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舊是桃源路,仙莊幸可居。
人供牛米外,家有鶴租餘。
石影來唐朮,仙蹤托子虛。
遐荒多僻事,閒話意何如。
詩詞問答
問:《金沙江西行十首·其六·三仙村》的作者是誰?答:牛燾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魚韻
2. 谷傳昔有夷人婦為大風所吹,附於岩石之上,形跡宛然,土人以風神祀之,殊荒唐也,按夷俗稱鬼怪日。唐朮見水注經注。
參考注釋
桃源路
(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唐 孟浩然 《高陽池送朱二》詩:“殷勤為訪桃源路,予亦歸來 松子 家。” 宋 辛棄疾 《水龍吟·題雨岩》詞:“有怒濤聲遠,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清 納蘭性德 《海棠春》詞:“落紅片片渾如霧,不教更覓桃源路。香徑晚風寒,月在雀飛處。”參見“ 桃花源 ”。《白雪遺音·南詞·烏啼花落》:“臨別訂期贈肺腑,緣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覓桃源路,許久全無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兒報花無心賞。”參見“ 桃源洞 ”。
(2).指通往美人住處的路。 南唐 馮延巳 《酒泉子》詞:“隴頭雲,桃源路,兩魂銷。”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挑燈夜半自嘆吁,幾回夢入桃源路,須再聘沉魚美姿。”
幸可
猶言盡可。《北史·薛聰傳》:“帝曾與朝臣論海內姓地人物,戲謂 聰 曰:‘世人謂卿諸 薛 是 蜀 人,定是 蜀 人不?’ 聰 對曰:‘臣遠祖 廣德 ,世仕 漢 朝,時人呼為 漢 。臣九世祖 永 ,隨 劉備 入 蜀 ,時人呼為 蜀 。臣今事陛下,是 虜 非 蜀 也。’帝撫掌笑曰:‘卿幸可自明非 蜀 ,何乃遂復苦朕。’”
牛米
(1).牛如米。《北史·崔宏傳》:“帝親登山頂,撫慰新人,適遇 宏 扶老母登嶺,賜以牛米。因詔諸徙人不能自進者,給以車牛。”
(2).用穀物支付的牛租。 宋 洪邁 《容齋隨筆·牛米》:“予觀今吾鄉之俗,募人耕田,十取其五,而用主牛者,取其六,謂之牛米。”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二章第八節:“ 江西 饒州 佃客租用地主的耕牛,要向地主多交一成租,稱為‘牛米’。”
石影
(1).石之陰影。 北周 庾信 《山齋》詩:“石影橫臨水,山雲半繞峯。” 宋 謝翱 《歲月》詩:“日欹眠石影,樹長食藤根。” 明 祝允明 《秋夜曲》:“明月深穿轆轤井,蕉桐成削藏石影。”
(2).石刻畫像。 南朝 梁簡文帝 《大愛敬寺剎下銘》:“花窟炎聚,石影光輕。” 唐 岑勛 《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取捨利三千粒,盛以石函,兼造自身石影,跪而戴之,同至塔下。”
仙蹤
(1).仙人的蹤跡。 後蜀 顧夐 《甘州子》詞:“曾如 劉 阮 訪仙蹤,深洞客,此時逢。” 明 屠隆 《綵毫記·祖餞都門》:“名山不遠,訪仙踨煙霞宿緣。” 清 胡會恩 《珠江雜詠》詩:“ 穗石 仙蹤古, 花田 粉澤妍。”
(2).古人比升遷入朝為登仙,因借稱 * 赴京者的行蹤。 唐 劉禹錫 《元和甲午歲詔書盡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於都亭有懷續來諸君子》詩:“雷雨江山起臥龍, 武陵 樵客躡仙蹤。十年 楚 水楓林下,今夜初聞 長樂 鐘。”
子虛
漢司馬相如所著《子虛賦》中的虛構代言人之一,他與另兩位代言人烏有和亡是公以問答形式敘述全書內容。後來以此形容虛無或毫無根據的事
子虛烏有。——《漢書·敘傳下》
遐荒
邊遠荒僻之地。 漢 韋孟 《諷諫》詩:“彤弓斯征,撫寧遐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王昌齡》:“奈何晚途不矜小節,謗議騰沸,兩竄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長嘆。” 清 趙翼 《響水塘》詩:“不因於役走遐荒,奇景何由快目睹。”
僻事
(1).邪僻之事。 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是故僻志萌,則僻事作。”
(2).不習見常用的故實;僻典。 宋 許顗 《彥周詩話》:“然前輩 楊 、 劉 、 李 、 宋 最號知僻事,豈不知讀《漢官儀注》而疑之耶?” 元 林坤 《誠齋雜記》卷上:“ 唐 末有 喬子曠 者,能詩,喜用僻事,時人謂之狐穴詩人。” 清 戴名世 《吳他山詩序》:“﹝君之詩﹞僻事以為奧,奇字以為古乎?”
閒話
閒談
閒話當年
何如
(1) 如何,怎么樣
今日之事何如。——《史記·項羽本紀》
誠好惡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則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與其強攻,何如智取
詩詞推薦
【雙調】夜行船 送景賢回武林
湯舜民〔元代〕花柳鄉中自在仙,惹春風兩袖翩翩。酒社詩壇,舞台歌榭,百年里幾番相見。 【新水令】君家家近六橋邊,占
名句推薦
- 破灶黃金已無數,定知雲翼說燒丹李新《半方壺詩》
- 挾冷朝陽未吐光,小池猶有夜來霜李流謙《次韻立春後余寒二首》
- 繡戶時雙入,華軒日幾回
- 瞻之在前,非正非偏釋覺《偈二首》
- 星鬥弄光彩,羅絡灶火斑曾鞏《之南豐道上寄介甫》
- 年高德劭如公少王之道《漁家傲(和董舍人令升三首)》
- 牲肥酒香,晨事聿修
- 鬥雞破百萬,呼盧縱大噱張詠《悼蜀四十韻》
- 此意憑誰向說史浩《花心動(端午)》
- 一番飛次春風巧,細看工夫王炎《採桑子(秋日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