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呈立儒叔(諱應奎號文峰北京鎮撫)

作者:佘翔 朝代:明代

原文

小阮琵琶信陸沉,江湖何處覓知音。

步兵莫作窮途哭,歸去山中嘯竹林。

詩詞問答

問:《途中呈立儒叔(諱應奎號文峰北京鎮撫)》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侵韻

2. 諱應奎號文峰北京鎮撫

參考注釋

小阮

稱 晉 阮鹹 。 鹹 與叔父 籍 都是“竹林七賢”之一,世因稱 鹹 為 小阮 。後藉以稱侄兒。 唐 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後》詩之一:“三杯容小阮,醉後發清狂。” 宋 楊萬里 《戲贈子仁侄》詩:“小阮新來覓句忙,自攜破硯汲寒江。” 清 秦朝釪 《消寒詩話》:“ 乾隆 甲午夏五,家小阮以試士抵 滁州 。”

琵琶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築”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製,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陸沉

(1) 陸地沉沒

(2) 比喻國土淪喪,也比喻隱居

陸沉於俗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託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2) 後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3) 知心朋友

步兵

(1) 以徒步作戰進行訓練、武裝和裝備的兵種

(2) 徒步行軍和打仗的士兵

窮途

路已走到盡頭,比喻處境艱危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竹林

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詩詞推薦

途中呈立儒叔(諱應奎號文峰北京鎮撫)原文_途中呈立儒叔(諱應奎號文峰北京鎮撫)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