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開于闐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

開于闐。綿綾家家總滿。

奉戲生龍及玉碗。將來百姓看。

尚書座客□典。四塞休徵罷戰。

但□阿郎千秋歲。甘州他自離亂。

詩詞問答

問:謁金門·開于闐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謁金門·開于闐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二

參考注釋

于闐

亦作“ 於窴 ”。古 西域 國名,在今 新疆 和田 一帶。《史記·大宛列傳》:“﹝ 大宛 ﹞東北則 烏孫 ,東則 扜罙 、 於窴 。”《漢書·西域傳上·于闐國》:“ 於闐國 ,王治 西城 ,去 長安 九千六百七十里……多玉石。” 清 吳偉業 《和楊鐵崖天寶遺事詩》之二:“檀槽豈出 龜茲 伎,玉笛非關 於闐 工。”

家家

每戶

玉碗

(1).玉制的碗,亦泛指精美的碗。 唐 李賀 《過華清宮》詩:“玉碗盛殘露,銀燈點舊紗。” 明 何景明 《皇陵》詩:“玉碗留天地,金堂照寂寥。” 清 周亮工 《青酒苦澀》詩:“廿年常共酒人游,玉碗光承玉露柔。”

(2).堪輿家謂福地。 宋 曾慥 《類說·語林·玉碗金杯》:“ 李衛公 宅在 安邑 桑道茂 ,謂之玉碗; 牟相 宅在 新昌 北街,謂之金盃。”

將來

未來;現在以後的時間

少年人常思將來。——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

惟思將來。

據前事推將來。

制出將來。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

百姓

(1) 普通人——相對於官員、幹部而言

並皆暴犯百姓。——《世說新語·自新》

百姓多聞其賢。——《史記·陳涉世家》

(2) (古代百姓是百官貴族的統稱)

尚書

(1) 中國古代官名。執掌文書奏章。作為官名,始置於戰國時,或稱“掌書”。秦為少府屬官,漢武帝提高皇權,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地位逐漸重要。後各朝均有設定,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三國蜀· 諸葛亮《出師表》

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後漢書·張衡傳》

(2)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兵部尚書

座客

在座的客人。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 嵩 ( 薛嵩 )以歌送 紅綫 ,請座客 冷朝陽 為詞曰:‘採菱歌怨木蘭舟,送別魂消百尺樓。’”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九:“每一演其撰劇,座客笑駡百端。”

四塞

(1).指四方屏藩之國。《禮記·明堂位》:“四塞,世告至。” 鄭玄 註:“四塞,謂夷服、鎮服、蕃服在四方為蔽塞者。”《敦煌曲子詞·洞仙歌》:“願四塞來朝明帝,令戎客休施流浪。”

(2).指四境皆有天險,可作屏障。《戰國策·齊策一》:“ 齊 南有 泰山 ,東有 琅邪 ,西有 清河 ,北有 渤海 ,此所謂四塞之國也。” 鮑彪 註:“四面有山關之固,故曰四塞之國也。” 漢 班固 《東都賦》:“且夫僻界西 戎 ,險阻四塞,脩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 明 王錂 《春蕪記·宸游》:“你看千峯岳峙,萬井雲屯,南接 蒼梧 ,北連 陘塞 ,真可稱四塞之國矣。”

(3).指四方邊塞,邊境。《敦煌曲子詞·獻忠心》:“四塞休徵罷戰,放將仕,盡迴戈。”《敦煌曲子詞·定風波》:“四塞忽聞狼煙起,問儒仕,誰人敢去定風波?”

