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五日駐金閶,從民願覲光。

寧宜耽室靜,非為攬山芳。

日日徐鳴轡,依依近捧裳。

睹茲親切意,益廑養教方。

城市過繁庶,村亭接短長。

麥才吐穗綠,菜遍綻花黃。

硎憶支公遁,泉臨趙氏藏。

岩葩爭染繪,林鳥各調簧。

春暖雪猶落,澗飛千尺強。

法空螺自現,寺具四禪匡。

小坐情何戀,一遊興足償。

范園便仍憩,吳館近相望。

擬宿三更月,聊成五字章。

青蓮如有問,來去兩俱忘。

詩詞問答

問:《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四十九

2. 去聲

參考注釋

五日

(1).指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唐 馮贄 《雲仙雜記·靈運須》:“ 中宗 時, 安樂公主 五日鬥百草。” 宋 姜夔 《訴衷情·端午宿合路》詞:“石榴一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淒涼心事,山雨打船篷。”

(2).謂任職不會長久。即將去職。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懷》詩:“兩衙決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問誰?”參見“ 五日京兆 ”。

金閶

蘇州 有 金門 、 閶門 兩城門,故以“金閶”借指 蘇州 。 明 袁宏道 《與蘭澤雲澤叔書》:“ 金閶 自繁華,令自苦耳。” 清 李玉 《清忠譜·譜概》:“假旨橫行緹騎,不平事,震動 金閶 。” 清 馮桂芬 《重修吳縣學記》:“所轄 金閶 內外,比屋連甍,通闤帶闠。”

民願

民眾的意願。 晉 郭象 《<莊子>序》:“故其長波之所盪,高風之所扇,暢乎物宜,適乎民願。”《清史稿·睿忠親王多爾袞傳》:“王初令官民皆薙髮,繼聞拂民願,諭緩之。”

非為

(1).乾不顧法紀或禮法的壞事。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二折:“貪贓壞法,飲酒非為。”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鬼爺爺》:“然頗慎行止,不敢非為。”

(2).指違法或違反道德的壞事、壞行為。《水滸傳》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為。”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土番點卯》:“爾宜躬先奉法以統一鄉之眾,以盡軌於法,稍有非為,惟爾總是問。”

(3).不顧法紀或禮法。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貞潔,你做事忒殺非為。”《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小人頗知禮法,極守本分的,怎敢幹此非為之事。”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賈誼《論積貯疏》

依依

(1) 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

楊柳依依

(2) 戀戀不捨的樣子

依依不捨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覺民《與妻書》

(3) 依稀;隱約

依依墟里煙

親切

(1) 形容人態度親愛和善

態度親切

(2) 親密;親近

(3) 熱情關切

城市

人口密集、工商業發達的地方,通常是周圍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繁庶

(1).眾多。《後漢書·王符傳》:“今以大 漢 之廣土,士民之繁庶,朝廷之清明,上下之脩正,而官無善吏,位無良臣。” 宋 司馬光 《論移張叔詹知蔡州不當狀》:“ 蔡州 封部闊遠,戶口繁庶。”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寶坻縣》:“ 漢 屬 泉州 ,地產魚鹽蘆葦…… 金世宗 東幸,見居民繁庶,始立為縣。” 清 唐甄 《潛書·教蠶》:“室廬舟楫之繁庶,勝於他所。”

(2).指眾多的事務。 清 姚鼐 《夏縣知縣新城魯君墓志銘》:“孰謂儒者不可以理繁庶,孰謂學古不可為今世語。”

(3).繁榮富庶。 宋 陶穀 《清異錄·地上天宮》:“﹝ 餘杭 ﹞百事繁庶,地上天宮也。” 明 李東陽 《送耕隱徐公還宜興》詩序:“未嘗睹宮闕之壯麗,都市之繁庶,軌文玉帛之盛大,乃買舟北上,以償夙昔。” 鄭觀應 《盛世危言·防邊上》:“查鐵路之造,雖所以便用兵,亦所以興商務,是以各國鐵路大都造於繁庶之區。”

短長

(1) 缺點和長處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壞

(3) 意料不到的變故

(4) 物品的短與長

(5) 人的個子的矮或高

吐穗

抽穗。稻、麥、高粱等禾本科植物的穗由捲起筒狀的葉子裡露出來

高粱吐穗笑彎了腰

花黃

古代婦女的面飾。用金黃色紙剪成星月花鳥等形貼在額上,或在額上塗點黃色

對鏡貼花黃。——《樂府詩集·木蘭詩》

支公

(1).即 晉 高僧 支遁 。字 道林 ,時人也稱為“林公”。 河內 林慮 人,一說 陳留 人。精研《莊子》與《維摩經》,擅清談。當時名流 謝安 、 王羲之 等均與為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支道林 常養數匹馬。” 余嘉錫 箋疏:“《建康實録》八引《許玄度集》曰:‘ 遁 字 道林 ,常隱 剡東山 ,不遊人事,好養鷹馬,而不乘放,人或譏之, 遁 曰:“貧道愛其神駿。”’” 明 高啟 《南峰寺》詩:“懸燈照靜室,一禮 支公 影。”

