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泉亭子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聽泉亭子原文

題額不經想,有泉實入聽。

武林傳梵志,無復見蘇亭。

詩詞問答

問:聽泉亭子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聽泉亭子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聽泉亭子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注釋

1. 五言絕句 押青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八

參考注釋

題額

(1).題寫門楣或匾額。 唐 韋絢 《劉賓客嘉話錄》:“﹝ 智永 ﹞住 永欣寺 ,積年學書,後有筆頭十瓮,每瓮皆數萬。人來覓書兼請題額者如市。”一本作“ 題頭 ”。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高江村》:“又上登 金山 ,欲題額,濡毫久之。 江村 乃擬‘江天一覽’四字於掌中。”

(2).指匾額上的題字。 清 袁枚 《新齊諧·長鬼被縛》:“﹝ 沉厚餘 ﹞入門悄然,將升堂,見堂上先有一長人端坐,仰面視堂上題額。 沉 疑非人,戲解腰帶潛縛其兩腿。”

不經

(1).不合常法。《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蔡沉 集傳:“聖人之法有盡而心則無窮,故其用刑行賞,或有所疑,則常屈法以申恩。”

(2).謂不見於經典,沒有根據。《漢書·司馬遷傳贊》:“ 唐 、 虞 以前雖有遺文,其語不經,故言 黃帝 、 顓頊 之事未可明也。” 顏師古 註:“非經典所説。”《魏書·禮志四》:“尚書以禮式不經,請訪議事,奉敕付臣,令加考決。”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或謂《禮記》皆 漢 儒傅會之説,語多不經,不必深辯。”

(3).謂近乎荒誕,不合常理。《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騶衍 ﹞乃深觀陰陽訊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後漢書·郭太傳》:“後之好事,或附益增張,故多華詞不經,又類卜相之書。”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器用》:“今祭器中畫雷,有作鬼神伐鼓之象,此甚不經。”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段公子》:“女好飲善談,稱神語怪,言多不經。” 孫犁 《秀露集·畫的夢》:“我聽來,他這些說法,有些不經,也就沒有去嘗試。”

(4).不禁;禁受不起。《二刻拍案驚奇》卷十:“這人家不經折的。” 諶容 《獨自怎生得黑》:“為什麼這么早就生暖氣?而且把溫度搞得這么高?怕我們這些老頭子不經凍。”

武林

(1).舊時 杭州 的別稱,以 武林山 得名。 宋 蘇軾 《送子由使契丹》詩:“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夢 武林 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題畫》:“自家 武林 蘭瑛 ,表字 田叔 ,自幼馳聲畫苑。” 林紓 《重修宋輔文侯牛公墓記》:“ 武林 為東南山水名區。” 葉葉 《夢吳江行》詩:“忽聞羽書自東來, 武林 今夕成蒿萊。” 宋 周密 有《武林舊事》一書,專記 杭州 事跡。

(2).武術界。如:武林高手,武林新秀。

梵志

(1).梵語意譯。指婆羅門。 印度 古代四個種姓之一。《舊唐書·西戎傳·天竺》:“俗皆徒跣。衣重白色,惟梵志種姓披白疊以為異。”《翻譯名義集·外道》:“婆羅門……其人種類,自雲從梵天口生,四姓中勝,獨取梵名,惟五 天竺 有,餘國即無。諸經中梵志即同此名。”

(2).梵語意譯。古 印度 一切“外道”出家者的通稱。《大智度論》卷五六:“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南朝 梁 蕭統 《同泰僧正講》詩:“若人聆至寂,寄説表真冥;能令梵志遣,亦使群魔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初,尊者( 脇尊者 )之為梵志師也,年垂八十,捨家染衣。”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原道>闢佛老》:“如《寳雲經》所説,菩薩善解迴轉外道方便。菩薩於外道中化作七梵志、尼犍就學經法,精進勇猛,細密威儀,勝彼外道。”

無復

(1).不再,不會再次。《呂氏春秋·義賞》:“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 陳奇猷 校釋:“此文意謂詐偽之道,雖今可以苟且得利,後將不可復得利也。”《晉書·王導傳》:“ 桓彝 見朝廷微弱……憂懼不樂。往見 導 ,極談世事,還,謂 顗 曰:‘向見 管夷吾 無復憂矣。’” 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聖嘆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於其間矣。”

(2).指不再有,沒有。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不死之事已定,無復奄忽之慮。”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少來蒐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無論黑、白、黃,無復奴隸種。”

(3).沒有履行。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仲尼 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4).不能恢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

詩詞推薦

聽泉亭子原文_聽泉亭子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