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原文

汀蒲岸芷染煙光,仲月融怡麗百昌。

依舊廿年寒食景,吟髭贏較幾莖長。

詩詞問答

問: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三十二

參考注釋

煙光

亦作“煙光”。1.雲靄霧氣。 唐 元稹 《飲致用神麴酒三十韻》:“雪映煙光薄,霜涵霽色冷。” 宋 黃庭堅 《題宗室大年畫》詩之一:“水色煙光上下寒,忘機鷗鳥恣飛還。” 金 元好問 《九月晦日玉村道中》詩:“煙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清 於養志 《不寐》詩:“小苑煙光薄,疏簾月影清。”

(2).指春天的風光。 唐 黃滔 《祭崔補闕》:“ 閩 中二月,煙光秀絶。”

仲月

指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五、八、十一月。因處每季之中,故稱。 唐 錢起 《過鳴皋隱者》詩:“仲月霽春雨,香風生藥田。”《新唐書·禮樂志四》:“禮不祭墓, 唐家 之制,春、秋仲月以使具鹵簿衣冠巡陵。” 宋 陸游 《舍北搖落景物殊佳偶作》詩:“今年冬候晚,仲月始微霜。” 明 何景明 《甘露頌》:“皇嗣元載,仲月維冬。”《清史稿·高宗本紀》:“丙午,舉行經筵。自是每季仲月舉行一次,歲以為常。”

融怡

(1).融洽;和樂。 唐 杜牧 《杜秋娘詩》:“低鬟認新寵,窈裊復融怡。”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十六日》:“巧製新粧,競夸華麗,春情盪颺,酒興融怡,雅會幽歡,寸陰可惜,景色浩鬧,不覺更闌。”

(2).暖和。 宋 歐陽修 《春帖子詞·皇后閣之三》:“風色結寒猶料峭,天光煦物已融怡。”

百昌

指各種生物。《莊子·在宥》:“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曰:“猶百物也。” 清 王夫之 《連珠》之三:“百昌有所自興,八音有所自兆。”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設有人,謂 中國 人之所崇拜者,不在無形而在實體,不在一宰而在百昌,斯其信崇,即為迷妄,則敢問無形一主,何以獨為正神?”

依舊

依然像從前一樣

書房的陳設依舊未變

寒食

(1).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 晉文公 負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憤而隱於 綿山 。 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於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後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 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 晉 陸翽 《鄴中記》、《後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後世所沿襲。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 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菸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夫 《釣台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前。”參閱《太平御覽》卷三十、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後漢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晉 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書鈔》卷一四三引 晉 孫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鹹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後一月。”

(3).猶冷食。指寒食節吃的冷的食物。《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煑豚肉並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調以薑豉,故名焉。”《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以糯米合採蒻葉裹以蒸之。或加以魚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於其下者。”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時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吟髭

詩人的鬍鬚。 唐 杜荀鶴 《亂後再逢汪處士》詩:“笑我於身苦,吟髭白數莖。” 元 喬吉 《折桂令·拜和靖祠》曲:“再四嗟咨,捻此吟髭,彈指歌詩。” 明 楊慎 《題秋江遠眺圖》詩:“老倦捫蘿與攀葛,倚闌獨把吟髭捋。” 清 鄭燮 《淮陰邊壽民葦間書屋》詩:“隔岸微聞寒犬吠,幾拈吟髭更漏長。”

詩詞推薦

  • 寄楊六侍郎 時楊初授戶部,予不赴同州。

    白居易唐代〕西戶最榮君好去,左馮雖穩我慵來。秋風一箸鱸魚鱠,張翰搖頭喚不回。
  • 烏夜啼

    楊維楨元代〕蘢蔥高樹青門西,夜夜棲烏來上啼。報君凶,報君喜,願君高樹成連理。啼烏夜夜八九子,莫使君家高樹移。烏生
  • 好事近(贈笑倩)

