“七澤”泛稱 楚 地諸湖泊。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臣聞 楚 有七澤,嘗見其一,未覩其餘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 雲夢 。” 南朝 宋 顏延之 《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三 湘 淪 洞庭 ,七澤藹 荊 牧。” 宋 司馬光 《再和伯常見寄》:“徧游七澤身忘倦,更賦千篇意轉新。” 明 何景明 《吳偉江山圖歌》:“去鴈遙知七澤中,落花誤認 桃源 口。”

三湘

(1). 湖南 湘鄉 、 湘潭 、 湘陰 (或 湘源 ),合稱 三湘 。見《太平寰宇記·江南西道十四·全州》。但古人詩文中的 三湘 ,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區。 唐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詩:“昔放 三湘 去,今還萬死餘。” 清 吳偉業 《送聖符弟之任蘄水丞》詩之四:“廿載流移復, 三湘 轉運長。”

(2).指 沅湘 、 瀟湘 、 資湘 。 晉 陶潛 《贈長沙公族祖》詩:“遙遙三 湘 ,滔滔九江。” 陶澍 集註:“ 湘水 發源會 瀟水 ,謂之 瀟湘 ;及至 洞庭 陵子口 ,會 資江 謂之 資湘 ;又北與 沅水 會於湖中,謂之 沅湘 。” 明 徐楨卿 《送盛斯徵赴長沙》詩:“蠻中瘴遠三 湘 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3).指 湖南 。 陳毅 《嶽麓山頂眺望》詩:“ 嶽麓山 頭任我行, 三湘 眼底絶風神。”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釣艇

釣魚船。 唐 朱慶餘 《湖中閒夜遣興》詩:“釣艇同琴酒,良宵背水濱。” 宋 陸游 《立春後三日作》詩:“千古事終輸釣艇,一毫憂不到禪房。” 元 葉顒 《日暮江村雜興》詩:“釣艇已收緡,無人深閉門。”

詩詞推薦

題董邦達摹宋馬遠瀟湘八景圖·其八·江天暮原文_題董邦達摹宋馬遠瀟湘八景圖·其八·江天暮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