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還途次感懷·其一原文
三載緇塵意,悠悠那可論。
有官依玉署,無策獻金門。
暫適煙霞疾,難忘棫樸恩。
暮雲千里色,天際一憑軒。
詩詞問答
問:南還途次感懷·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南還途次感懷·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南還途次感懷·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元韻
參考注釋
塵意
世俗的意念。 唐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詩:“奉披塵意驚,立語平生豁。”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閒自在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玉署
(1).官署的美稱。 南朝 梁 劉孝綽 《校書秘書省對雪詠懷》:“終朝守玉署,方夜勞石扉。”《南史·恩幸傳論》:“門同玉署,家號金穴。” 宋 楊萬里 《送丁子章將漕湖南》詩之三:“看渠還玉署,老我正歸耕。” 王闓運 《丁文誡誄》:“光舊德而文通,宜早翔於玉署。”
(2).指玉堂。翰林院別稱。 唐 吳融 《聞李翰林游池上有寄》詩:“花飛絮落水和流,玉署詞臣奉詔游。” 元 鄧元原 《賀聖節表》:“名叨玉署,目極璇霄。” 明 王洪 《留別孫孟博》詩:“草廬晦跡憐君老,玉署登名愧我先。”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惟 康熙 六年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 索尼 ,既未與金甌之卜,亦不由玉署而來,予謚‘文忠’,實為異數。”
(3).指玉宮,道觀。 唐 王勃 《九成宮東台山池賦》:“若夫金臺妙境,玉署仙居。” 宋 陶穀 《清異錄·獸》:“道家流書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忌。”
無策
亦作“ 無筴 ”。沒有計謀;沒有辦法。《管子·揆度》:“國之財物,盡在賈人,而君無筴焉。”一本作“ 無策 ”。《漢書·匈奴傳下》:“ 周 得中策, 漢 得下策, 秦 無策焉。”《文獻通考·錢幣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會子,數目滋多,稱提無策。’” 金 元好問 《太原》詩:“古來全 晉 非無策,亂後清 汾 空自流。” 潘漠華 《晚上》:“他這樣追尋著酒,是他可憐的無策的心,自知只能這樣無理胡塗的度日了。”
金門
(1).見“ 金馬門 ”。
(2).見“ 金明門 ”。
(3).代指富貴人家。《魏書·常景傳》:“夫如是,故綺閣金門,可安其宅;錦衣玉食,可頤其形。”
(4).指以黃金為裝飾的門。《封神演義》第六五回:“玉殿金門兩扇開,樂聲齊奏下瑤臺。”
煙霞
煙霧和雲霞,也指“山水勝景”
難忘
(1) 無法忘記
難忘的時刻
(2) 永遠留在腦海里
一個具有政治膽識的難忘行動
(3) 值得記憶的
難忘的歲月
棫樸
1.白桵和枹木。《詩·大雅·棫樸》:“芃芃棫樸,薪之槱之。” 毛 傳:“棫,白桵也。朴,枹木也。”《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北齊南郊樂歌》:“玉帛載升,棫樸斯燎。”一說即白蕤。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一:“今 關中 有白蕤,棫樸也,芃芃叢生,民多採作薪。”
2.《詩·大雅》中的篇名。該篇詩序稱是詠“ 文王 能官人也”,故多以喻賢材眾多。《詩·大雅·棫樸》:“芃芃域朴,薪之槱之。” 毛 傳:“山木茂盛,萬民得而薪之;賢人眾多,國家得用蕃興。”《梁書·裴子野傳》:“伏惟皇家淳耀,多士盈庭,官人邁乎 有嬀 ,棫樸越於 姬氏 。” 嚴復 《救亡決論》:“棫樸叢生,人文盛極。”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天際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南還途次感懷·其一原文_南還途次感懷·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