    張炎宋代〕蔥茜滿身雲,酒暈淺融香頰。水調數聲嫻雅,把芳心偷說。風吹裙帶下階遲,驚散雙蝴蝶。佯捻花枝微笑,溜晴波
    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原文_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喜雨(五月望日)

    乾隆清代〕晚雲復□□,夕雨遂滂沱。歷以三時久,潤將五寸多。起萎擬甘露,蘇渴瀉銀河。如此承天貺,自脩當若何。
  • 京師送王頤殿丞

    蘇轍宋代〕憶游長安城,皆飲母卿宅。身雖坐上賓,心是道路客。笑言安能久,車馬就奔迫。城南南山近,勝絕聞自昔。徘徊
  • 釋善資宋代〕諸方五日一參,壽寧日日升座。莫怪重說偈言,過在西來達磨。上士處處逢渠,後學時時蹉過。
    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原文_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宜春令

    王錂明代〕從先世號老臣。痛乘箕聽鈞天帝庭。想蕭條蘭玉。班衣冷落蹁躚影。試看那金屋嬌姿。須配取玉堂才俊。合:歡慶
  • 錦堂春

    佚名宋代〕話衷腸。悟南柯一夢黃梁。破繁華、雲龕布素,認宗派、返照回光。憑慧劍、揮開愛網,橫藜杖、擊碎塵寰。那裡
    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原文_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高宗皇帝御筆臨吳皇象如鷹帖贊

    岳珂宋代〕書法淳古,遡晉而上。於上品中,則有皇象。漢歌大風,思士之壯。帝臨此書,獵渭懷望。於昭詒謀,倚重惟將。
  • 連雨獨飲偶書四首

    趙蕃宋代〕伯倫無他文,一頌自不朽。淵明飲酒詩,乃至二十首。未易多寡論,俱能金石壽。我乏二子辭,徒然老耽酒。
    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原文_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湖州歌九十八首

    汪元量宋代〕太肖風起浪頭高,錦柁搖搖坐不牢。靠著篷窗垂兩目,船頭船尾爛弓刀。
  • 詠新辟邑城

    岑毓明代〕十里風煙辟草萊,炎方今幸太平開。漢庭已羨南陽治,粵嶺重看渤海才。豺虎蒿原知遠斂,燕鴻耕隴且飛回。專城
  • 孤店

    陸游宋代〕孤店門前千萬峰,酒濃不抵別愁濃。明朝晴雨吾能卜,但聽蘭亭古寺鐘。
    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原文_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章得象宋代〕一麾遠在百蠻中。千尋練掛雙流瀑。
    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原文_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好事近(贈趙制機)

    葛長庚宋代〕行到竹林頭,探得梅花訊息。冷蕊疏英如許,更無人知得。冰枯雪老歲年徂,俯仰自嗟惜。醉臥梅花影里,有何人
  • 八和

    劉克莊宋代〕困拈架上書甦醒,愁倩杯中物破除。子美所稱惟白也,仲尼自謂不回如。食才藜糝寧無肉,行以筇枝可當車。聖世
    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原文_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風哀十首·其五

    李江明代〕鼓盆聲斷感莊生,葉落花殘蝶夢驚。堂上月明姑舅老,眼中雲散海田更。鳥啼猿哭恨千古,地冷天寒歌一聲。淚滴
  • 萬年宮

    張仲信宋代〕頻將衣食結圜圊,天樂旌幢降彩雲。二十四年功行滿,眾真推讓武夷宮。
  • 山行雜詠三首·其二

    乾隆清代〕日照群峰朗,迷離復泛填。竹風動幽籟,松旭烘晴煙。石潤貯明水,澗融增暗泉。近千盤谷句,曾鮮類斯篇。
  • 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

    王之道宋代〕子美不應花解惱,次公何必酒而狂。知君頗負風流債,安得司空慣竊香。
    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原文_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原文_過通州浮橋即景雜詠·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