(2).泛稱高僧。 唐 李白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詩:“卓絶道門秀,談玄乃 支公 。” 宋 蘇軾 《書辨才白雪堂壁》詩:“不辭清曉叩松扉,卻值 支公 久不歸。”

趙氏

指趙國

趙氏求救於 齊。——《戰國策·趙策》

調簧

調弄舌頭。謂啼鳴。 宋 梅堯臣 《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口中調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

千尺

極言其深、高、長。 唐 李白 《贈汪倫》詩:“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 南山 。”

法空

佛教語。謂諸法(物質與精神現象的總和)由因緣而生,並無獨立存在的實體。《法華經·藥草喻品》:“聞諸法空,心大歡喜。” 唐 李邕 《國清寺碑》序:“三歸法空,一處心浄。”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六講:“大乘般若流行以後,法空的意義得到闡揚,成為學說上一個最顯著的特點。”

四禪

佛教語。即四禪定。 唐 王維 《游悟真寺》詩:“猛虎同三逕,愁猿學四禪。” 清 趙翼 《梁制觀世音像歌》:“豈知淨業空精專,避災終未入四禪。”詳“ 四禪定 ”。

小坐

隨便坐坐;稍坐片刻。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今俗,因人之喪以求酒肉,幸與小坐而責辨,歌舞俳優,連笑伎戲。”《老殘遊記》第六回:“回到店中,在門口略為小坐。”

遊興

遊覽的興致

吳館

指 春秋 吳王 夫差 所築的 館娃宮 。遺址在今 江蘇 吳縣 靈岩山 。 唐 李商隱 《子直晉昌李花》詩:“ 吳館 何時熨, 秦臺 幾夜薰?” 馮浩 箋註:“《御覽》引《越絶書》: 吳 人於 硯石山 (即 靈巖山 )置 館娃宮 。”

相望

互相對望

雕欄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學洢·核舟記》

鄰國相望。——《史記·貨殖列傳》

死者相望。——《資治通鑑·唐紀》

東西相望。——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三更

第三更,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五字

(1).五個字。多指詩文中五字句。《漢書·藝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南史·陸厥傳》:“ 約 等文皆用宮商……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

(2). 晉 郭頒 《魏晉世語》:“ 司馬景王 命中書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經時竭思不能改,心有憂色…… 會 ( 鍾會 )取草視,為定五字。 松 悅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當爾耶?’ 松 曰:‘ 鍾會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後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韋舍人早朝》詩:“一經傳舊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謝除知制誥表》:“得以文墨侍於軒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詩。 五代 齊己 《秋夕書懷》詩:“平生樂道心常切,五字逢人價合高。”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九:“池塘春草 謝 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奪天工。”

青蓮

(1).青色蓮花。瓣長而廣,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胡之驥 註:“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掬除灑掃,塗香散花,更採青蓮,重布其地,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同馥。”

(2).指像青蓮一樣的顏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紫紺之堂臨水,青蓮之臺帶風。”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序》:“從容滿月,照耀青蓮。” 倪璠 註:“《維摩經》曰:‘目浄修廣如青蓮。’” 宋 蘇轍 《魏佛狸歌》:“青蓮湛然俛下視,擊鉦卷斾抽行營。”《古尊宿語錄》卷十一:“上堂云:青蓮視瞬已多繁, 迦葉 微微笑自謾。”

(4).佛教以為蓮花清淨無染。故常用以指稱和佛教有關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劉長卿 《戲贈乾越尼子歌》:“亭亭獨立青蓮下,忍草禪枝繞精舍。”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朱門收畫戟,紺宇出青蓮。”自註:“ 荊公 宅已為寺。” 明 高啟 《題黃鶴仙人畫》詩:“緑桂騷人宅,青蓮釋 * 。”(2)指佛經。 唐 劉禹錫 《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詩:“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妙霓》:“以是口誦青蓮,虔皈摩朅;手裁紫鳳,巧邁因祗。”(3)猶淨土。佛家所謂極樂世界。 唐太宗 《為戰陣處立寺詔》:“望法鼓所振,變炎火於青蓮;清梵所聞,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馬青蓮舊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蓮。’”

(5).指 九華山 。 九華山 在 安徽省 青陽縣 南二十里,舊名 九子山 。九峰猶如蓮花削成,故稱 九華山 。 唐 曹唐 《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詩:“差差玉劍寒鋩利,褭褭青蓮翠葉重。” 明 周湞 《舟中望九華山》詩:“刻削冠青蓮,雕鏤矗丹筍。” 清 吳瞻泰 《自題蓮花峰頂試泉圖》詩:“萬仞青蓮上,梯云為試泉。”