(1).到處充塞。《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旁魄四塞,雲尃霧散。”《舊唐書·德宗紀下》:“三月乙亥,黃霧四塞,日無光。”《宋史·仁宗紀一》:“甲午,昏霧四塞。”

(2).四面蔽塞。 宋 文天祥 《正氣歌序》:“乍晴暴熱,風道四塞。” 清 方苞 《七思·弟椒塗》:“荊榛四塞兮塗冥冥,連山赤黑兮延火烝。”

休徵

吉祥的徵兆。《書·洪範》:“曰休徵。” 孔 傳:“敘美行之驗。”《漢書·終軍傳》:“故 周 至 成王 ,然後制定,而休徵之應見。” 顏師古 註:“休,美也。徵,證也。” 唐 元稹 《遭風》詩:“那知否極休徵至,漸覺宵分曙氣催。” 明 唐順之 《廷試策》:“陛下敬一以昭事,中和以立極,宜乎休徵至而六沴消矣。”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故河清海宴,神人無雜擾之災,物阜民蕃,太史奏休徵之應。”

罷戰

停戰;停止爭鬥。 元 貢奎 《和袁伯長冬至燕集韻》:“香銷神用舒,棊覆心罷戰。”《古今小說·沉小霞相會出師表》:“兩下息兵罷戰,各享安樂。” 清 陳玉樹 《乙酉春有感》詩:“一紙中樞催罷戰,也應休見 霍嫖姚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南北議和史料》:“罷戰之事,凡各方民軍,均在其列。”

阿郎

(1).父親。 宋 司馬光 《書儀·家書》:“古人謂父為阿郎,謂母為孃子。”《元詩紀事》卷四五引《元詩癸集·福寧州謠》:“大男終歲食無鹽,老婦蒸藜淚盈掬。阿郎辛苦學弄兵,年年販鹽 南海 濱。”

(2).主人。 唐 薛調 《無雙傳》:“又數夕,有青衣告 仙客 曰:‘娘子適以親情事言於阿郎,阿郎云:“向前亦未許也。”模樣云云,恐是參差也。’” 張友鶴 註:“古時稱父為阿郎。這裡是婢女對男主人的稱呼。”《敦煌變文集·董永變文》:“不棄人微同千載,便與相逐事阿郎。” 蔣禮鴻 通釋:“這些‘阿郎’都指 董永 所賣身的主人。”

千秋歲

(1).詞牌名。又名“千秋節”。雙調,七十一字,前後段各八句,五仄韻。參閱《詞譜》卷十六。

(2).詞牌“念奴嬌”的別稱。參閱《詞譜》卷二八。

(3).曲牌名。南北曲均屬中呂宮。南曲較常見,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用作過曲。

離亂

(1).變亂。常指戰亂。《晉書·刑法志》:“是時承離亂之後,法網弛縱,罪名既輕,無以懲肅。” 唐 李益 《喜見外弟又言別》詩:“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一本作“ 亂離 ”。 明 屠隆 《綵毫記·難中相會》:“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 陳毅 《冬夜雜詠·吾讀》:“干戈離亂中,憂國憂民淚。”

(2).歷亂。紛雜貌。 南朝 梁 沉約 《反舌賦》:“其聲也,驚詭噂噆,縈紆離亂。”

詩詞推薦

  • 五福五代堂題句

    乾隆清代〕往還途路經千里,身體康強非飾言。盼捷依然勞已慮,籌農誠是沐天恩。乾隆並以憲書紀,嘉慶兼之愛敬尊。諸願
  • 題華滋館

    乾隆清代〕春詠徒教負,夏遊可再疏。華滋雖邁冶,朗照正含虛。綠已濃圍柳,紅恆不藉蕖。新題鄰舊作,囅謂此何歟。
  • 無題

    蘇軾宋代〕簾卷窗穿戶不扃,隙塵風葉任縱橫。幽人睡足誰呼覺,攲枕床前有月明。
  • 武陽渡

    裘萬頃宋代〕一舟小如葉,橫在波濤中。紛紛川上人,欲渡愁北風。有帆天際來,漸近葭葦叢。寄聲與問訊,恐是陶朱公。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_謁金門·開于闐的賞析_古詩文
  • 江神子(梅)

