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周官重委積,在在粟皆陳。
常平與義倉,後世亦有聞。
國朝廣儲蓄,任法先任人。
中丞善經理,歲歉民無貧。
願均天下施,一視同其仁。
詩詞問答
問:《貴陽雅頌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十四·積穀備荒》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祁順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參考注釋
委積
(1).謂儲備糧草。《周禮·地官·大司徒》:“大賓客,令野脩道委積。” 孫詒讓 正義:“《説文·禾部》云:‘積,聚也。’……凡儲聚禾米薪芻之屬,通謂之委積。”
(2).指儲備之糧草。《南齊書·高帝紀上》:“賊千里孤軍,後無委積,求戰不得,自然瓦解。” 唐 元結 《問進士一》:“太倉委積,陳腐不可較量,忽遇凶年,穀猶耗盡。”
(3).泛指財物,貨財。《孫子·軍爭》:“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杜牧 註:“委積,財貨也。”《魏書·西域傳·焉耆》:“拔 焉耆 三城,獲其珍奇異物及諸委積不可勝數。” 宋 蘇軾 《賜大遼賀坤成節人使生餼口宣》:“宜頒委積,以示寵章。”
(4).聚積,堆積。《楚辭·九章·懷沙》:“材朴委積兮,莫知余之所有。”《後漢書·董卓傳》:“白骨委積,臭穢滿路。” 宋 王讜 《唐語林·品藻》:“ 姚梁公 與 崔監司 在中書。 梁公 有子喪,在假旬日,政事委積,處置皆不得。”《金史·河渠志》:“然其所徵之物,或委積經年,至腐朽不可復用。”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近日士夫無一不入鄉賢,木主委積,至列之案下。”
(5).充塞;充滿。《西京雜記》卷三:“奇獸怪禽,委積其間。” 晉 葛洪 《抱朴子·時難》:“高勛之臣,曠代而一,有陷冰之徒,委積乎史冊。悲夫!時之難遇也。” 清 侯方域 《贈倪滎陽序》:“至其淑靈和清之氣,磅礴委積於天地之間。”
(6).謂富厚,厚祿。《後漢書·馮衍傳下》:“伐冰之家,不利雞豚之息,委積之臣,不操市井之利。” 李賢 註:“言食厚祿不當求小利也。”
在在
處處;各方面
在在皆是
常平
(1).古代一種調節米價的方法。築倉儲谷,谷賤時增價而糴,谷貴時減價而糶。 漢宣帝 時 耿壽昌 首創。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利源調度·常平》:“ 漢宣帝 時數豐稔, 耿壽昌 奏諸邊郡以穀賤時增價糴入,貴則減價糶出,名曰‘常平’,此其始也。”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常平》:“惠民之法,莫善於常平,然有法無人,胥歸無益。”
(2).即常平倉。《宋史·食貨志上》:“ 淳化 三年,京畿大穰,分遣使臣於四城門置場,增價以糴,虛近倉貯之,命曰常平,歲飢即下其直予民。” 北周 庾信 《羽調曲》:“錢則都內貫朽,倉則常平粟紅。”
(3).長期平衡。《新唐書·劉晏傳》:“諸道巡院,皆募駛足,置驛相望,四方貨殖低昂及它利害,雖甚遠,不數日即知,是能權萬貨重輕,使天下無甚貴賤而物常平,自言如見錢流地上。”
義倉
舊時地方上儲存糧食以備荒年同濟公眾的糧倉
後世
(1) 所有相繼的世代
後世之謬其傳。——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後世之君。——清· 黃宗羲《原君》
(2) 又
曠後世而不聞。
後世且行之。——清· 劉開《問說》
為了後世的利益
(3) 後代
後世子孫
國朝
(1).國政,朝政。亦指國家,朝廷。《後漢書·楊賜傳》:“今妾媵嬖人閹尹之徒,共專國朝,欺罔日月。”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今臣無德可述,無功可紀,若此終年,無益國朝。”
(2).指本朝。 唐 韓愈 《薦士》詩:“國朝盛文章, 子昂 始高蹈。” 明 張煌言 《與張承恩書》:“若足下原國朝之宿將,更當先著 祖 鞭。”《紅樓夢》第五回:“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流傳,已歷百年,奈運終數盡,不可挽回!”
儲蓄
(1) 積存的錢或物
定期儲蓄
(2) 留出當前的部分收入供未來使用的過程
提倡儲蓄
任人
(1) 任用、使用人
(2) 聽任、聽憑別人
中丞
官名。即“大中丞”,見該條
中丞匿於溷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經理
(1) 某一商店、工商企業、飯店等的經營管理者
飯店經理
(2) 經營管理
(3) 治理
(4) 料理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一視
(1).看一下。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其 河 洛 圖緯,一視便止,不得留意也。”《新唐書·吳湊傳》:“ 湊 叩鞍一視,凡指擿,盡中其弊。”《花月痕》第三七回:“ 荷生 瞥見上屋有個艷妝侍兒出來,凝眸一視,卻是 紅豆 站在簾邊。”
(2).同樣看待。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八:“騫驢布韉與金鞍駿馬同一游也,松林莞席與繡帷玉枕同一寢也。知此,則貧富貴賤可以一視矣。” 明 宋濂 《詹士龍小傳》:“飲食衣服,一視諸子,外人不能辨。”
(3).全看;完全按照。 宋 陸九淵 《陸修職墓表》:“授經之士,或以獨步膠庠,或以擅塲南省,而公之與否,曾不以是,一視其言行如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