(6).見“ 青蓮居士 ”。

來去

(1) 來和去。指往來不斷的樣子

來去自由

(2) 差錯;錯誤

不差分毫來去

詩詞推薦

  • 辛酉使道宿涿州飲趙漳侯宅四首·其一

    何吾騶明代〕采采南山下,綠葉髮長莖。素葩湛嫣香,瑪瑙條疏英。言樹高堂背,以寫忘憂情。況茲寶婺光,九十常敷榮。
  • 夢中作

    陸游宋代〕富貴誇人死即休,每輕庸子覓封侯。讀書歷見古人面,好義常先天下憂。獨往何妨刀買犢,大烹卻要鼎函牛。坐皆
    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原文_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僕射來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難並之說誠哉是言輒

    白居易唐代〕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難並。借問低眉坐,何如攜手行。 ——白居易舊遊多過隙,新宴且尋盟。鸚鵡林須樂,麒麟
  • 題郭水堅畫美人二首

    張鎡宋代〕從來憨態最難宜,只把紅綃映雪肌。自是一枝香杏了,莫嫌都不帶花枝。
  • 題息軒

    黃庭堅宋代〕僧開小檻籠沙界,鬱郁參天翠竹叢。萬籟參差寫明月,一家寥落共清風。 * 禪板無人付,茶鼎薰爐與客同。萬水
    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原文_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暮秋聞雁

    廖行之宋代〕微日輸晴宿靄妝,征鴻迎暖到南州。相呼相喚稻粱熟,年去年來蘆葦秋。琴操曾遺中散恨,海瀕還見子卿不。夕陽
    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原文_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林梅卿吏部游湖

    葛立方宋代〕竟日關心朱墨間,西湖好在且偷閒。光凌萬頃搖銀海,興愜千鍾倒玉山。未辦采毫書側理,只愁赤壁下烏蠻。客兒
  • 南齋紀恩詩·其二

    王世芳清代〕扶杖康衢識聖顏,錦衣有賜詔頻頒。喜同野老迎鸞輅,優許微臣列鷺班。身歷四朝沾浩蕩,眼看六代舞斑斕。赤城
  • 偶與客飲客去戲作

    陸游宋代〕多泥窮巷破茆屋,人不堪憂心自足。有時負日向門前,手把南華日中讀。若教開門與客游,擾擾依前懷百憂。平生
  • 蝜蝂傳

    柳宗元唐代〕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
  • 秋風

    薛師董宋代〕秋風有落枝,天籟動塤篪。鼓角山河壯,襟懷歲月遲。阮生狂一嘯,漢武老多悲。雖有秦歌激,終堪理釣絲。
  • 冬夜詠說岩翰長貽詩感舊賦懷兼呈容齋侍郎

    王士禎清代〕凍雲釀雪故低垂,手爇松明漏箭遲。半世心期三歲字,殘年風景六篇詩。草橋南畔看花處,浴殿西頭下直時。暗數
  • 唐虞

    陸游宋代〕唐虞雖遠愈巍巍,孔氏如天孰得違?大道豈容私學裂,專門常怪世儒非。少林尚忌隨人轉,老氏亦尊知我稀。能盡
  • 曉月

    乾隆清代〕曉月清可憐,塞天益寥朗。上下泉箔明,隱映林扉敞。遙峰似玉台,古鏡大於掌。勒馬據崇椒,聊結廣寒想。
  • 酹江月 酒邊

    洪希文元代〕一年佳景,又新橙快意,重呼**。爭奈情人垂信約,誤聽幾番風竹。□□□□,魚沉雁香,懶聽相思曲。少年狂
  • 臨江仙

    范成大宋代〕萬事灰心猶薄宦,塵埃未免勞形。故人相見似河清。恰逢梅柳動,高興逐春生。卜晝匆匆還卜夜,仍須月墜河傾。
    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原文_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洞庭題詠十一首仙壇觀

    王阮宋代〕羽蓋霓旌入疑霄,偃松長向古壇朝。我來欲訂金丹訣,試著枯槎上斗杓。
    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原文_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

    陳允平宋代〕落盡櫻桃春去後。舞絮飛綿,撲簌穿簾牖。異別情懷愁對酒。翠條折贈勞親手。繡幕深沉寒尚透。雨雨晴晴,妝點
  • 早登澄邁西四十里宿臨皋亭補東坡遺

    釋德洪宋代〕天下至窮處,風煙觸地愁。村囂聞捉拗,岸汁忽西流。鳥道通儋耳,鯨波隔萬州。趁雞行落月,悽斷在蠻謳。
  • 禪人寫師真請贊

    釋慧遠宋代〕按輪王劍,全生殺機。豁開正眼,當頭者誰。從來無忌諱,底事沒商量。趙州密意憑誰訴,鐵作心肝也斷腸。
    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原文_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的賞析_古詩文
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原文_出閶門復游西山諸勝遂駐靈岩得十四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