    趙長卿宋代〕年年長見傲寒林。壓群英。有餘清。曾被芳心,紅日惱詩情。玉質暗香無限意,偏婉娩,盡輕盈。今年瀟灑照岐亭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_謁金門·開于闐的賞析_古詩文
  • 新安殷明府家樂方響

    方乾唐代〕葛溪鐵片梨園調,耳底丁東十六聲。彭澤主人憐妙樂,玉杯春暖許同傾。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_謁金門·開于闐的賞析_古詩文
  • 殘花

    宋祁宋代〕林下感餘歡,流芳逐雨殘。香歸蜜房盡,紅入燕泥乾。夢短休成蝶,腸回卻掩鸞。故應成異果,持去擲潘安。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_謁金門·開于闐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竇秀才

    歐陽修宋代〕晴原高下細如鱗,樹轉城迴路欲分。望月西樓人共遠,躍鞍南陌草初薰。短亭山翠偏多疊,送目鴻驚不及群。一驛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_謁金門·開于闐的賞析_古詩文
  • 過巴峽

    釋希晝宋代〕遠望知無極,窮秋日向殘。孤泉瀉空白,眾木倚雲寒。靜想猿啼苦,危聞客過難。寸心寧可寄,前去雪漫漫。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_謁金門·開于闐的賞析_古詩文
  • 答伍國開雨中見懷之作(中多用來詩語意)·其一

    李孫宸明代〕量晴空日日,一雨竟連綿。聽處難為夜,愁深況近年。知君事幽對,閉戶有閒緣。武陵歸計好,莫為世人傳。
  • 奉和臨渭源應詔詩

    薛道衡隋代〕玄功復禹跡。至德去湯羅。玉關亭障遠。金方水石多。八川茲一態。萬里導長波。驚流注陸海。激浪象天河。鸞旗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_謁金門·開于闐的賞析_古詩文
  • 紫竹院

    王熙清代〕紫竹禪關迥,虛亭老樹前。檻低花影靜,林密鳥聲傳。鍾梵閒清晝,池塘遍野泉。夕陽樓影下,歸騎破春煙。
  • 春日山行

    吳端宋代〕雲峰疊疊路斜斜,隔洞炊煙三兩家。何處有香來不斷,嫩風微雨落松花。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_謁金門·開于闐的賞析_古詩文
  • 明皇祀圜丘樂章。壽和

    佚名唐代〕崇崇泰畤,肅肅嚴禋。粢盛既潔,金石畢陳。上帝來享,介福爰臻。受釐合祉,寶祚維新。
  • 吳倧宋代〕老去漸同嫫母醜,歸來免效買胡留。兩生更肯從綿蕞,高祖規模又不同。吳市終身避言耳,去家豈是去為仙。楊柳
  • 高翁受封為伯宗郎中題卷(西曹,嘉靖丁巳戊午己未)

    王樵明代〕拂袖辭西蜀,湘江一散人。無詩不風雅,有子薄荀陳。雲捧龍章下,花迎鷺服新。老來多樂事,山館日延賓。
  • 和范學士韻·其四

    彭汝礪宋代〕清香一炷意超然,萬事無緣更動顏。野鳥銜花來丈室,煙蘿招月出遙山。居方不礙遊方內,住世還如出世間。卻笑
  • 稽山道中

    陸游宋代〕文章事業初何有,鐘鼎山林本自同。昨暮釣魚天鏡北,今朝採藥石帆東。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_謁金門·開于闐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

    張孝祥宋代〕已是人閒不擊舟。此心元自不驚鷗。臥看駭浪與天浮。對月只應頻舉酒,臨風何必更搔頭。暝煙多處是神州。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_謁金門·開于闐的賞析_古詩文
  • 山中逢道士雲公

    孟浩然唐代〕春余草木繁,耕種滿田園。酌酒聊自勸,農夫安與言。忽聞荊山子,時出桃花源。①采樵過北谷,賣藥來西村。村
謁金門·開于闐原文_謁金門·開于闐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