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向千岩競秀圖原文
萬壑千岩雲霧生,曹娥江外幾峰晴。
分明乞與樵風便,身向山陰1-1道上行。
詩詞問答
問:惲向千岩競秀圖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惲向千岩競秀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惲向千岩競秀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五
參考注釋
萬壑千岩
形容峰巒、山谷極多。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顧長康 從 會稽 還,人問山川之美, 顧 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宋 柳永 《夜半樂》詞:“渡萬壑千巖, 越溪 深處。” 宋 辛棄疾 《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詞:“萬壑千巖樓外雪,瓊作樹,玉為欄。”參見“ 千巖萬壑 ”。
雲霧
雲和霧,多比喻遮蔽或障礙的東西
曹娥
東漢 時 會稽郡 上虞縣 人。相傳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屍骸流失。 娥 年十四,沿江哭號十七晝夜,投江而死。世傳為孝女。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時黃絹無 曹娥 。” 魯迅 《朝花夕拾·後記》:“ 曹娥 的投江覓父,淹死後抱父屍出,是載在正史,很有許多人知道的。”參閱《後漢書·列女傳·孝女曹娥》、《世說新語·捷悟》 劉孝標 注引 晉 虞預 《會稽典錄》。
江外
江 南。從中原人看來,地在 長江 之外,故稱。《三國志·魏志·王基傳》:“率合蠻夷以攻其內,精卒勁兵以討其外,則 夏口 以上必拔,而 江 外之郡不守。”《魏書·董巒傳》:“ 巒 ,字 仲舒 , 營陽 人。 真君 末,隨父南叛。雖長自 江 外,言語風氣猶同華夏。”《南史·陳紀下·後主》:“﹝ 隋文帝 ﹞乃送璽書,暴 後主 二十惡。又散寫詔書,書三十萬紙,徧喻 江 外。” 清 顧炎武 《真州》詩:“擊楫來 江 外,揚帆上舊京。”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乞與
給與。《南史·宋江夏文獻王義恭傳》:“奢侈無度,不愛財寶,左右親幸,一日乞與,或至一二百萬;小有忤意,輒追奪之。” 唐 羅隱 《江南》詩:“垂衣端拱渾閒事,忍把江山乞與人。” 宋 陸游 《江瀆池納涼》詩:“天公作意憐覊客,乞與今年一夏涼。”
風便
(1).猶順風。 唐 羅隱 《秋日有寄姑蘇曹使君》詩:“水寒不見雙魚信,風便惟聞五袴謳。”《宋史·陳堯叟傳》:“海北岸有 遞角場 ,正與 瓊 對,伺風便一日可達。”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海運》:“其 淮安 至 天津 ,以道計三千三百里,風便兩旬可達。”
(2).便利,方便。 明 唐順之 《與張西磐尚書》:“此亦所以接續天地間善人氣脈於無窮也,何如何如,風便惟不靳遠教是望。” 清 李漁 《蜃中樓·寄書》:“原來是 藐山 頭 姑射 仙,降幽居甚風便。”
山陰
山坡背陰的一面;山的北側
上行
(1).上升。《易·謙》:“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漢 王褒 《九懷·通路》:“乘虬兮登陽,載象兮上行。” 宋 袁燮 《資政殿大學士贈少師樓公行狀》:“陛 * 天之下濟,羣臣以卑而上行,歡欣交通,而後天下可為也。”
(2).謂君上的行事。《史記·樂書》“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唐 張守節 正義:“上行謂之風,下習謂之俗。”《新唐書·陸贄傳》:“上行則下從之,上施則下報之,若景附形,若回響聲。”
(3).指上級的指示或命令。《宋史·賈昌朝傳》:“甲可乙否,上行下戾,主將不專號令,故動則必敗。”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保甲·守御救援》:“今奉上行,小民不敢不遵。”
(4).官府文書由下級致上級稱上行。《清會典·禮部五·儀制清吏司》:“凡官文書,上行,下行,平行,各別其制。”
(5).從下游向上遊行駛。如:船舶之從 上海 駛往 武漢 者稱為上行船。
(6).我國鐵路部門規定,列車在幹線上朝著首都方向行駛,在支線上朝著連線幹線的車站行駛,皆謂之“上行”。上行列車編號用偶數,如:14次,82次,104次等。
尊位。《漢書·霍光傳》:“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各以功次坐,而不祿言曲突者。”
(1).上市進貨。《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 史弘肇 道:‘……那裡去偷隻狗子,把來打殺了,煮熟去賣,卻不須去上行。’”《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 合哥 ,你只管躲懶,沒箇長進,今日也好去上行些箇‘山亭兒’來賣。”
(2).謂從業。行,指行業。《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九媽 要哄她上行,連聲招許多不是, 美娘 只不開口。”按,此指 * 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